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几位亲王不淡定了!朱元璋:我还没吃早饭!
秋高气爽,惠风和畅。
金陵城的秋日白昼,总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舒爽惬意。
阳光透过澄澈的天幕洒下,将秦淮河畔的酒楼染上一层暖金。
可此刻,临河包厢内的气氛却与窗外的明媚格格不入。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三位亲王围坐桌前,目光虽落在缓缓东流的秦淮河水之上,心思却早已如河中波澜般翻涌不定,丝毫没有往日相邀消遣的闲适。
他们本以为,昨夜朱允熥一手掀起、几乎波及整个户部的惊天大案,已足够让他们对这位皇孙刮目相看,心中也早已绷起了凝重的弦。
可谁曾想,今日早朝上朱允熥的表现,竟再次让满朝文武、也让他们这几位心怀期许的亲王大吃一惊。
要知道,这三人皆是朱元璋的亲儿子,心中对储君之位本就存有不甘,此番留在京城,便是想再做一番尝试。
虽说《皇明祖训》白纸黑字写着“藩王回京后不得长久逗留京城,藩王之间更不可私下接触”,但自从太子朱标离世后,朱元璋对这几个儿子的态度明显温和了许多,也包容了许多。
这位年过花甲的老皇帝,心里比谁都清楚儿子们的心思,却始终没有点破,更没有强行驱赶他们离京。
一来,他知道对这几个儿子而言,太子骤逝后储位悬空,自己却连竞争的机会都寥寥无几,确实有些不公平;
二来,岁月不饶人,老朱自知余年无多,与儿子们见面的次数只会越来越少,能多聚一次便是一次。
也正因如此,他才默许了几位年长亲王继续留在京城的请求。
可这份默许,却没能让朱樉、朱棡、朱棣三人感到半分喜悦。
他们留在京城,不仅没能离心中的目标更近一步,反而被朱允熥近日来的一系列操作彻底震慑住了——没错,是深入骨髓的震慑!
朱允熥这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实在让人头皮发麻:
前一刻还将户部几乎半数官员送入诏狱,后一刻便联合皇帝对户部尚书赵勉施以恩宠,一抑一扬之间,既肃清了官场乱象,又拉拢了朝中重臣。
这般手腕,哪里像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几位身经百战、在封地经营多年的藩王,都从中嗅到了浓浓的危机,心中满是疑惑与不甘:
朱允熥小小年纪,究竟是从何处学来的这般能力与心智?
实在匪夷所思!
消息传到秦淮河畔的酒楼,三人原本的消遣兴致瞬间消散无踪,每张脸上都笼罩着化不开的忧愁,只觉得自己离那至高无上的位置,正越来越远。
沉默许久,燕王朱棣忽然猛地站起身,声音中带着几分压抑的沉闷:“二哥,三哥,今日便到此为止吧,弟弟先回府了!”
话音未落,不等朱樉与朱棡回应,他便转身匆匆离去。
他是真的待不下去了。
昨夜还在王妃徐妙云的安慰下稍稍提振了士气,可仅仅过了一夜,朱允熥的表现便再次给了他沉重一击,让他对这位皇侄生出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看着朱棣快步离去的背影,朱樉与朱棡对视一眼,眼中皆是无奈与凝重,随后也各自拱手道别。
他们同样需要回到府中,与智囊们细细商议,重新考量未来的路,更要琢磨清楚,该以何种态度面对如今势头正盛的朱允熥。
这一日,整个京城的各方势力,都因朱允熥在朝堂上的惊艳表现,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吕氏等人见朱允熥风头正劲,心中焦急万分,已然开始筹谋如何压制这位势头迅猛的皇孙;
朱棣等年长藩王则危机感更甚,原本尚存的几分希冀,在朱允熥的手段面前渐渐消散;
朝中各勋贵的反应则各不相同:支持朱允熥的蓝玉、常茂、常森、常升、王弼、朱寿、张翼等人,得知消息后欣喜若狂,对朱允熥的表现更是赞不绝口。
若不是朱允熥早有交代,让他们不可聚众饮酒庆祝,不可在酒桌上胡言乱语,务必保持低调,他们真想扛着礼炮、带着烟花直奔吴王府,好好热闹一番;
而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长兴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等人,则更多是惊诧与疑惑。
他们反复思索着此事背后的深意,更在考量这场风波会对大明未来的储君人选产生何种影响?
……
各方势力的反应纷繁复杂,可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朱允熥却没时间理会这些。
下朝之后,他第一时间找到了刚刚被赦免的户部尚书赵勉,语气温和,态度谦和,丝毫没有皇孙的架子:“赵尚书,让你受苦了。本王在揭发此案之前,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波及如此之广,更没料到会将你也牵连其中。若是早知道会这样,本王定然不会用这般极端的办法。”
说罢,他脸上露出几分唏嘘与悔恨,伸手拍了拍赵勉的肩膀,语气诚恳:
“昨夜看到你也被牵连入狱,面临生死危机,本王心中焦急万分。
你们刚被锦衣卫押下去,本王便立刻向皇爷爷求情。
你也知道,皇爷爷此生最痛恨的便是贪官污吏,一开始他根本不愿放过任何人。
还好,皇爷爷没有被怒火冲昏头脑,在本王反复请求、不断解释你与此案无关,还列举了你这些年的政绩与才能后,他才勉强答应赦免你。”
话音落下,朱允熥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笑容灿烂而真诚:
“好在结局是好的,总算保下了赵尚书,本王也终于能心安了。
若是你真因这案子出了意外,本王定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一辈子都无法释怀。还好,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赵勉看着眼前的朱允熥——他笑容温和,说话轻声细语,让人如沐春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赵勉抿了抿嘴,沉默片刻后,郑重地拱手行礼:
“微臣赵勉,谢殿下救命之恩!殿下的恩情,对微臣而言重如泰山。
往后殿下若有任何需要,只要微臣能办到,定当竭尽全力,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