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乡试2 - 小女子的科举人生 - 爱睡觉的猫咪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小女子的科举人生 >

第79章乡试2

第二天早上醒来后,我举牌请衙役把葫芦装满,用冷水简单的洗漱了一下,人清醒了。把砂锅烧了一些水里面放了几块腊肉和一小块咸菜再加些萝卜丝,保证水量足够,我再举了出恭的牌子,去解决一下,刚一天味道就已经有些难闻了,这还要五天才能出去呢,我着实有些同情臭号的考生了,也明白李宇的感受了,实在太难受了。

还没回到号棚,我就闻到萝卜的香气,粥应该已经好了,快步走进号棚,坐下来开始喝着汤,吃馒头块,刚刚用眼角扫了一下姚萝,她也是做的汤,已经开始喝了。用了二十分钟吃完早饭,收拾整理好后。我小心的打开昨天写着赋的草稿纸,再次修改了一下,感觉已经很不错了,将它誊抄到卷子上。之后拿出风景诗的草稿,修修改改的,一上午就过去了。中午的时候,风景诗做出来,自我感觉可以了,就誊抄到卷子上。然后将卷子小心的收好,再将小炉子点起来,看着篮子里的东西,决定中午就做角瓜腊肉饭吧,放好水米角瓜干还放了咸菜和腊肉块。在等待的时间里,我看向了最后一道经义题。

夫子当路于齐,犹可以为善国。

这是一道隔章搭,先前在安阳城时,姚同文讲解过类似的题目,这类题已经出现近十年了,四书五经自有科举以后,每次都要考四书五经的内容,但四书五经也就那么多字,科举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因此很多考题都是被人考了又考,所以主考官为了不重复题目,就会出这种题目,还美其名曰“截搭题”,种类还分出了什么长搭、短搭、有情搭、无情搭、隔章搭。

我在脑袋里找了找,是《孟子》里《公孙丑》和《腾文公》里的内容。知道了出处,我便开始在草稿纸上写了起来,一阵米香传来,我看向砂锅,原来是饭快好了,我再看向纸上写的经义,嗯,快写完了,我接着思路写着,十几分钟后,我写完了。将纸张铺开,等着墨迹风干,之后我按顺序收好,站起来左三圈右三圈的活着有些僵硬的身体。

因为只剩下两道算学题了,时间还是很充足的,所以我慢条斯理的吃着饭。

吃完饭时间已经到了5点了,我将算学的卷子打开,看过题目,嗯,不难。在草稿纸上算了起来,一个小时吧,我就将算学题做完了。小心翼翼的抄到卷子上,之后我便静静的等着墨迹干。我将卷子都收拾整理好后,又活动了一下,出去方便一下后,我就躺下休息了。

第三天了,早晨依旧是馒头就汤,我将所有的卷子都拿出来,一一做着检查,我检查了三遍。

我没有提前交卷,我怕别人会骂,当然了,主要是不想当出头鸟,虽然我已经是出头鸟了,但还是不要太出头的好。

所以我就脑袋空空的看着眼前的卷子。

咚咚咚

一阵鼓声震醒了我,原来到了收卷的时间了。我将卷子依次收好,放在桌面上,再将炉子和砂锅收到篮子里,一会儿找个地方做午饭。

收完卷子后,两名女衙役将我和姚萝带到了给我们做检查的房间里,等她们出去后,我打量了一下这个屋子,这里面有两张单人床,还有一张桌子和两条凳子。

“嫂子,你也过来坐吧。”姚萝已经坐在凳子上了,看着我说道。

“嗯,好。”我应道。我将小炉子和砂锅拿了出来放到桌子上。一边放一边对着姚萝说道:“小萝,你也把饭做上吧,吃过饭后,在床上好好睡一觉。”

“嗯,好的,嫂子,要不咱们就做个汤吧,那个快,也能早点休息,你是不知道,这两晚上我都是蜷着睡的,一点也不舒服,可难受了,还有三天晚上呢,想想就累啊。”姚萝嘴里念叨着,手里没有停,把炉子点上了,东西也都放到砂锅里了。

“也快了,这不已经考完一场了嘛。”我伸手摸了摸好她的头,安慰道。

“嫂子,你答的怎么样啊。”姚萝期待的看着我。

“我都答完了,不知道会怎么样,你呢?怎么样啊?”我转头问她。

“我也都全答完了,就是诗赋我觉得做得不太好,但也是我能做得最好的了。”姚萝有些沮丧的趴在桌面上。

“不想了,只要全做了就可以了,现在不要想这些,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精神养好、养足,明天好答第二场考试。”我说着,看着锅里的汤。因为只是煮汤,大概也就半个小时就好了。我和姚萝就着汤泡了些馒头在里面,热乎乎的全身都暖暖的,我们一人一张床,有一挞没一挞的说着闲话,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大约是6点吧,我们被女衙役叫醒了,收拾好东西便回到了号棚里。因为已经考完了所以这个晚上虽然还是要蜷着睡,但也睡得还算不错。

第四天清晨,我早早起床,煮了一锅粥,因为馒头经过这几天的风干,已经快变成渣渣了实在太干,难以入口。未来几日,我计划以粥食为主,再放些腊肉和咸菜,味道应该会很不错吧,还可以满足身体所需的能量。

早晨七点整,大鼓敲响,宣告着考试的正式开始。官差和衙役们忙碌地分发着考卷。当我接过试卷时,上面呈现出两篇策论题目和两首诗赋。尽管策论仅有两篇,但它们的要求却颇为严格。其中一篇探讨的是兵役制度,而另一篇则聚焦于地震后的救灾问题。

对于第一道策论题,我心中稍感宽慰,因为我曾仔细研究过大晋朝的兵役相关规定,那时我是担心小弟李安会不会在服役范围内。并且和前世所知道的一些兵役标准和要求,有了一些想法和观点,如今只需将这些观点加以精心整理、润色,便可形成一篇精彩的文章。至于第二道题,我借鉴了前世的一些经验,将其与现在大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大晋朝尚未组建猎狗搜救队;又如,地震监测仪器可进一步提高精度等。

就这样又过了三天两夜,第六天早上我将最后的诗誊抄到卷子上,安静的等待收卷。

鼓声再次响起,衙役们上前将卷子收到箱子里。我拉着姚萝站在最后面等其他考生先出去,然后我们才走出考场。

因为我们俩已经是最后的考生了,一出门就看到李安、姚同武和布叔已经把马车驾到了考场的近前,并站在马车边上等我们。

回到院子时刚3点多,我们洗完澡后,喝了花婶子做的人参鸡汤,就回屋子休息了。

6点多的时候,花婶子将我叫醒,我们起来吃了一些清淡的吃食,在院子里走了走活动了一下,又说了一些在考场里的事,今天我们并没有默写答案,而是要等到明天休息好了,再默写,走了半个小时左右吧,就各自回到房间休息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