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叔侄情深?
威严肃穆的武英殿内,空旷的殿宇间透着几分清冷。
一身明黄衮龙袍的朱元璋高坐御座之上,虽已年过花甲,满头银丝如雪,可那身躯依旧挺拔如松,精神矍铄,一双深邃的眼眸更是锐利如鹰隼,仿佛能洞穿人心。
锦衣卫指挥使蒋寰双手捧着密报,小心翼翼地递到朱元璋面前,密报上清晰记录着皇孙朱允熥与燕王朱棣的对话细节,还有二人勾肩搭背、谈笑风生前往吴王府的全过程。
朱元璋垂眸扫过密报封面,原本平静的眼神骤然一凝,眉头微蹙,双眼不由眯成了一道缝,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压抑起来。
蒋寰垂首而立,大气不敢喘一口,只是恭敬地候在御案一侧,静静等待朱元璋的旨意。
心中却早已为吴王朱允熥和燕王朱棣捏了一把冷汗——无他,当今这位陛下一生多疑,最忌讳的便是宗室亲王私下结交、暗通款曲,若是触了龙颜,后果不堪设想。
但朱元璋翻阅密报时,脸上却并未露出震怒之色,反倒带着几分若有所思。
他并非怀疑朱允熥与朱棣会暗中勾结,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家四儿子朱棣的心思。
那小子野心勃勃,对自己屁股底下这把龙椅垂涎久矣。
尤其是太子朱标离世已近半年,朱棣却迟迟不愿返回北平封地,明摆着是想留在南京浑水摸鱼,始终没有放弃争夺储君之位的念头。
是以,朱元璋好奇的是藏着这般夺嫡心思的燕王朱棣,为何会突然放下身段,主动去结交皇孙朱允熥?
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盘算?
他指尖捏着密报的边角,随意翻看了几页,目光快速扫过上面的字迹,
过了片刻,朱元璋看完后抬手将密报放在御案上,指节轻轻敲击着案面,发出“笃笃”的声响。
忽然,他扭头看向蒋寰,声音低沉而威严:“燕王是特意守在午门外等候吴王的吧?”
蒋寰连忙点头,垂首回禀:“回禀陛下,确实如此。燕王殿下老早便带着随从在午门外等候,一直等到吴王殿下从文华殿议事结束、准备返回吴王府时,燕王才快步上前,装作‘偶遇’的模样与吴王攀谈!”
“偶遇”二字,蒋寰用得格外有意思。
朱元璋听到这两个字,没忍住“呵呵”笑了两声,语气幽幽:
“好一个‘偶遇’啊!”
蒋寰依旧面无表情,仿佛没听见朱元璋的调侃,心中却也古怪得不行。
可这种天家内部的私事,他一个外臣即便有再多想法,也不敢随意置喙,只能缄口不言,以免祸从口出。
朱元璋笑了一声后,神色又恢复了严肃,抬手挥了挥:
“传令下去,让锦衣卫继续严密监察燕王与吴王的行踪,他们二人的所有对话、往来都要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每日呈递到咱的御案前。”
“臣领命!”蒋寰当即拱手躬身,恭敬地应下旨意,随即转身准备退下。
可他刚走出没几步,就被朱元璋叫住了。
蒋寰立刻停住脚步,转身面向朱元璋,依旧垂首而立,等候陛下的进一步吩咐。
朱元璋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着,目光深邃,似乎在思索着什么,片刻后才缓缓开口问道:
“献王那边今日可有什么动静?”
蒋寰心中一动,暗道一声:果然,陛下会问献王朱允炆那边的情况!
他定了定神,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一字一句道出:
“回禀陛下,献王殿下昨日在朝堂上因弹劾吴王一事受挫,士气大伤。昨日傍晚,献王便召集了他的几位老师在献王府中密议,直到深夜才散。今日一早,献王殿下便主动前往东宫,向先太子妃吕氏请罪,将昨日弹劾失败的所有过错都揽在了自己身上。为此,先太子妃雷霆震怒,在东宫狠狠责骂了献王一番!”
朱元璋闻言,眉头微蹙,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
“吕氏骂了献王?”
要知道,后宫不得干政乃是他定下的铁律,如今吕氏不过是个太子遗孀,竟敢在东宫当众斥责皇子,若是将来朱允炆真的登基,吕氏岂不是要恃宠而骄,干预朝政,翻天不成?
蒋寰不敢隐瞒,如实点头:“回陛下,确实如此,东宫上下无人不知,动静闹得极大。”
朱元璋心中虽有不满,却没有当场发作,只是沉了沉脸,又追问道:
“献王当真将所有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根据锦衣卫探子昨夜在献王府外探听到的对话,确实如此。”蒋寰依旧垂首回禀,不敢有半分隐瞒。
朱元璋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刀,语气中带着几分冷意:
“这么说来,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三人,就这般顺水推舟,让献王一个人担下了所有罪责?”
蒋寰闻言,顿时头皮发麻,后背冒出一层冷汗。
他知道陛下这是动了杀意,脑子飞速转动,没有直接回答“是”或“不是”,而是谨慎的组织语言,将探子探听到的细节一一禀报:
“回陛下,据探子回报,昨日密议时,齐泰、黄子澄二人曾主动提及,称是献王殿下近来未能时常亲近陛下,以致陛下被吴王的言行所‘蛊惑’,转而偏向吴王,这才导致昨日朝堂上对吴王的弹劾以失败告终。
而方孝孺则认为自己的弹劾并无过错,坚称吴王殿下乃是不忠不孝之辈,是陛下偏袒吴王才导致弹劾失败。他还劝诫献王殿下,应当多在陛下面前尽皇孙的孝心,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揭穿吴王殿下的‘真实面目’。
后来,献王殿下提出要独自承担所有责任,前往东宫向先太子妃请罪时,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起初都表示不可,可献王殿下态度坚决,执意要一人担下所有过错。最后,齐、黄、方三人便不再多言,默认了献王的决定。”
说到这里,蒋寰悄悄抬起眼角,飞快地瞥了一眼朱元璋的面色,见皇帝依旧面无表情,眼神深沉难测,心中更是紧张,连忙补充道:
“今日一早,献王在东宫向先太子妃请罪、被狠狠责骂之后,方孝孺便也前往了东宫,向先太子妃表示弹劾之事他也有责任,主动为献王开脱,担下了一部分属于自己的责任。”
说完这番话,蒋寰便立刻闭上嘴,不再多言,静静等候朱元璋的旨意。
而朱元璋听完,却只是沉默着,眼神幽幽,深不见底,殿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