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东山经(2)
第11章东山经(2)
又南五百里,曰缑氏之山1,无草木,多金玉。原水出焉,东流注于沙泽。
1郭璞云:“一曰侠氏之山。”
又南三百里,曰姑逢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鸿鴈,其名曰獙獙1,见则天下大旱。
1郭璞云:“音毙。”
又南五百里,曰凫丽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箴石。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1,名曰蠪侄2,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1郝懿行云:“广韵说蠪蛭无九首二字,余并同。”
2郭璞云:“龙蛭二音。”珂案:经文蠪侄、注文龙蛭,王念孙、郝懿行并校作蠪蛭、龙侄。
又南五百里,曰(石垔)山1,南临(石垔)水,东望湖泽。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羊目2、四角、牛尾,其音如?狗,其名曰(上山下攸)(上山下攸)3,见则其国多狡客4。有鸟焉,其状如凫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钩,见则其国多疫。
1王崇庆云:“(石垔)音真。”
2郝懿行云:“藏经本目作首。”
3郭璞云:“音攸。”郝懿行云:“说文、玉篇无(上山下攸)字,疑(上山下攸)当为,古从艹之字或从屮,屮亦艹也,海内经有(上山下囷)狗,即菌狗,亦其例。”
4郭璞云:“狡,狡猾也。”
凡东次二经之首,自空桑之山至于(石垔)山,凡十七山,六千六百四十里。其神状皆兽身人面载觡1。其祠:毛用一鸡祈,婴用一璧瘗。
1郭璞云:“麋鹿(属)角为觡;音格。”
又东次三经之首1,曰尸胡之山,北望(歹羊)2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棘。有兽焉,其状如麋而鱼目,名曰妴3胡,其鸣自?。
1珂案:汪绂本东次三经上无又字,是也。
2郭璞云:“音详。”
3郭璞云:“音婉。”
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兽多虎。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诸钩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广员百里,多寐鱼1。
1郭璞云:“即鮇鱼;音味。”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无草木,多沙。
又东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无草木,多沙石。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1,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2,其兽多麋鹿。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阳,其中多鳣鲔3。
1珂案:毕沅本作孟于之山,云据藏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