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震动!
武英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朱元璋沉郁的面容。
怒斥过吕氏后,这位铁血帝王此刻已无半分批阅奏折的兴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御案上的玉镇纸,眉头紧锁,思绪翻涌。
吕氏那点心思,朱元璋如何能看不透?
无非是想插手朱允熥的婚事,把他的枕边人变成她安插的眼线,好牢牢拿捏住这位吴王。
若是从前,他或许会默许——毕竟那时他心中的储君人选是朱允炆,吕氏作为朱允炆的生母,这般为儿子筹谋,有手段、有心计,倒不算坏事,替朱允熥安排婚事也属情理之中。
可如今时移世易,朱允熥变了,他朱元璋的心思,也早已悄然转变。
这段时日以来,朱允熥的种种表现,从改良燧发枪、研制复合弓,到今日惊鸿一瞥的精盐之法,桩桩件件都让老朱眼前一亮,早已让这位皇孙在他心中占据了重要分量。
如今的朱允熥,已是大明储君的有力竞争者,甚至在朱元璋心底的天平上,隐隐已压过了朱允炆。
也正因如此,朱元璋绝不容许吕氏这般算计朱允熥。
若将来朱允熥真能继承大统,却被吕氏一个妇人掣肘压制,于国于民,都是天大的祸患。
所以他才会严词驳回吕氏的请求,朱允熥的妃嫔人选,只能由他这个大明天子亲自定夺,轮不到吕氏置喙。
吕氏虽是朱允熥名义上的母妃,从前或许有这个资格,但今时不同往日,朱允熥的地位早已今非昔比——他可以在能力、才学、手段上不及朱允炆,却绝不能在婚姻大事上被人玩弄于股掌!
深吸一口气,朱元璋强压下心中的不悦,目光转向立在殿角、始终如木雕泥塑般沉默的大太监刘和,沉声道:“去,传吴王进宫……”
刘和眼神微动,躬身便要领命,可朱元璋却忽然摆了摆手,语气中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柔和:“罢了,明日再说吧。今日天色已晚,别再折腾他小子了。”
“是。”刘和心中暗叹——陛下对吴王越来越恩宠了。
他恭敬应下,收回了刚要迈出的脚步。
一提起朱允熥,朱元璋脑海中便浮现出那精巧的燧发枪、威力十足的复合弓,还有今日让他震撼不已的精盐提取之法,方才的郁气顿时消散了大半,面容也渐渐恢复了平静。
不管怎么说,他有了一个如此出色的孙子,甚至……足以成为大明的继承者!
可就在朱元璋心绪稍缓之际,殿外忽然传来一声带着颤音的禀报:
“孙儿朱允炆,求见皇爷爷!”
朱元璋微微挑眉,随即眸中闪过一丝了然。
一旁的刘和也没有动弹,只是垂首静立,等候陛下的旨意——献王此刻前来,用意再明显不过,定然是吕氏知道自己触怒了陛下,想让儿子来求情。
而事实也是如此。
殿外被母亲吕氏强逼着来的朱允炆,此刻正处在极度的忐忑之中,手掌反复握紧又松开,掌心已满是冷汗。
其实他心中也是无奈与幽怨的:早上才在文华殿因问政失误被皇爷爷训斥,傍晚母亲又撞上去挨了一顿骂,这简直是雪上加霜,倒霉透顶!
朱允炆本不想来——他是真的怕了皇爷爷那威严的眼神。
可吕氏用近乎逼迫的目光盯着他,撂下一句狠话:“你今日若不去向你皇爷爷认错求情,你的储君之位迟早要拱手让人,到时候只会一败涂地!”
话都说到这份上,朱允炆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来了。
可他的求见声传出许久,殿内却迟迟没有回应,这让他的心一点点往下沉:皇爷爷是不是对自己彻底不满了?是不是已经失望了?难道真的要放弃自己,转而选择朱允熥了?
这短暂的等待,对朱允炆而言,却像是熬过了一生最煎熬的时光。
殿内的朱元璋,自然清楚朱允炆的来意,也在斟酌着要不要见他。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兴致缺缺地摆了摆手:“带献王进来吧。”
罢了,吕氏再怎么算计,终究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情有可原,况且也没造成什么大祸,又被自己严厉警告过,想来往后会安分些。
再者,吕氏有错,朱允炆却是无辜的,不管怎样,这孩子也是他曾经最疼爱的孙子。
如今虽将更多的关注给了朱允熥,但对朱允炆的疼爱,也并未全然消失。
若是今日不见他,这孩子怕是要彻夜难眠了。
刘和应声而出,快步走到殿外,引着朱允炆进了殿。
终于得到回应的朱允炆,重重吐出一口浊气——还好,皇爷爷还愿意见自己,事情或许没那么糟。
他刚要开口,想替母亲解释今日的过错,却被朱元璋率先打断:
“好了,那些事不必再提。允炆,你还有其他事要跟咱说吗?”
朱允炆到了嘴边的话瞬间卡住,咽了回去,半晌才支支吾吾地说道:“孙儿……孙儿就是想来陪皇爷爷说说话,叮嘱皇爷爷别熬夜,该适当歇息了。”
他实在想不出别的理由,只能勉强套了句孝顺的话。
朱元璋自然听出了这话的敷衍,深深看了他一眼,便摆了摆手:“咱知道了。你要是没事,就回去吧。”
顿了顿,他又补充了一句:“之前责骂你母妃的事,与你无关,你不必多想。”
朱允炆闻言,心中又是欣喜又是失落——欣喜的是皇爷爷确实没有继续追究的意思,失落的是,皇爷爷似乎对自己生分了,远没有从前那般亲近了。
他深吸一口气,恭敬地行了一礼:“孙儿谢皇爷爷恩典。孙儿告辞,皇爷爷多保重身体。”
说罢,便低着头,转身退出了武英殿。
朱元璋凝视着他的背影,直到那身影彻底消失在殿门口,才轻轻摇了摇头,低声感叹:“仁义孝顺是不假,可太过软弱,没什么主见,终究难成大器啊!”
一旁静立的刘和,听到这话,心中顿时一震,却又觉得合情合理——有吴王朱允熥这般珠玉在前,献王近来的表现,确实差了太多。
更重要的是,献王身后有不少智囊相助,却一次次败给朱允熥,这实在是……能力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