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人生的故事还在继续 - 再遇初恋后,傅总每天都想父凭女贵 - 慕千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6章人生的故事还在继续

阿书和顾清羽结婚后,生活平静而幸福。顾清羽并未依附于傅家的财富,她继续经营着自己的美术馆,以其独特的眼光和专业的策展能力,在艺术圈内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她的独立与才华,也让傅家的人对她愈发看重。

不久,顾清羽怀孕的好消息传来,整个傅家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傅砚安和沈云栀更是如同自己有了孙辈一般高兴。沈云栀细心地将悠悠以前的一些玩具和小衣服整理出来,清洗晾晒,准备给未来的小侄子或小侄女。傅砚安则开始琢磨,要亲手为这个小生命设计一个独一无二的婴儿房。

阿书看着哥哥嫂子为自己忙碌,心中充满了暖流。他曾经冰冷的世界,因为顾清羽,因为哥哥一家的接纳与温暖,被彻底照亮。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顾清羽顺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产房外,阿书激动得眼眶发红,傅砚安用力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沈云栀则第一时间进入产房,看着那个皱巴巴、却充满了生命力的小家伙,心中柔软得一塌糊涂。

悠悠特地请假从学校回来,看着婴儿床里的小弟弟,好奇又小心翼翼地用手指碰了碰他的小脸,脸上露出了属于姐姐的温柔笑容。

傅家的下一代,就这样在所有人的期待和爱意中降临。这个新生命的到来,象征着伤痛过往的彻底终结,也象征着家族血脉与温情的崭新延续。老宅里,再次响起了婴儿的啼哭和家人的欢声笑语,充满了勃勃生机。

几年后的一个秋天,傅砚安和沈云栀受邀回到他们最初合作、也是定情之作——那所艺术康复中心,参加它成立五周年的庆典。

如今的康复中心,早已成为国内同类机构中的典范,帮助了无数孩子和家庭。庭院里绿树成荫,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充满设计感的建筑之间。

庆典上,一位已经康复、如今在学习绘画的男孩,将自己创作的一幅画送给了傅砚安和沈云栀。画上是康复中心的穹顶,七彩的阳光洒落,孩子们在下面快乐地游戏,而在画面一角,是相互依偎着、微笑着的傅砚安和沈云栀的侧影。

“谢谢傅叔叔,沈阿姨,给了我们一个这么漂亮、这么温暖的地方。”男孩羞涩地说。

看着画,听着孩子真挚的话语,傅砚安和沈云栀的眼眶都湿润了。这一刻,他们觉得,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坚持,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庆典结束后,两人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牵着手,在熟悉的庭院里慢慢散步。秋日的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

“还记得吗?”沈云栀看着那座标志性的穹顶,轻声说,“当年为了它,我们经历了多少波折。”

傅砚安握紧了她的手,目光悠远:“记得。但回头看,那些波折,都成了让今天这一刻显得更珍贵的底色。”

他们走到当年他向她告白的那棵大树下,树叶已微微泛黄,在夕阳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云栀,”傅砚安停下脚步,深深地凝视着她,眼神一如当年那般专注,却多了岁月沉淀后的深沉与笃定,“这一路走来,谢谢你。谢谢你在我最混乱的时候出现,谢谢你陪我经历风雨,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家,还有悠悠……谢谢你,让我成为现在的我。”

沈云栀迎着他的目光,眼中充满了温柔的爱意和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也谢谢你,砚安。谢谢你的坚持,谢谢你的信任,谢谢你……从来没有真正放开我的手。”

没有华丽的誓言,没有激动的热泪,只有相知相守多年后,沉淀在心底最深处、无需言说却彼此都懂的深情。他们相视而笑,笑容里包含了所有共同走过的岁月。

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天际留下一片绚烂的晚霞。康复中心的灯光次第亮起,温暖的光芒驱散了暮色,也照亮了他们携手同行的路。

傅砚安和沈云栀知道,人生的故事还在继续。未来,悠悠会在她的艺术道路上继续探索,阿书和他的小家庭会幸福美满,他们的工作室还会迎接新的挑战,傅家这艘大船将继续平稳航行。

但无论未来如何,他们都已经找到了彼此,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家,不仅仅是那栋房子,更是他们紧紧相握的双手,是彼此眼中永恒的倒影,是共同构筑的、足以抵御一切风雨的爱的堡垒。

夜色温柔,灯火可亲。他们的身影渐渐融入这片温暖的光晕之中,走向属于他们的、平静而幸福的未来。

时间如同一位沉默的巨匠,以最温和也最坚定的方式,雕琢着生活的每一个截面。傅砚安与沈云栀的故事,在经历了惊涛骇浪、暗流涌动之后,终于驶入了一片温暖而宽阔的海域。

傅砚安荣获了建筑界的最高荣誉之一——“普利兹克建筑奖”提名。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设计才华的极致认可,更是对他与沈云栀共同秉持的设计理念——将人文关怀、社会价值与卓越设计完美融合——的至高肯定。

消息传来时,他们正在工作室里,为一个自闭症儿童疗愈中心的设计方案进行最后的讨论。没有想象中的狂喜,傅砚安只是平静地放下手中的模型,看向身旁的沈云栀。

沈云栀的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但那泪光背后,是巨大的骄傲与平静的喜悦。她伸出手,与他十指紧扣,轻声说:“这是你应得的,砚安。”

在随后蜂拥而至的媒体采访中,傅砚安说得最多的,不是他那些获奖的建筑,而是站在他身边的沈云栀。

“如果没有我的太太沈云栀,”他面对镜头,语气诚恳而深情,“我可能至今仍在商业与理想的迷宫中徘徊。是她让我明白,建筑的温度,源于设计者内心的温度;是她让我坚信,我们可以用设计,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些比钢筋水泥更持久的东西。”

他没有将成功归于个人天赋,而是归于爱与理解的力量。这番告白,比任何奖项都更打动人心。他们的爱情故事与事业追求,成为了业界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站在世俗定义的“巅峰”,他们反而更加谦逊与清醒。他们推掉了许多商业演讲和名誉职位,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那个小型研究中心,致力于将他们在欠发达地区积累的设计经验,整理成可推广的模式,无偿分享给更多有志于此的设计师和机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