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中山经(5)
第16章中山经(5)
2珂案:经文济水,王念孙、郝懿行并校作淯水。
3郭璞云:“似酒勺形。”郝懿行云:“鹊尾似勺,故后世作鹊尾勺,本此。”
4珂案:经文鸣,吴宽抄本作名。
又东北五十里,曰祑(上竹下周)1之山,其上多松柏机柏2。
1郭璞云:“音雕。”
2珂案:经文机柏,宋本作机桓,王念孙、郝懿行亦并校作机桓,云即无患子,可以浣衣去垢。
又西北一百里,曰堇理之山,其上多松柏,多美梓,其阴多丹雘,多金,其兽多豹虎。有鸟焉,其状如鹊,青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青耕,可以御疫,其鸣自叫。
又东南三十里,曰依(车古)1之山,其上多杻橿,多苴2。有兽焉,其状如犬,虎爪有甲,其名曰?3,善(马央)(上分下牛)4,食者不风5。
1郭璞云:“音枯。”
2郭璞云:“未详;音葅。”郝懿行云:“经内皆云其木多苴,疑苴即柤之假借字也;柤之借为苴,亦如杞之借为芑矣。”
3郭璞云:“言体有鳞甲;音吝。”
4郭璞云:“跳跃自扑也;鞅奋两音。”
5郭璞云:“不畏天风。”汪绂云:“或云无风疾也。”
又东南三十五里曰即谷之山,多美玉,多玄豹1,多闾麈,多¤?。其阳多?,其阴多青雘。
1郭璞云:“黑豹也,即今荆州山中出(之)黑虎也。”
又东南四十里,曰鸡山,其上多美梓,多桑,其草多韭。
又东南五十里,曰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1,帝台之浆2也,饮之者不心痛。其上有金,其下有赭。
1郭璞云:“或作潜。”
2珂案:经文帝台之浆,艺文类聚卷八引浆下有水字,太平御览卷五九同。中次七经休与之山有帝台之棋,为帝台所以祷百神者;又有鼓钟之山,为帝台所以觞百神者,则帝台者,盖治理一方之小天帝,犹人间徐偃王之类是也。晋书束皙传云:“穆天子传五篇,言周穆王游行四海,见帝台、西王母。”今本穆传已无帝台事,盖阙佚也。
又东南三十里,曰游戏之山,多杻橿榖,多玉,多封石。
又东南三十五里,曰从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竹。从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其中多三足鳖,枝尾1,食之无蛊疫2。
1郭璞云:“三足鳖名能,见尔雅。”
2王念孙云:“疫字因下文其国大疫而误,当为疾;上文云,(鱼帝)鱼食之无蛊疾。”珂案:(鱼帝)鱼已见中次七经少室之山。
又东南三十里,曰婴(石垔)1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梓2。
1郭璞云:“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