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老鼠乌托邦25号宇宙的结局
第228章老鼠乌托邦——25号宇宙的结局
社区食堂这个事情,国家肯定是会给配套的,这是新的分配机制下必要的一种基础配套兜底机制之一。
陆安也会推动将来各地的社区食堂,接入秦逸云正在折腾的万象小厨的配送体系。
有人不想去食堂吃饭,可以在万象小厨app上找到就近的社区食堂点餐。
然后由万象小厨旗下的骑手去食堂取餐配送外卖上门,平台只收5%的抽成,比如一餐的价格是8元,用户点外卖的时候则是8.40元,再加个3元左右的配送费,合计11.4元。
不单单是万象小厨平台,其它外卖平台也都可以接入,但抽成只能是5%,平台不答应那就不让社区食堂入驻即可。
反正万象小厨是肯定会接受5%的抽成。
没别的原因,就因为其掌门人秦逸云是陆安的铁杆兄弟盟友。
就算陆安说不要5%的抽成,秦逸云也会毫不犹豫地点头。
万象小厨现在发展的很不错,扩展速度很快,有这个平台兜底,其它外卖平台答不答应都无所谓了。
毫无疑问,社区食堂肯定是无人化运营的。
都开始人形机器人上岗普及了,社区食堂肯定是会用机器人。
不管是在后厨炒菜,还是就餐区卫生清理等等,都会使用人形机器人。
以前八九十年代的供销社、饭店之类的,店里甚至贴着“禁止随意殴打顾客”这种醒目标语。
想吃饭、买东西都得看服务员的心情。
以后新的社区食堂采用人形机器人来工作服务,绝对不会出现机器人殴打顾客这种场面。
大约二十分钟后,这次见面也告一段落了,葛煜就此告辞离去。
……
晚饭时间。
灵曦和安娜两位仿生人美女,此刻正从厨房里把刚做好的丰盛菜肴端上餐桌。
“主人,今晚要喝点什么?白酒茅台?红酒亦或者其它酒类?”灵曦把端来的最后一道菜放桌上,顺带对坐在旁边的陆安询问。
今天的晚餐吃的是鲁系名菜。
陆安摆了摆手说道:“今晚都不喝了,直接吃饭。”
闻言,灵曦点头说:“好的主人,我去给你打饭。”
她刚转身回厨房,孟秋颜也来到了餐桌坐下,瞄了眼陆安好奇地问道:“葛煜今天过来找你聊了什么?”
陆安拿起筷子瞅了眼桌上的丰盛菜肴,“就是人形机器人上岗普以及再分配新机制这档子事情,上边打算先在嘉宁市先行示范。”
说了一句,陆安夹了一个爆炒腰花品尝,味道很不错,仿生人的手艺一点都不比顶级大厨差。
这时,灵曦打了两碗饭过来,一碗递给陆安,另一碗递给孟秋颜。
今天这一餐灵曦和安娜都没有跟着上桌陪吃,安娜正忙着打扫房间,灵曦把饭打过来就去了屋外收拾东西。
孟秋颜拿起杯子抿了一小口饮料,看向陆安问道:“新的分配机制是什么样子的?”
显然,她也是知道这个事情的,两人在家里的时候还多次讨论交流过。
陆安长话短说地简单复述了一番。
听完后的孟秋颜不由得感叹着说:“分蛋糕果然是比做大蛋糕还要困难得多,不论怎么分,总有一批人会不满意,难怪你当初只给出收税的解决方案,分钱的事情不去凑热闹。” 过了一会儿,孟秋颜抛出了一个极其深刻的问题,她看向陆安说道:“当有一天人类文明真的发展到物质极大丰富之后,你说会不会出现‘老鼠乌托邦’实验的‘25号宇宙’那个结局?”
孟秋颜顿了顿深思着说:“在科学史上,很少有实验能像约翰·卡尔霍恩的‘老鼠乌托邦’那样,既令人着迷又令人深感不安。这个实验超越了动物行为的范畴,如同一面冰冷而扭曲的镜子,映照出了关于社会结构、人口密度与人类精神需求的深刻哲学问题。”
正式名称为“25号宇宙”的实验,初衷是创造了一个没有饥荒、没有疾病也没有天敌的完美世界。
然而,其结果却并非田园牧歌式的繁荣,而是一副文明从鼎盛走向自我毁灭的诡异图景。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动物行为学家卡尔霍恩启动了他最为极端的实验。
他建造了一个巨大的鼠笼,即“25号宇宙”,这是一个设计精巧的堡垒,其唯一的目标就是满足居住者的所有生存需求。
无限供应:食物和水通过漏斗系统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绝对安全:没有天敌的威胁,温度恒适,环境定期清理,杜绝了瘟疫的可能。
舒适居所:空间充足,材料柔软,足以容纳数千只老鼠舒适的生活。
实验起始于4对健康的老鼠。
在卡尔霍恩的设想中,这个天堂般的环境理应让种群数量呈现指数级增长,直至达到空间的物理极限。
然而,实验的走向彻底偏离了预期。
唯一的限制,无法扩张的物理空间,最终成为了引发精神崩溃的触发器。
卡尔霍恩将“25号宇宙”的命运清晰地划分为四个阶段,如同一个文明的生命周期。
一阶段:开拓与适应。最初的4对老鼠如同拓荒者,探索新世界,划分领地,建立家庭,一切井然有序,种群缓慢增长。
二阶段:指数级增长。数量大约每55天翻一番,社会结构稳定,雌鼠正常哺育后代,行为模式健康,此时的天堂似乎名副其实。
三阶段:停滞与崩溃。当数量达到约600只时,转折点出现了,增长急剧放缓,更可怕的是,社会结构开始瓦解,一种被卡尔霍恩称为“行为沉沦”的可怕现象席卷了整个种群。
雄鼠无法维持领地,极端、无目的的暴力行为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