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丁修强烈共鸣
《哪吒之魔童降世》话本在云县的风靡,早已超出了孩童读物的范畴,老少咸宜。
街头巷尾,讨论的也是哪吒。
现如今,不知道哪吒的,都不好意思跟人搭话。
茶馆里的说书先生,更是把话本改编成了评书,每次开讲,台下都坐得满满当当。
就连县尊老爷丁修都对话本爱不释手。
这不,他伏在案边,看得异常认真,茶水早已凉透,却也浑然不觉。
纸上哪吒斗天斗地的模样,比案头堆着的四书五经有趣百倍。
圣贤书里的君君臣臣,哪比得上我命由我不由天来的痛快。
每个人身体里都藏着一个哪吒,都有一个哪吒梦。
当丁修读到那句“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时,心口像被重锤猛地砸了一下,引发了强烈共鸣。
他当即提笔蘸墨,写下一句批注:非经历过,如何写得出!
云县百姓对他的成见,犹在耳畔。
“丁县令就是个甩手掌柜。”
“来了三年,占着位置不干活。”
……
这些话像细针似的,扎得他生疼。
他何尝不想干实事?
上任三年,他夜里挑灯看云县舆图,心里盘算了无数遍整治吏治、疏通沟渠的法子。
可每次刚要动手,刘世昌总是轻飘飘一句话给搅黄,库房没钱、人手不够、乡绅反对。
桩桩件件都像无形的锁链,把他捆得动弹不得。
云县三害他能不清楚?
刘家把持着半数产业,粮价、盐价都由他家说了算。
黑风寨的贼寇隔三差五下山劫掠,百姓苦不堪言。
白莲教的妖人四处蛊惑,骗得不少人倾家荡产。
哪一件不是压在百姓心头的巨石?难道他不想管吗?
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刘世昌在云县经营二十余年,县衙里半数衙役是他的人,乡绅们唯他马首是瞻,自己这个外来的县令,连调派一队衙役都要看他脸色。
“若没有刘世昌……”
丁修端起凉茶猛灌一口,冰凉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却浇不灭心底的郁气。
如今山洞刻字、街头童谣闹得沸沸扬扬,明眼人都知道是冲刘世昌来的。
他巴不得弄死刘世昌,可这些谶语终究是捕风捉影,没有实打实的证据,别说定死罪,连罢官都难。
他正对着话本愁得皱眉,门外突然传来师爷急促的声音。
“大人,出大事了!守城兵丁跑来禀报说,苏神童抓了六个黑风寨的贼寇,这会儿正往县衙赶来。”
“你说什么?”
丁修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一个七岁孩童,别说抓贼寇,能在黑风寨人手里活命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把六个悍匪抓来?
丁修匆匆赶到县衙门口,但见围满了百姓。
六个贼寇被粗麻绳反手捆着,绳子从每个人的胳膊底下穿过,将六人串成一长串。
最前头的汉子脸上还带着一道狰狞的刀疤,此刻垂着头,狼狈不堪。
苏原见他过来,上前拱手行礼,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丁大人,我与二舅、表哥从县城返回石牛村,行至野狼谷时遭遇黑风寨贼寇埋伏,他们口口声要取我性命,幸得二舅和表哥身手尚可,才将这些人拿下,特来交由大人发落。”
丁修惊得瞪圆了眼睛。
两个人,活捉了六个贼寇?
芜湖!
他认真打量着苏原,但见苏原眼神清澈,脊背挺得笔直。
杨荣父子护在他左右,杨铁心手里还攥着一把沾了些血迹的柴刀,脸上带着几分未消的戾气。
再看六个贼寇,有的胳膊以不自然的角度扭曲,有的腿上还在渗血,显然是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打斗。
丁修盯着刀疤汉子问道:“苏原所说,可是真的?”
田有计点头。
丁修又问:“是谁指使你们杀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