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瞎操心
可惜,后来曹尚飞听郑老师说,也不知道谁出的馊主意——很多同学一致觉得那个所谓的馊主意很可能就是郑老师出的,为了公平,也为了有趣,哪位老师参加什么项目都凭抽签决定。 当然,为了照顾上了年纪的老师们,也特意为他们设计较为温和的项目,因此抽签的时候,也分设了中老年组和中青年组。
两个组的名称中都包含了个“中”字,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区分的。
抽签是在比赛正式开始前才举行的,这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神秘性和公正性,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争霸赛的看点。
曹尚飞一早就自告奋勇地和几名男生拖着周昊一起去打探消息。
曹尚飞这货爱说话,又与体育老师们混得熟,正是这种时候打入老师们内部的好人选。至于周昊,一方面经过半年的相处,大家也都发现了该同学收集分析消息方面的特长,另一方面,用曹尚飞那几人的话说就是,光凭“周老师”这张稳重的面孔,就可以给他们混入人民教师的队伍提供极大的帮助。
几个侦察兵带着人民的重托跑走了,剩下的同学们也都坐不住了,乱营营地都涌到场边去,对着主席台附近抽签的方向指指点点,其实那边现在也没什么看头,抽签还在准备当中,但架不住学生们难以压抑的兴奋激动。
很快抽签开始进行了,距离太远,大家也看不清楚,只能不断在场边挤挤压压地瞎起哄,一边议论猜测一边心急那几个侦察兵怎么还不回来,急等他们的消息呢。
可等了又等,盼了又盼,一直到抽签全面结束,场边已经开始准备第一个比赛项目的时候,那几个侦察兵还是不见返回的身影。
气得同学们纷纷骂道,就知道那几个货不靠谱。
大原则上苏和是同意的,曹尚飞那几个家伙贪玩好动是有名的,指不定看到什么热闹就把自己身负的任务给忘到脖子后头去了,但是别忘了他们中间还有个既靠谱又负责的周昊呢?别人贪玩忘事正常,他也不回来就不太正常了。
和苏和想法一样的人也不在少数,刘晋也是其中一个,刚想派侦察员再去打探,常步卓已经先他一步让两个男生速速探来。一向刘长老不催不动的常委员会这么积极的原因也很简单,作为开设赌局的庄家,他急于知道抽签的结果。
然而这两位本该速去速回的侦察兵也同样有如肉包子一样有去无回。
大家纷纷诧异,如果说曹尚飞他们几个贪玩没正形忘了回来还情有可原,后来派出去的那两个探子本身就参与了赌局,所以才特别有积极性地一溜烟跑得飞快,贪玩忘记任务的可能性很低。
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为什么我们的侦察兵一个个都下落不明了?
一瞬间,二班同学们遥望着操场的那端同时开起了各种风格的脑洞,产生了许多奇怪的联想。
然而,依旧因为距离的关系看不清楚形势。
某位站在操场边翘首的同学一脸追悔地总结经验,看来下次再开运动会,应该借支望远镜来。
旁边有少同学纷纷赞同。
苏和心说,你们这是看运动会,还是看赛马?
不管二班这边怎么议论,说话间抽签已经结束,争霸赛随即开始,第一场的形式不新鲜,是常见的两人三足。
赛道不长,考的也是配合和协调,对体力没有更多要求,因此被划归了中老年组的比赛项目。
全校老师打乱在一起,有一些还是非任课教师,同学们加起油来当然捡着熟人来。初一年级的任课老师里教历史的孙老师和卫生老师都属于这一组。
对于初一的学生们来说,与只有有病有灾才与之发生关系的卫生老师相比,自然是孙老师与大家关系更近,其他的老师他们也不认识,这会儿就卯足劲地给孙老师加油。
上了年纪的老师们性格都沉稳,再加上年纪大了,想像年轻人那么活泼,体力也跟不上,再加上两人三足重点在于队员的默契度,而非单兵做战能力。再说,对于老师们来说,不可能在这类趣味游戏上像热血青春的学生们那么全情投入,更多的还是抱着一种参与和娱乐的态度。
场上的老师们稳得住,场边的学生们都快急死了,孙老师听到学生们替她呐喊加油,一边往前慢悠悠地跑一边还乐呵呵地朝场边的份外活泼的学生们挥手致谢。殊不知一看她那样,学生们都快火上房了:孙老师,您还傻乐什么呢,快着点啊,学生我可是在您身上押了两袋甘草杏呢!
一点都不知道着急上火的孙老师和她的搭档两个十分没有运动精神地跑了个第一,括糊,倒数的。
得到倒数第一的孙老师依旧挺乐,和搭档还在那里笑呵呵地说,挺好,挺好,咱俩也是第一。正的,倒的都是第一嘛。
在孙老师身上输了好几袋零食的二班同学们:呵呵,孙老师,这话让您说的,我们都没耳朵听!但愿以后我们历史考试得了倒数第一您还能如此豁达!
有了孙老师这个“开门黑”,大家再下注时就慎重了许多。
政治李老师和人搭档参与仙人指路,其中一人被蒙住双眼,另一人负责指路。被蒙住双眼的人一路还要跨越大小障碍。双方只能用语言沟通,不能有肢体接触。
李老师口舌凌利,偏遇到个拙于表达的搭档,这人说是老师,其实是分属于保卫部门,因参赛的人手不够,被强拉来凑数。
李老师表达能力强,却被蒙了眼,再能讲看不到也白搭。她又是个急脾气,看不到就更急,一连串的问题抛过去,搭档努力措辞,却只能给出些模糊的答案。
本来李老师就是纤纤文弱型的女士,行动力就不甚强,又蒙着眼,沟通不良导致行动力更差。搭档的行动力倒是更强,可惜,两人谁做仙人也是凭抽签决定的。
于是,大家就见李老师嘴巴不停,费劲巴拉地绕着障碍团团转,她的搭档憋得脸通红,绕着她团团转。
看着李老师这样,被她训到蔫训到哭的一众初一学生们心情都相当复杂,既觉得隐隐有大仇得报之感: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又觉得替她感到可怜和心急。
好在,虽然李老师和她的搭档配合不甚默契,但对手更孬,最后两人混了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名次。
二班的同学千盼万盼,算是把他们家刘老师给盼出来了。
刘添宁参加的项目叫翻山越岭。
依旧是两人搭档,两人轮流俯身做“山岭”,另一人双手撑着搭档的背部越过,跑到下一个标记点做“山岭”,再由搭档翻过。如此往复。其实这个游戏就是玩个噱头,所谓的“翻山越岭”,实际上就是轮流做马,轮流跳马。
与刘添宁搭档的是初三组的体育老师,是位身高接近一米九,又高又壮的汉子,看得二班的同学们既安心又不安心。
安心的是有这样一位年轻力壮又专业素质过硬的搭档,可以省心很多。
不安心的是,有这么一位搭档做“山岭”,就他们家老师那小身板和小短腿,能顺利翻越吗?反过来再说,轮到自家老师做“山岭”的时候,能撑住初三体育老师双手的一按吗?不会当时就造成“山体塌方”的事故吧?
二班的同学就这么提着心,吊着胆看着自家老师和他的搭档一高一矮的身高和身板对比强烈地站在场边做准备活动,加油都喊得有点心不地蔫,更多的话都留在了心底里:老师,您行吗?
同为低海拔人士的程蔚担心得尤其真情实感,不仅跑到围观的最前排,而且为了“高瞻远瞩”看得更清,他还是拖着椅子去的,站在椅子上手搭凉棚翘首凝望。
“我怎么觉着程蔚这造型看着点眼熟?”好不容易挤到前排的秦露附在苏和耳边喊着,周围的声音太嘈杂,不喊听不清。
苏和顺着秦露的目光看了看斜前方的程蔚,认真想了五六秒,也扒在秦露的耳边喊回去,“有点像抗日影片里看消息树的儿童团员,就是手里缺了一把红缨枪。”
程蔚的腰板一向拔得笔笔直,从她们这个角度看过去,还挺有电影里所塑造的那种革命人物的机智勇敢范儿的。
秦露大笑,使劲摇头,“我看缺的不是红缨枪,而是金箍棒!”
叫秦露这一形容,周围的画风顿时变了,尤其配上二班这些上蹿下跳的活猴儿们,特别的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