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重生培养个竹马做老公 - 杨清和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一十一章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于是,程蔚开始主动提出教导苏和和秦露两个下围棋。  秦露立刻表示,单看围棋那多的子,棋盘又有那么多的格子,看着就眼晕,她没有一点想学的意思。

苏和直接点头,默默加一。

程蔚这人虽然动不动就摆出一脸不耐烦的表情来显示其酷拽的性格,但其实他骨子里的执拗性上来的时候却又耐性十足,这一点从他可以踏下心来,花上许多时间用在做一道数学难题上便可见一斑。

前提是他感兴趣。

现在程少爷的兴趣就是教人下围棋。

把他的百折不回的劲头都用在说服秦露和苏和学棋上了。

秦露还好,她虽然每天报到,但总有回家的时候,最难过的是苏和,真正的近水楼台,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为了让程蔚知难而退,苏和一开始就摆出一副油盐不进的固执态度,姑娘我就是块顽石,我就不信你能说得顽石点头!

程蔚这货也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近墨者黑,还是被棋瘾触发了隐藏属性,居然也耍起了贱招。

他并不花心思去想什么词来说服苏和,翻过来掉过去就那么几句话,却胜在能坚持长久,跟个背后灵似的一步不离,如同身边粘了一只人形复读机,没完没了,没完没了,没完没了……

因为男女有别,上厕所他倒是不跟,但他也能守在卫生间门口继续不停地在那里叨叨那几句。哪怕睡觉也不放过,午睡的时候,他要跟到床头,对着床上用棉被蒙头的起伏物念上几句。晚上临睡前还要打个电话再来一次循环。

程蔚同学又一次让两个小伙伴见识了一把他的坚定不移。

仅仅两天的功夫,苏和就快让这货给逼疯了。到后来,秦露都开始劝她,看程蔚那么烦人的份儿上,你就乖乖投降了吧!

苏和气得瞪眼,你到底是哪一头的?你是什么时候倒戈的,还是压根就是打入我方的卧底?

秦露大大方方地坦承,我哪头的都不是,我就是自己这一头的。又嘿嘿笑,你还记不记得咱们英语练习册里有个短文阅读小故事?

苏和不语,继续瞪她。

秦露继续说,就是那个两个朋友在森林里遇到熊,一个人立刻蹲下来系鞋带,然后表示,他不需要跑得比熊快,只需要跑得比同伴快就可以了。

苏和颤抖着手指指着丧尽天良的小伙伴,半晌无语,一脸悲愤。

比小伙伴跑得快的秦露用无耻气晕了小伙伴,成功逃脱。

被气晕的苏和只得以身伺熊——给某个棋瘾上身的背后灵牌复读机当徒弟,学棋子十分多,格子特别多,变化超级多的围棋。

作为一个志不在棋的懒蛋星人,苏和学起棋来也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消极怠工式慢吞步调,一天学两手,她就算完成了任务,再多就死活不干了,哪怕程蔚再祭出贴身跟随的招术也装死到底,绝不屈服。而且到了后来,苏和也逐渐想出了应对招术,程蔚再变身复读机,她也对着变,只不过与他不同,她复读的是一到语文课就想打瞌睡的程同学最为讨厌的,一点不比外星语好懂的古文,也是循环式的。

两人抬杠抬惯了,这会儿对着复读起来,也是各不相让。苏和是抱着玩心,程蔚则不甘示弱,两人你背你的,我说我的,吵是吵得很,但好玩也实在是好玩。秦露在一旁当观众当得乐不可支,屡屡笑倒,有时还会拿起两人放在一旁的相机,给他们拍上一张对战的照片。

三人的寒假生活过得热闹,周昊和顾于兴闲下来的时候也会抽空过来插上一脚。

好基友的到来,最开心的莫过于寂寞孤独冷的程蔚,他会变得格外话唠,一边拉着周昊打游戏,下棋,一边趁机倾诉衷肠。

以至于苏和和秦露几乎都要趁着某个家伙上厕所的时候才能抓住机会和周昊多说两句话。

反过来讲,同样话少的周昊见到好友时,话量也会明显增多,而且,从他打起游戏,下起棋来的投入劲也可以看出,他想念的不只是程蔚,还有游戏机和棋子,想来他们家的假期集训也并不是长辈们闲着没事哄孩子玩的休闲玩闹。

“简直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杨过和小龙女十几年没见也没他们两这股劲。”秦露这样评价,“而且人家小龙女一个人在悬崖底下待了十好几年,出来以后也没周昊这么像刑满释放似的。”

对于秦露同学的话,苏和开始还在一旁点头,越听越有点不下去了,姑娘,你最近追台版的神雕侠侣是不是追得有点凶?你确定把人高马大的周昊同学和白衣飘飘的小龙女,还有服刑人员放在一起类比没有错?

苏和和秦露在周昊来的时候看笑话,其实顾于兴来的时候,程蔚对她们之间那种小别重逢的叽叽喳喳,嘀嘀咕咕,嘻嘻哈哈的热烈劲笑话起来也是毫不留情,三个女人顶个菜市场这种词还是轻的,就连小别胜新婚这种天然百合党的乱用成语,瞎开嘲讽的词都能冒出来。

如果周昊和顾于兴两个恰好一起来,小伙伴团聚到了一起气氛就更热闹了。

不过,热闹归热闹,习惯的惯性也会显露出来。

哪怕有再多的话要讲,上午的时间总是不变的,五个人还是会围坐在餐桌前写作业,预习或复习功课,研究问题,讨论学习。

中午的时候,自背饭盒的三位访客,再加上苏菜厨的手艺,就像小聚餐,一面忙着吃,一面忙着说,将嘴巴的功能发挥了个淋漓尽致。

有几个话题是固定的。

各自最近的生活,有趣的,烦恼的,开心的,抱怨的。

这几天看的影视剧,精彩的,糟心的,正追的,已弃的。

手边在读的书,哪一段稀奇好玩,哪一段枯燥无趣,说到兴起处,还要跑去客厅从书包里扒出书本来现场念上一段,大家点评一番。

……

如此大吃一顿,轮流收拾碗筷,打扫厨房,喝杯茶水,吃块水果,各自爬床睡觉。

午后的自由活动时间,程蔚和周昊两个疯狂打游戏,努力下棋,投入得连喝水上厕所都要挤出时间来。

苏和她们三个女生相对于这两个一打游戏就精神百倍的家伙就懒散多了。

顾于兴和秦露喜欢听苏和讲推理故事。

对于她们俩这个爱好,程蔚和周昊就比较难以理解,书就在那里,想知道故事怎么回事自己去看不是更好?干嘛还要再听别人讲呢?又不是不识字?

苏和倒是理解秦露和顾于兴,从体裁和手法上讲,小说和故事在叙事手法和侧重点上其实还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对一些知识点以及修辞手法,人物塑造,背景铺陈等等并不感兴趣的秦露和顾于兴来说,实在是感觉有点枯燥读不下去。但对于侧重于主线情节,内容猎奇的故事,她们还是很有兴趣的,她们关心的不是那些人物啊,铺垫啊,知识点啊,人性啊,这些只要大致的讲一讲就成了,她们就关心一个问题——凶手是谁?怎么让人揪出来的。

这是阅读口味的问题,就像当初看网文,有的读者喜欢节奏快的大纲文,捞干的来,偏重于故事风,有的读者却嫌弃那样的文缺少细节支持。有的读者喜欢有细节有铺垫有舒情有描写的技术流种田流抒情流文艺流,偏重于小说风,有的读者却嫌弃那样的文太过磨叽,有灌水的嫌疑。

口味问题。

苏和和秦露喜欢听顾于兴唱歌。

顾于兴的音质清澈空灵,高音明亮,低音婉转,红歌,情歌,民歌小调,童谣儿歌……经她一唱都别有一番味道。

顾于兴唱给小伙伴听,也不讲究什么姿势,就那么窝在沙发里,声音闲闲散散地唱来,《小城故事》、《南泥湾》、《茉莉花》、《中华民谣》、《让我欢喜让我忧》……

“跳下了山岗,走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泉水呀泉水,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请你带上我的一颗心,绕过高山一起到海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