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夹着尾巴溜走
一觉睡醒,苏和一般照例要在家里各处巡视一遍她的花花草草。 原本作为插花却生了根的四季海棠和银边吊兰一部分被移植,一部分则继续水培。
这一次苏和没有再买花盆,宅懒属性发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真要养起来,以四季海棠和银边吊兰的生长速度,这些小花盆也只是过渡期的容器,只怕很快又要翻盆。
于是苏和干脆学习起胡同里的那些养花的老头老太太们,打起了废物利用的主意。
装酸奶的小塑料盒,一次性纸杯,盒装方便面的空碗,小点心的塑料包装盒都是现成好用的小花盆。
空矿泉水瓶,饮料瓶,用光的洗涤剂,洗发精等等的空瓶子,锯掉一半也是很好的小容器……
一下子增多了二十几盆花,再加上冬播的孔雀草和鸭趾草,苏和的养花规模翻了数倍不止,客厅,餐厅,厨房,她自己的卧台和卧室的封闭阳台,甚至就连浴室和卫生间都没有放过,四处都点缀上了花花草草,如此一来,倒是让原本因为装修风格中性而略显冷硬空旷的家里增添了许多生机和活泼。
因为四季海棠和银边吊兰在水里生了根,苏和也就顺势推开了水培的大门。
在水培方面,苏和是个完全的新手,只有一个大致的模糊概念,知道这种方法,知道有专用的营养液,再多就没有了。
此时水培这种养植植物的方法还未普及到民间百姓花友中间,市面上也找不到相关的书籍,真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只怕只能去寻求专业资料,不是苏和一时之间能接触到的,想要玩水培,只能凭着过往的那一点点不靠谱的印象自己摸索着来。
苏和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水培专用的营养液。
她觉得真想搞水培,不应该再拿清水对付,毕竟清水中的营养有限,无法满足植物的全部生长所需,哪怕一时不死,恐怕长得也不会很好,只是维持一时的办法,不是长久之计。想要水培植物长得好,养得长久,还是要正经地买些专用的营养液。
然而此刻并不是日后那种水培大热的时候,苏和家附近的那个花卉市场已经算是规模不小,她把市场内经营的铺面跑了个遍,也没找到一个卖营养液的,而且绝大部分商家连听都没听过。接下来,又跑了市内几个大型花卉市场,才有一位大型花卉店的店主说,他可以找到门路搞到,但必须大量购买,否则他折腾一回不上算,这买卖也没法做。
苏和那一点实验性的养植数量距离店主所说的大量购买差距之遥远,她都不好意思据实以告,只得夹着尾巴溜走。
出师不顺,营养液的问题就目前环境来说,暂时无法解决,也只能先拿清水对付着了。
抛开了营养液的问题,苏和开始把目光瞄向了水培品种,目前已知家里的两种植物是可以水培的——四季海棠和银边吊兰,那么其他的呢?
苏和把魔掌伸向了家中其他植物身上,开始一种种地尝试起来。
作为没有任何经验和知识储备傍身的完全新手,她不敢像前世的一些花友那样大手笔地把整株植物从土里拔出来,清洗根须后泡进水里,代价太大,一个搞不好一株植物的小命就交代在手里了,她小抠,她舍不得。
她只敢用之前无意水培四季海棠和银边吊兰的方法,先折几枝枝条插进水里养着,等待它们自己生根发芽。
目前的尝试结果是家里现有的,有些植物可以在水中生根,有些则不行。
比如,薄荷不愧是苏和到目前为止遇到的所有植物中小m属性的no1。
那两盆薄荷也是苏和的快乐烦恼之一,这俩货实在长得太凶了,越给它们剃头它们长得就越疯,以这种生长势头,只怕过不了多久,便又会再度暴盆。
它们的生命力不只体现在暴盆上,随意折下几根薄荷枝条养进水里,不过三四天的时间,它就顺利地发出了根须。
相对来说,茉莉与之相比就要差上许多,起码折枝进行水培是无法生根的。
长出了根须的枝条,苏和也不敢继续在水里不断地养下去。在她的想法中,一枝折断的枝条生命基本已经算是走到了尽头,但当它再次发出根须,就又成了一个新的生命,这个新的生命经过自己的手诞生,怎么也不能让它就这么成为水培实验的牺牲品,所以当根须长到可以移植的程度时,便比照此前的那些四季海棠和银边吊兰办理,也利用空酸奶盒,一次性纸杯将它们栽种进土壤中。
至此,苏和所谓的水培其实更像是一种培养根系的扦插方式而已。同时,她手里需要伺候的花祖宗的队伍又一次飞快地壮大了。
苏和成日里鼓捣她的花花草草,秦露也在搭手之余受了影响,又见她忙活的有趣,一来二去的也动了养花的念头。顾于兴也挺喜欢苏和新养活的这些小盆栽的,小小的,萌萌的,捧在手里十分可爱。
苏和现在最不差的就是这些小盆栽了,土豪似的一挥手,随两位朋友挑,想拿几盆拿几盆,还有私人养花秘笈奉送。
顾于兴和秦露却不敢多拿,她们知道苏和开始养花时也经历过一阵子纠结的新手期,又知道她每天伺候这些花草的仔细,她们此前都没有养花经验,纯粹的新手,怕万一把这些可爱的小花小草养死了,对不起朋友。
苏和倒比她们自己更有信心,先不说两人做事都属于比较认真的那类的人,更主要的是她对自己培养起来的这些花草的耐操性有信心,只要养植的时候方法不要差太多,稍微留点心,想养死都难。
银边吊兰,薄荷,四季海棠,这三种是很好的新手入门花草,秦露和顾于兴一样选了一小盆。苏和又翻出了两只空纸盒,把花草放进去,周围絮上废旧报纸,既可防止在行走过程中盆栽摇晃翻覆,又可在这严寒的天气里起到一点保暖的作用。
秦露和顾于兴的家距离苏和家不算太远,这样的防护足够花草在冻伤之前进入温暖的室内。
既然秦露和顾于兴都分了花草,也不能亏待了周昊,苏和问周昊要不要也来两盆。
周昊对养花没什么想法,又有一点客气。
程蔚在一旁嘲笑某人的大方,说她这是花弄得太多了,这会儿是甩麻烦呢。
然而,这话出口他就后悔了。
果然,原本还有点不好意思的周昊,立刻本着为朋友分担麻烦的想法,积极响应了苏和的盛情。
不过,他也对养花没什么信心。
苏和对他的信心也很足,要说细心周到,做事认真,周昊比秦露和顾于兴还要到位,这是性格所决定,与性别无关。
本着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原则,苏和也没忘了她的好饭友程蔚同学。
程蔚对她的记挂敬谢不敏。
他对养花是真的没有半点兴趣,让他凑热闹的看看还行,让他动手去养,那就死活没门。
其实苏和也没打算让程蔚去养,她只是送了几盆花草到程蔚他们家,一方面可以装饰一下这一大一小两个单身汉略显冷硬单调的室内布置,另一方面也是给家里的花草留下成长的空间。
至于日常的养护什么的,完全可以她自己动手,反正银边吊兰和四季海棠这两种花都属于不用多加照顾的品种,她又已经养熟了,平时去程蔚家里转悠的功夫就顺手照料了。
悠闲又不失计划的日子流水样悄然流逝,等到某天秦露在闲聊时有些苦闷地说起明天又是小年,家里又要到了过年关的时候,上一世独自生活久了,日子又过得马虎,对年节习惯性不上心的某人才惊觉过来,过了小年就是年,中国人一年一度的大节,春节已经近在眼前,她家还什么都没准备呢。
上辈子这个时候家里应该怎么安排,苏和都有点记不太清了,毕竟当时自己也不是操心这些事的年纪和性格,到如今只大约记得,过年的时候家里比较大件的年货是不用愁的,比如,鱼,肉,蛋,海鲜,酒类,水果……
仔细想想,苏靖海和何美君一个是体制外,一个是体制内,苏靖海那边公司内部也要给员工发放福利,何美君的系统本身就不错,位置又在那里,自然不缺人照顾得周周到到的。
苏和也询问了小伙伴们家里的准备。
秦露家里不用说,除了秦爸爸秦妈妈之外,还有奶奶姑姑在,用秦露的话说,她家的问题不是操心的人太少,而是太多!
顾于兴和周昊家里也都有父母长辈想着,用不着他们两个小的去想这类事。
至于程蔚他们家,据说年货都是由程志杰公司后勤给员工发福利的时候一起都给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