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喜乐掺半
苏和他们几个聚在一起,不知道为什么,最后的主题往往总是落到吃上,话题转来转去,最后也总是在讨论吃什么,怎么吃。 研究结果是吃火锅,鸳鸯锅。
苏和重生至今也没搞明白他们家是怎么个诡异风水,地下室仿佛是个异度空间,总能翻到些他们这种家庭结构从来用不到的东西。比如仅是火锅,她就从家里翻出三个来,一个插电的电火锅,一个烧碳的地道铜火锅,还有一个此时北方市面上比较少见的鸳鸯锅。如果她没有重生,他们家一年到头也难得有人下厨做一回饭,也不知道从哪儿弄来这么多火锅?最后想来想去,苏和只能再次归结为只怕又是什么人送的。但话说回来,自家爹妈这人脉交往还真是诡异。
秦露,周昊两人的口味重,喜欢吃辣,苏和和程蔚两个比较无所谓,辣也能吃一些,但谈不上奢辣。顾于兴呢,她的情况比较复杂,她自称喜欢吃辣,但其实口很轻,沾辣的反应很夸张,吃点轻辣就泪眼汪汪,眼睛也红,鼻尖也红,嗓子也不舒服,看着可怜得不行,却总想跃跃欲试,苏和打趣她是有辣瘾而无辣命。
于是鸳鸯锅就成了调和大家口味的一项利器。
因为个人口味间的差异,小伙伴几人感叹鸳鸯锅真是促进人类饮食文明发展的一项伟大的创造性发明,值得把一切赞美之词送给它的发明者。
照旧在客厅的落地拉门前铺排开桌子家什,五个人团团围坐。食材都是现成的,恰好秦露这天带了秦妈妈做的豆腐丸子生胚,顾于兴拎了一只南瓜,周昊背了几穗周奶奶秋天冻在冰箱里的甜玉米。家里还有现成的蔬菜,前一晚苏和他们在路上买的血豆腐还剩下大半块,再泡点粉丝,正好凑做一顿简单热闹的火锅。
虽然谈不上丰盛,也不是不能做得更加丰富,但小伙伴们经常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也不能顿顿都大吃大喝,且相互之间也要讲究平衡才能处得长久。更何况,少年人只要聚在一起,就是吃咸菜也能吃得一团热烈香甜。
吃饱喝足,轮到程蔚和周昊收拾善后。
除了苏和这个吃完饭抹抹嘴,只要负责泡茶就好的家伙之外,平时聚餐打扫战场,男女生分为两组,轮流作战。
和好基友在一起干活,程蔚的唠叨终于有了周昊这个最佳倾听对象,平时他念叨苏和的时候,那货都是一耳听一耳冒。
待几人坐下来一起喝过了酸酸甜甜的山楂茶,窗外果然开始飘起了小雪,周昊三人决定趁着吃饱喝足身上暖和赶紧撤退回家。
送走了三位朋友,苏和和程蔚各自解散,爬进被窝睡觉养冬膘。
一觉醒来,放点音乐,泡杯茶,苏和一边喝一边察看阳台上前几天冬播种子的发芽生长情况。
两种花种出芽率还是挺高的,目前看生长得还挺迅速,以眼下的这种成长速度,再过几天就可以张罗着移植分盆了。
苏和点着芽苗算了算,盘点了一回手头的花土、花盆数量,决定过两天从学校返家时可以顺便去花市再补点货。
看过了花苗,喝过了茶,苏和坐在小桌前摊开纸笔开始设计新的生活计划。
期末考试结束,等待成绩的小假期就等于是寒假正式开始的前奏,假期时间的安排与上学期间自然不同,苏和觉得也是时候计划一下假期的生活安排了。
半年以来的时间管理,苏和开始感觉做计划是一项看似枯燥机械,但实则颇有趣味的事,安排、平衡、计划,在规整中给自己的生活设计无数细小可爱的乐趣,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做完计划,苏和看了一会儿闲书,吃了点水果,照旧按照计划表学习功课。
尽管是休假期间,又刚刚结束了期末考试,苏和却一直没有放松学习的进度,哪怕昨天考试结束,苏和也依旧照例按照她的计划进度推进。
经过了多半年的学习和调整,苏和目前已经算是找准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舒适自在的节奏。不会因为考试而过于紧张的加快进度,也不会因为考试结束而过于放松减缓进度,就这么维持着原有的步率,不紧不慢,匀速前进。
苏和仍旧对学校的功课没什么热情。
不过初中生的功课内容简单,反正她现在闲着也是闲着,每天学一点,也花费不了她多少时间和精力。
再来就是,虽然她对未来还没有计划好,也没什么事业心,但既然自己其实是有能力拿到一张不错的文凭的,那为什么不拿呢?就算将来用不上,也总比想用的时候没的用强?每天花上一点时间,换一张将来也许有用的文凭,也算是一笔稳健的投资。
苏和现在的想法是,既然已经重生了,就不能白白浪费这次机会。
虽说没什么大的计划,但重生所带来的红利,她也没打算就这么白白浪费。
浪费是可耻的。
利用手里已经得到的东西,进行一些不费太多工夫的投资,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舒服顺畅,获取更多的控制权和主动权,这是苏和想要的。 除了每天学习之外,放假对于一个赖床星人真是一个太过幸福的享受。
如果可以的话,苏和希望可以做一辈子的学生,别的不说,冬夏两个假期可以尽情的赖床饱睡,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算上周末的时间,苏和在家里睡了大半个礼拜的懒觉,再上学的时候,不仅期末的成绩出来了,就连名次也都排出来了。
对于学生们的成绩和排名,各班老师自然重视非常,这不仅关系到本班的学生的成绩,也是关系到自己的工作成绩,以及与工作成绩挂钩的工资问题。
班主任们拿着成绩单在讲台上激情四射,口沫飞扬的大讲特讲,从个人成绩,班级成绩,讲到眼下,讲到未来,讲到人生,恨不能把一名小小中学生的成绩与宇宙轮回联系在一起,以便让学生们重视,重视,再重视,可谓是苦口婆心。
以上这些,在一年二班中照例缺失。成绩单是班长发下去的,排行榜照例是班长请宣委顾于兴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的,这些刘晋都可以帮刘添宁这个班主任代劳,但劝学讲话,他却实在无能为力,再老黄牛也管不着这一段。
苏和再次做了班里的第一名。
成绩非常不稳定的学委宋婷婷同学这次与苏和并列第一。
两人的主科除了语文扣了两分之外都是满分,因此这个成绩在年级里也并列排在了第二名的位置,第一名同学的语文成绩仅扣了一分。
顾于兴、秦露还有周昊这次发挥得也不错,一个是班级第五,一个班级第九,周昊是第六。
最让人意外的还是程蔚,别看这家伙天天抄作业,上课不是睡觉就是溜号,很少听讲,考试的时候又是交卷交得最快的,就是这样这次考试居然排进了中下游位置,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原因还是数学分数拉高了整体成绩。
说来也是走运,考试里的三道大题都在新年假期布置的作业里出现了类似的题型,其中有一道题仅仅只是改了一下数字,基本是原题重现。再加上前面的填空选择题,那几天他翻书寻找答案时,也顺便溜过几眼,就这样凑和出了不少分数。
分数和排名出来后,卷纸都发到了个人手里,苏和看了几眼自己的卷纸,也看了两眼程蔚的,心说怪不得程志杰对自家儿子的成绩一点都不着急,这货的脑子好着呢,但凡用点心成绩也就上去了。
可惜,程小蔚同学对学习成绩明显是半点心思都不想浪费,一颗心都扑在了玩游戏上。
对于学生们而言,公布成绩往往是个喜乐掺半的事,分数好,排名好的,自然乐到飞升,分数糟,排名差的,无异于晴天霹雳。
其实说起成绩来,学生本人的心情如何很多时候倒在其次,重要的是回头怎么面对家长,以及家长的面对方式,是爱的教育,还是鞋底棒棍教育,才是决定大家心情的标杆。
这种时刻就是考验同学们智慧的时候了,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猫有猫道,鼠有鼠道。逃脱处罚三十六计,七十二策,八十六办法,九十三计划……不少人还在一起交流经验。
这是考得差的。
也有考得好的同学脑筋灵活,也在快活地拨弄着小算盘,准备给自己从父母长辈那里谋些好处,这其中的变通砍价之术也是各有高招。
一时间,二班的教室里一副喧喧嚷嚷的众生相,正是充实丰富班记的大好时机,闲着无事的苏和笑眯眯地一手托腮,另一只手里的笔尖在笔记本页面上飞舞不断,记录得津津有味。
成绩公布结束,各班班主任老师和班长又被广播召唤过去开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放寒假前各项日程安排。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在这个既轻松又悲摧的特殊时间段,各班都乱成了一锅粥。
一个来小时后,开会归来的刘晋再度孤零零一个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