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调节术(7) - 心理三术:洞察术、操纵术、调节术 - 牧之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1章调节术(7)

第31章调节术(7)

老人在展后接受采访时意兴昂然地说:“我不说我有101岁的年纪,而是说有101年的成熟。我要借此机会向那些自认为上了年纪的人表明,这不是生活暮年,不要总去想还能活到哪年,而要想还能做什么,着手做点自己喜欢的事,这才是生活。”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即使在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仍然坚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从事自己的小爱好-集邮。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让他忘记周围的一切烦心事,让心情彻底放松,让大脑重新清醒起来。

小爱好不但可以愉悦身心,放松心情,而且还有延年益寿之功。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他们试图找到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他们研究了食物、运动、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结果令人惊讶,长寿老人们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几乎没有完全共同的特点,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他们都有自己的小爱好,并且把这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为之奋斗,这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所以,无论你对生活多么不满,一定要有人生目标,要有点爱好,有点精神食粮,因为它能使能使你看轻人生的使命,能让你找到心灵家园,从而使人生更有意义。

亨利·梭罗曾经说:“我从没找到过这样一个伙伴,他能像这一小时那样长期地陪伴着我。”生命的质量是以所做的而不是以人度过的光阴来衡量,生活中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使心灵更美,生活更有情趣,生命也更有意义。

养精蓄锐,修心养性,是难得的人生境界。

人不一定感到累了才休息。因为当你感到已经累了,实际上你已进入疲劳期,因为你失去了主动自我调节的能力。生物钟是一个主动自我调节的过程,而被动甚至被迫休息,对及时消除疲劳,恢复自我主动调节功能是不利的。主动建立或遵循生物钟的自然法则,就能充分发挥和及时协调全身器官功能,增强人体神经、体液、内分泌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保持旺盛充沛的精力,提高办事效率,也提高了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休息是适时消除疲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所有的休息方法中充足的睡眠是最佳的方法。因为人体通过充足的睡眠,能使组织细胞合成增加,使神经、体液、心理、精神、内分泌、体内激素等得到主动恢复与平衡,体内“垃圾”消除能力增强。

佛家修身养性讲究静,认为静可以“炼心,强体”。清代的《养生药言》中也说:“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闭,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

人人向往平静,然而,生活的海洋里因为有名誉、金钱、房子等各种诱惑在“兴风作浪”而难得宁静。环境影响心态,快节奏的生活,无节制的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及令人难以承受的噪声等等都让人难以平静,让人遭受浮躁、烦恼之苦。然而,生命的本身是宁静的,只有内心不为外物所惑,不为环境所扰,才能做到像陶渊明那样身在闹市而无车马之喧,而有了所谓的“心远地自偏”。

平静在心,在于修身养性,平静地处不在,只要有一颗平静之心。追求平静者,便能心胸开阔,不为诱惑,坦荡自然。平静是一种幸福,它和智慧一样宝贵,其价值胜于黄金。真正的平静是心理的平衡,是心灵的安静,是稳定的情绪。

许多人都有过这种体验:一阵活动之后,便会觉得头目发昏,此时若能闭上眼睛,休息几分钟,再睁眼时即有一种清爽之感。这个过程就是通常说的“闭目养神”。

闭上眼睛可以养目,更可以静心。心静则神安,神安则灾病不生。晚上睡不着觉时,最好的选择是“闭目养神”,以静其心,而不是选择读书、看报。闭目养神,可在工作、学习间隙进行,也可选一安静处闭目独坐,排除一切外界干扰,放松思想感情,使大脑处于静止状态,无所思念,无所顾虑,安心养神。不要小看这闭目的几分钟,它可使你快速“充电”,获得能量。闭目养神一会儿后,你就会感到精神振奋,信心倍增,思想如释重负,头脑顿感轻松。

当杂事纷扰、头昏脑涨时,找一清静空寂之所,随意而坐,双目闭合,排遣思绪;或半眯双眼,视若无睹,便可感到头脑清晰,精力充沛。当遇不平之事或遭受委屈时,闭目平心,即可觉得气息平稳,燥火降散,并有一种战胜自我的快感。当遭遇挫折或不幸,感到忧郁、悲伤、失望、空虚、烦乱时,可退至静舍,独坐闭目,仰面昂首,神聚头顶,放松神经,回忆得意愉快之往事,想想“挫折是人生的苦药良方”的意味,便会觉得精神振作,信心复生,忧伤感渐消。

当事不遂意,若有所失,烦闷终日时,可闭目抬头,思接千古,意联八方,想宇宙之浩渺广阔,置己于度外,淡眼看人生,便会感到得意失意乃平常事,何必患得又患失。至此境界即会郁闷顿消,如释重负。

心理调节术。

1、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在发展特长的基础上涉猎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

2、当某一种目标受到阻碍难以实现时,不妨进行目标转移,比如从学习或工作以外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绘画、书法、打球等),使心情平静下来。

3、当一个人有了新的乐趣之后,就会产生新的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会逐渐完成生活内容的调整,并从空虚状态中解脱出来。

用音乐愉悦身心,用自然陶冶情操。

发现美和感悟美是人的精神需要。美要用眼睛去发现,所以大自然赋予了万物以多彩;美要用心灵去领悟,于是音乐便赋予了人类以美妙。所以,欣赏和聆听是调节情志、愉悦身心最神奇的方法。

在音乐中陶醉。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一种人类共有的语言。它来源于生活,为我们的情感服务。科学研究证明:听适合的音乐,可以优化人的性格,平稳人的情绪,提高人的修养品位,甚至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

学专家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人类需要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并从中受益。音乐可以调节人体大脑皮层的生理机能。提高体内生物的活性,调节血液循环和活化神经细胞。另外,音乐会使人体的胃蠕动更有规律,能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

在医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莫扎特效应”:当你听一曲莫扎特之后,你的大脑活力将会增强,思维更敏捷,运动更有效,它甚至可缓解癫痫病人等患神经障碍的病人的病情。六年前,研究者证明,在iq测试中,听莫扎特的受试者得分比其他人更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