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悠悠在美院附中展现出惊人的艺术潜力,她的作品开始在国际青少年艺术比赛中崭露头角。她的画风独特,既有少女的敏感细腻,又隐隐透出一种超越年龄的对生命与存在的哲思。
一次,她的系列画作《记忆的容器》在一项重要赛事中夺得金奖。画作描绘了各种承载着情感与时光印记的容器——父亲书桌上磨损的铜尺,母亲腕间温润的玉镯,老家墙角斑驳的青苔,还有艺术康复中心那永远洒落阳光的穹顶……她用极具个人色彩的笔触,将抽象的情感与记忆,凝固在具象的物体与空间之中。
傅砚安和沈云栀去看了展览。站在女儿的作品前,他们久久沉默。他们从那些画作里,看到了女儿对他们共同生活的深刻观察与独特诠释,看到了那个他们亲手构筑的、充满爱与美的家,如何在女儿心中生根发芽,并绽放出属于她自己的、璀璨的艺术之花。
“她走得比我们想象的更远。”傅砚安轻声说,语气里是难以掩饰的骄傲,以及一丝了然——孩子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航道。
沈云栀挽住他的手臂,靠在他肩上,微笑着说:“是啊,我们可以放心了。”
他们彻底领悟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真谛。所谓的“计”,并非规划她的人生,而是给予她足够的爱、尊重和选择的自由,然后,在她展翅高飞时,学会优雅地放手,成为她身后最坚定的守望者,而非引路人。
阿书和顾清羽的儿子,取名傅怀瑾,取自“怀瑾握瑜”,寓意拥有美好的品德。小家伙的诞生,为傅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周末的家庭聚会,成了最热闹的时刻。悠悠会从学校回来,抱着小侄子,用她艺术家的眼光逗弄他,给他画下各种可爱的速写。阿书褪去了商场的凌厉,成了一个笨拙却充满爱意的父亲。顾清羽则与沈云栀一起,在厨房忙碌,交流着育儿心得和艺术圈的新鲜事。
傅砚安和傅盛安的关系,也在孙辈的纽带下,出现了微妙的缓和。傅盛安会来看孙子,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景象,他那惯常严肃的脸上,也会流露出难得的、属于祖父的慈祥笑容。他不再试图介入儿子们的生活,而是以一种保持距离的方式,默默关注着家族的延续。
有一次,傅怀瑾咿呀学语,含糊地叫了一声“爷爷”,傅盛安愣了片刻,眼眶竟微微泛红。那一刻,横亘在父子之间多年的冰山,似乎悄然融化了一角。
家,不再是冷冰冰的宅邸,而是充满了婴啼、笑语、饭菜香和彼此关怀的温暖实体。过去的伤痕,被眼前这鲜活、蓬勃的生命力所覆盖、治愈。
多年后的一个春日午后。
傅砚安和沈云栀回到了他们最初共同打造的那个家。院子里,当年悠悠种下的树苗已亭亭如盖,秋千在微风中轻轻摇晃。
傅砚安的鬓角已染上些许霜白,但眼神依旧清澈锐利,只是多了份岁月赋予的从容。沈云栀坐在他身边的藤椅上,阳光透过树叶在她依旧温婉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的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有些年头的素描本——正是当年傅砚安送给她的那份纪念日礼物。
他们刚刚参加完悠悠的个人画展的开幕式。如今的悠悠,已是国内备受瞩目的新锐艺术家,她的作品在国内外重要美术馆展出。在今天的开幕式上,悠悠在致辞中,特别感谢了自己的父母。
她说:“我的父母,用他们的爱与坚持,为我搭建了一个充满阳光与创造力的世界。我的父亲教会我,空间是有温度的,设计是可以传递善意的;我的母亲教会我,真正的力量源于内心的坚韧与对美好的执着追求。他们,是我所有创作的源头与归宿。”
台下,傅砚安和沈云栀紧紧握着手,眼中满是欣慰的泪光。
此刻,在家中庭院,沈云栀翻动着素描本,指着其中一页,那是在艺术康复中心工地上,傅砚安画的她戴着安全帽、认真查看图纸的侧影。
“你看,你那时候就把我画得这么认真。”沈云栀笑着说。
傅砚安凑过去看了看,也笑了:“你一直都很认真,对工作,对生活,对悠悠,对我。”
他放下素描本,握住她的手,两人的手背上都已有了淡淡的岁月痕迹,但交握的力度,却一如既往的坚定。
“云栀,”他看着她的眼睛,声音温和而低沉,“这一生,最幸运的事,就是在那场晚宴上,重新遇见你。最正确的决定,是鼓起勇气,再次走向你。”
沈云栀回望着他,目光如水,流淌过他们共同经历的无数日夜:“我最不后悔的事,是当年选择相信你,留下来,和你一起建造我们的家。”
他们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任由温暖的阳光包裹着他们。院子里,花香暗浮,鸟鸣清脆。远处,隐约传来城市的喧嚣,但这一切,都仿佛成了他们宁静世界的背景音。
过往所有的波澜壮阔、痛苦挣扎、喜悦幸福,都已沉淀为生命底蕴的一部分,化作了此刻相视一笑的淡然与满足。
傅砚安微微侧身,将一个古朴雅致的丝绒盒子放在沈云栀手中。
沈云栀有些疑惑地打开,里面并不是什么昂贵的珠宝,而是一把造型别致的黄铜钥匙,钥匙柄被精心打造成一座微缩的建筑穹顶形状,与他们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康复中心穹顶如出一辙。
“这是?”沈云栀抬眼,眸中带着询问。
傅砚安的指尖轻轻拂过钥匙上细腻的纹路,目光温柔:“我在湖边买下了一小块地,面朝湖泊,背靠青山。我为我们俩……设计了一座小房子。不大,但每一个角落,都只属于我们两个人。有面向湖水的画室,有你喜欢的壁炉,有可以看星星的玻璃廊道……这把钥匙,是通往我们‘退休生活’的大门。”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低沉动人:“云栀,接下来的时光,我想把所有欠你的朝朝暮暮,都补回来。只陪你一个人,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
沈云栀的视线瞬间模糊,泪水无声滑落,滴在冰凉的钥匙上,晕开小小的水痕。这不是惊喜,是夙愿得偿的撼动。她紧紧握住钥匙,仿佛握住了整个沉甸甸、暖融融的未来。
“好。”她用力点头,泣不成声,唯有这一个字,承载了她所有的回答。
傅砚安将她拥入怀中,如同拥抱着他整个世界的圆满。
夕阳西下,天边燃起绚烂的晚霞,将庭院、秋千、相拥的两人,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他们的故事,似乎在这里可以画上句点。但又仿佛刚刚开启新的篇章——一个只属于彼此、宁静而深远的篇章。
生命的旅程,有过狂风暴雨,也有过柳暗花明。最终,他们抵达的不是繁华的彼岸,而是内心的安宁与归处。此心安处,即是吾乡。而他们,早已在彼此的眼眸中,找到了那个永恒的、灯火长明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