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一次与朱棣面对面!
燕王府内,那间素来墨香馥郁的书房里,烛火跳动着,将整个屋子映照得亮如白昼。
悄悄从魏国公府赶来报信的徐家三妹徐妙锦目光落在自家大姐徐妙云的表情上,心中便已有了几分揣测,她轻步上前,带着几分试探问道:
“大姐,看你这神情,莫不是已经有了主意?”
徐妙云抬起素手,温柔地将耳边垂落的一缕秀发挽至耳后,唇边勾起一抹浅笑,声音温婉却带着一丝笃定:
“确实是有了些想法……原本若直接按计划行事,难免会显得有些唐突生硬,可今日妙锦你带来的这则消息,却恰好让我的计划得以顺理成章地推进,再无半分破绽可循!”
“什么计划呀?快跟我说说!”徐妙锦瞬间来了兴致,像个对世间万物都充满好奇的孩童般,急切地追问道。
自小到大,她便是徐家最受宠爱的孩子,衣食无忧不说,父亲、兄长与姐姐们更是将她捧在手心呵护,也正因如此,才养成了她这般古灵精怪、对一切新鲜事都充满探究欲的性子。
徐妙云却并未直言,只是笑着摇了摇头,转而对妹妹吩咐道:
“妙锦,往后你多留意些吴王朱允熥与你大哥徐辉祖之间的往来书信,若是发现有任何异常之处,务必第一时间告知大姐!”
徐妙锦闻言,立刻露出一副幽怨的神情,不满地看了眼自家大姐,心里嘀咕着:明明有秘密却不跟自己全盘托出,还要让自己去当“眼线”,帮着打探消息……
可对上徐妙云那似笑非笑的眼神,再想起自己从小就对这位大姐心存敬畏,加之打心底里信任大姐的谋划,徐妙锦最终还是不情不愿地松了口:
“好吧好吧,看在大姐的面子上,就算是让妹妹我上刀山下火海,我也绝无二话!”
她说这话时,语气铿锵有力,那模样别提多正义凛然了。
徐妙云听得这话,忍不住想笑,伸手轻轻揉了揉妹妹的发髻,随后从自己手腕上摘下一只通体通透、宛如水晶般莹润的白玉手镯,小心翼翼地为徐妙锦戴上,声音依旧温婉:
“你不是早就惦记着这只手镯了吗?从今日起,它就是你的了。”
徐妙锦低头瞧见腕上那只精致的白玉手镯,顿时喜笑颜开,连忙抬起手腕轻轻晃动,唇边嘟着粉嫩的红唇,清脆的咯咯笑声在书房里回荡开来。
徐妙云看着妹妹这般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随即又叮嘱道:
“妙锦,你先回魏国公府吧,回去后想办法探听一下,你大哥今日与吴王朱允熥究竟谈了些什么,最好能摸清他们谈话的最终结果。”
徐妙锦此刻满心思都在腕上的白玉手镯上,一听这话,当即应了声,转身就朝着魏国公府的方向快步跑去,那火急火燎的模样,仿佛生怕耽误了半分。
看着妹妹匆匆离去的背影,徐妙云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多言,重新坐回书桌前,翻开桌上的书页。
空气中弥漫着袅袅檀香,她一边仔细核算着书中的内容,一边时不时拿起笔,在纸张上书写着,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这般专注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燕王朱棣一身酒气地回到府中,徐妙云这才放下手中的书本与笔墨,起身快步上前迎接。
望着丈夫脸上带着几分微醺的神色,徐妙云没有半句责怪,她心中清楚,今日朝堂之上发生之事让自家丈夫心中积压了许多苦闷与烦躁。
她亲自去厨房端了一碗精心熬制的醒酒汤,看着朱棣喝下后,才在床榻边坐下,轻声将今晚徐妙锦前来报信的内容,以及自己心中盘算的计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朱棣。
喝下醒酒汤的朱棣,精神稍稍好了一些,可当他听完徐妙云的话后,瞬间酒意全无,整个人猛地清醒过来,一个翻身从床榻上坐起,眼中满是凝重地看向徐妙云,声音带着几分急切与不敢置信:
“王妃方才所说的,都是真的?”
徐妙云轻轻点了点头,见朱棣的神色越发难看,连忙开口劝慰:
“殿下,您听我把话说完,吴王朱允熥去拉拢辉祖,对我们而言,并非是一件坏事啊。”
朱棣却烦躁地打断了她的话:“这又能算是什么好事?本王的亲舅子,不愿支持自己的姐夫,反倒去支持外人……他选择了朱允炆,也愿意跟朱允熥打交道,却偏偏不肯站在本王这边,这算哪门子的一家人?”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中满是愤懑:“王妃,自你我成婚以来,本王对徐家,对辉祖、增寿还有妙锦,是尽心尽力,从未有过半分亏待……可到头来,却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本王到底是哪里做错了?”
朱棣对徐辉祖的选择,心中满是郁闷与不解。
再加上今日朱允熥在朝堂上的表现,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这让他整整烦闷了一天。
此刻又喝了些酒,再听到徐妙云提及这些事,积压在心中的情绪彻底爆发,再也绷不住了。
面对朱棣如此剧烈的反应,徐妙云先是愣了一下,但很快便镇定下来,缓缓开口道:“因为殿下您,并非陛下的嫡长子啊!”
朱棣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可话到嘴边,却发现自己竟无言以对,只能怔怔地坐在那里,神色复杂。
见朱棣彻底冷静了下来,徐妙云才轻轻舒了口气,继续说道:
“辉祖的性子,殿下您又不是不清楚。他从小就跟在父亲身边长大,深受父亲忠君体国思想的熏陶,从北平回来后,又担任了先太子的亲卫,跟随先太子多年。先太子对他向来恩宠有加,多次提拔重用,甚至在离世之前,还曾将重要的遗愿托付于他……以辉祖这般耿直的性子,一旦认定了某件事,定然不会轻易更改。这些情况,殿下您早就知晓,又何必因此而对臣妾动怒呢?”
朱棣见妻子徐妙云神色严肃,心中顿时生出几分愧疚,连忙歉意地说道:
“是本王一时冲动,失了分寸,还望王妃息怒!”
徐妙云闻言,唇边露出一抹浅笑:“好了,臣妾并没有责怪殿下的意思。况且,徐家如今分成两派,或许反倒是件好事……”
朱棣眼神微微一动,瞬间明白了自家王妃话中的深意。
自古以来,那些世家大族在乱世之中面临抉择时,往往会选择多方投资,绝不会将整个家族的命运都系在某一方身上。
这样做的目的,便是为了分摊风险,确保无论最终哪一方胜出,家族都能得以延续。
如今徐家正是如此,徐辉祖选择支持先太子朱标的子嗣,而徐增寿与徐妙锦则站在自己这边……
将来无论局势如何发展,无论哪一方最终取得胜利,都能保证徐家的血脉得以传承。
虽说这种做法难免有些“不厚道”,但朱棣心中十分清楚,这是世家大族为了存续惯用的手段,也能够理解。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残存的烦闷,转而问道:
“那王妃方才所说的计划……?”
徐妙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缓缓说道:“之前臣妾不是建议殿下去主动结交吴王朱允熥吗……可若是毫无缘由地直接前往,难免会显得太过突兀,容易引起他的警惕。如今恰好吴王主动去拉拢了早已明确支持献王的辉祖……殿下便可以借着这件事,顺理成章地去接触朱允熥,既能暗中了解他的底细,又能不动声色地挑拨他与献王朱允炆之间的关系!”
朱棣眼神一亮,瞬间领会了自家王妃的深层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