第77章生产大儿子出生了
姚同文走后,我们就又回到了县城里居住,因为李安还在在县学里上课,同武和小萝也要在杜夫子那里学习,我也会每三天写一篇策论,由小弟李安带给杜夫子,由他为我批改。
时间很快就到了年底,腊月二十日,我们又回到了村里。姚家的祠堂从六月底便开始建设,到了十月初终于建成了。和李家祠堂差不多的样子,因为这是第一次开堂祭祀所以全家人都参加了,我也不例外。
腊月二十一日,我们参加了李宜的婚礼,这是今年最后的一个吉日了,主要是明年李宜便要和我们一起去安阳城了,因为大后年就是会试年了,他得提前去适应一下,今年结婚也可以让夫妻俩培养一下感情,还有就是李宗在安阳城,没事的时候还可以指点一下他的学业。
辛巳年腊月年二十九日除夕,我们和二叔家一起过的,二叔家只有四婶子一个女儿,所以爹娘请他们和我们一起过年,夜饭很是丰盛,有猪肉大葱馅的饺子,还有排骨炖干豆角、烧兔肉、三色萝卜丝、小鸡炖蘑菇、白菜芯炒木耳、红烧鱼。
晚上我没有参与守夜,大约9点多的时候,我就回房间休息了。
壬午年的正月初一,我没有出门去亲戚家拜年,因为我的预产期就是这几天了,所以我这在屋子里来回溜达,这能让我在生产里更顺利。
初二时,李荷还有李芙来看我,聊了一些闲话,她们决定近两年先不去考院试,等感觉学识有所增强了,再去试试,还有就是她们想着只考上秀才,便不再继续考了。我想着也可以,也没再说什么了,只是表示同意她们这样的想法。
下午吃过晚饭后,我刚在地上溜达了一小会儿,就感到肚子一阵阵的疼痛,而且越发有规律。我知道这是要生了,我赶紧让花婶子去叫娘,再她去把佟医女请来。
娘很快就赶了过来,同时她还让弟妹们准备热水和毛巾。一阵一阵的疼痛袭来,我咬着牙坚持着。过了一会儿,医女带着她的女儿和儿媳终于来了,她看了看我的情况,说还得再等等。
我感到时间似乎凝固了一般,每一次阵痛都像是一场无尽的折磨,让我几乎无法承受。但幸运的是,娘和佟医女始终陪伴在我身旁,给予我无尽的鼓励与支持。从有规律的宫缩开始,一直到宫口完全张开,这漫长的12个小时仿佛是一场噩梦,但最终,在正月初三的黎明时分,我成功地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
佟医女在一旁忙碌着,她一边轻柔地给我做着按摩,一边向她的女儿和儿媳详细讲解着,如何准确而迅速地协助产妇娩出胎盘,以及在产出胎盘后怎样清理才能确保产妇不会再受到任何伤害。她的声音沉稳而坚定,让人感到无比安心。
当得知我成功生下孩子并且母子平安时,全家人都被巨大的喜悦所淹没。花婶子和毛娘子(马军的妻子)迅速行动起来,她们将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仔细地为我清理身体,重新铺好了被褥,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我包裹好放在温暖的火炕上。
娘则一直守在我的身旁,细心照料着我。佟医女等人负责将新生儿清洗干净,然后轻轻地放在我的身边。这一系列动作熟练而有序,仅仅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在这时,孙娘子挺着微微隆起的肚子,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益母草炖鸡蛋走了进来。没错,她已经怀孕三个半月了。娘接过碗,温柔地一勺勺喂给我吃。吃下这碗补身子的食物后,疲惫不堪的我再也抵挡不住困意,沉沉睡去。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安心地享受着坐月子的时光。娘、花婶子和毛婶子齐心协力地帮忙照顾孩子,弟妹们也纷纷伸出援手,一同照看。家中弥漫着温馨的氛围,充满了欢声笑语。小孩子真是一天一个样,尽管我在前世也曾有过生育经历,但每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可爱,让人忍不住心生喜爱。
时间来到六月二十九日,这一天对于孔家来说意义非凡——孙娘子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这个小家伙一出生便成为全家人的焦点,尤其是毛娘子,对她爱不释手。毛娘子还亲自为她取了一个小名:软软,寓意着她柔软的性格和温暖的心。而大名则由毛娘子和孔大友共同决定,叫做孔柔,希望她能像水一样温柔而坚韧。
转眼到了七月初十,我和李安、姚同武、姚萝以及齐晨和李萱一同前往县学,更新我们的身份文书。由于我们都要参加即将到来的乡试,因此需要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主要是我的信息要重新全部更新,因为我已经结婚,所以还要把姚同文信息一同登录一下,其实姚同文的信息县里都有的,毕竟他也是县里近百年头一个探花呢。同时,我还让布叔和花婶子提前前往省城,为我们租下合适的住所。因为今年的乡试定于八月初九举行,所以我们最晚也要在七月二十日就得启程,以免耽误考试。
回到家中,我与娘商量着如何安排小团子的生活。考虑到我即将远行,无法照顾他,于是我提议请孙娘子帮忙照看小团子。这样一来,小团子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饮食方面也会更有保障。此外,娘也表示愿意帮忙照看,这样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我和李安一起去给爹爹上坟。我们跪在爹爹的坟前,点上香烛,摆好祭品,然后虔诚地磕了几个头。李安轻轻地说道:“爹,我们来看您了。我们马上要去参加乡试了,希望能取得好成绩,光宗耀祖。”我也跟着附和道:“爹,您放心吧,我们会努力的。”接着,我们开始除草,把爹爹坟周围的杂草清理得干干净净。最后,我们点燃了纸钱,让它们在空中飞舞,仿佛是爹爹在天之灵收到了我们的心意。
第二天,农历七月十六,我们一行八人早早地起床,收拾好行李,驾着两辆马车离开了村子,向着省城进发。一路上,大家都显得很兴奋,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去参加乡试,也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经历。
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在农历七月二十二日下午到达了省城。一到省城的南门,我们就看到了布叔站在那里迎接我们。他热情地领着我们来到了他租的院子,这个院子位于考场边上,十分方便。院子是个一进的,有三间正房、六间厢房和两个耳房。布叔告诉我们,他已经租下了这个院子两个月,押金是40两银子,租金20两银子,总共花费了60两银子。
走进院子,花婶子已经准备好了热腾腾的洗澡水,我们相继洗漱,洗去了一路的疲惫。洗完澡后,我们围坐在桌旁,品尝着花婶子准备的晚餐。晚饭后,大家都感到有些疲倦,于是各自回房间休息。
七月二十三日,我们到了学府报名,并更新身份文书,然后被告知八月初一至初三日来领取号牌。随后的几天里,我们便一直待在院子里,做着考前突击,希望能考个好成绩。
八月初一日,我们再一次去了学府将号牌领了回来,中途李安和姚同武遇到了同窗,大家在一处茶楼简单交谈了一下,也就一个小时吧,便各自离开了,毕竟现在最主要的还是之后的乡试,所以都想着回去再温习一下书本上的知识。
八月初六下午,我们再一次检查了考篮,因为现在才是初秋天,天气还不冷,所以不用带被子,我们每人只是多穿了两件外套,这样晚上的时候可以盖着当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