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酸爽反复期 - 重生培养个竹马做老公 - 杨清和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八十一章酸爽反复期

苏和也没睡上多大一会儿,两场雪扫完,时间已经接近中午,再加上这一上午大家都没少干活,学校方面也是格外开恩,在讲话总结之后,就表示请各班老师再总结一下,便可以提早进入午休时间了,又特别嘱咐,一会儿回家的路上,铁锹要拿好,不要随意用铁锹打闹,雪天出行还是要注意安全,一些路段还没有清理出来,注意车辆和行人等等……  这也算是老生常谈了,每到下雪的时候,都是老师们必说的话。学生们自觉已经是中学生了,这些话他们都听了很多年了,早就会背了,便皆是一耳朵听一耳朵冒。

一年二班刘老师照例失联,刘晋虽说变得越来越唠叨,但作为学生,他也知道在这种提早放学,大家都归心似箭,恨不能插翅高飞的时候,说什么话都属于白费劲,便也不干那费力不讨好的事。总结什么的,校领导都讲完了,他们班的活也都干完了,他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还讲什么讲,大家扯呼吧。

同学们欢呼一声,叮叮咣咣地拖着拎着自己的铁锹呼啦啦的向外冲,一路欢腾着冲过走廊和楼道。

别看苏和之前一直在哼哼唧唧,这会儿也依然在哼哼唧唧,却也一点没耽误她拖着铁锹跟着队伍欢乐奔逃。

劳累了一上午,苏和和程蔚这两个懒货星人是死活不愿自己动手,一起跑去老王小吃店吃现成的。苏和就连吃饭也是拿勺子吃的,倒不是手真的抖得完全握不住筷子,只是控制起来费劲,某人是一点力气都舍不得费,自然弃稍微费力的筷子而就稍微省力的勺子。

下午的自习课取消,要补上上午落下的课。

没有自习时间,作业便都堆到了放学之后。

筷子可以用勺子来代替,笔就没有更为省力的替代品了,苏和一边哆嗦着爪子写作业一边哼哼唧唧的求哈利波特款自动魔法笔。

其实扫雪过后,最难受的不是当时,也不是当晚,而是第二天早上,歇过了一宿之后,那两条胳膊的滋味才最是酸爽的。如果说平时冬日清晨起床能要耗掉某只赖床星人半条小命的话,那么扫雪过后的次日清晨起床几乎就要清掉她血槽里的所有残血。

此外,在三四天之后,这份酸爽还会有一个小小的反复期,反复期的难受程度视劳动强度而定。

然而还没等到那个小小反复期的来临,又一场大雪在夜半时分悄然飘落在整个城市的上空,第二天好容易从床上挣扎起来的赖床星人拉开窗帘往窗外一看,忍不住含着两包热泪默默朝天空竖起中指。

一场大雪接着一场大雪,一连下了三四场,苏和觉得自己扫雪扫得胳膊都粗了两圈,都快练出肌肉来,再看看学校的老师们为了组织扫雪,操心操得脸都黄了,这连绵的雪总算是停了下来,天气也进入了滴水成冰的寒冷时节。

学校的雪扫过了一回又一回,苏和腹诽着学校没有浪漫精神也是一回又一回,她家后院的雪便被她很有浪漫精神的完整保存了下来,一点都没破坏。

雪下得大,天气冷,一场又一场的堆积下来。雪落在平坦的地面上,在无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原本应该是水平一线,但由于雪中雪后的大风有如一双强势的手,将院中本来平齐的积雪吹成了高低舒缓的山丘和平整的雪原,再配上没有完全埋藏掉的一丛丛干枯的褐黄暗红野草,远远望去倒有些日本枯山水的意思。只是枯山水的材料是山石和白沙,后园的则是一片起伏有致的白雪,更显纯粹。

苏和虽然完全是出于耍懒的原因才留下了一院子的雪坚决不扫,但真留下了又发觉自己之前的腹诽也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这一院子皎洁的白雪和枯草确实挺漂亮的。尤其是从客厅的几扇木框的玻璃拉门望出去,就像是一扇扇绘满冬日风景的屏风,并随着早晚阴晴的变换显露出不同的风致。

打从下过一场大雪之后,苏和就在拉门前铺上了一块厚厚的羊毛地毯,其上扔几个靠垫,一侧放一张小桌,没事的时候就裹着毛毯,捧着杯热茶,倚在小桌边对着门外的雪景发发呆,喝喝茶,看看书,困了就直接就地卧倒来上一小觉。

这也代表着打从雪后气温下降,某人正式进入了猫冬模式。之前虽然她一直嚷嚷着猫冬,但却并不耽误她每天去游泳馆过水锻炼,但打从天气越来越冷之后,她去游泳的频率也开始直线下降,从原本的每天一次变成了三天一次,最后干脆就降为一周一次。至于每天过水的瘾则被她“灵活变通”的在浴缸里解决了。

每天放学后顺路去逛菜场的习惯也被冻没了,改为周末一次性将下周的食物买齐买全,争取每天放学就回家,能不出门就决不出门。

在采购的清单中,雪糕、冰糕还有冰淇淋也是必不可少的。

附近那家以挂面闻名的小粮站最近居然开始反季节的卖起了自制的雪糕,红豆、绿豆、鸡蛋牛奶三种口味,依旧是简陋的三无包装,醇厚惊艳的好味道,苏和和程蔚每到周末都会批上好多,存在冰箱里吃上一周。

还有四平街的四平街大果和各类雪糕,冰点类产品也是本城久经考验,甚至在全国都有名有姓的老品牌,再来是珍味馆附近的那家看着要死却总也不死的小卖铺自产的水果冰糕,周末采购的时候先去四平街,再去东四平街,雪糕、冰点、冰糕一勺烩,多多的买,囤在家里慢慢吃。

还有水果。

如今物资流通发达,又有大棚种植,不很要求味道的话,冬季的水果品种照样十分丰富。但要说起最喜欢的冬季水果,在苏和的心目里排在no1的还是柿子和冻秋梨,这也算是北方冬季的传统水果了。

苏和喜爱它们倒不是因为怀旧和习惯,口味好当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宅性使然。

上一世做一个混日子的死宅,对采购和照顾自己并不十分在意,比起让她出门买水果,她宁可干脆不吃,反正水果又不是饭,不吃也死不了人,多一口少一口又怎样?偶尔抽风买上一回,顺手就扔进冰箱里冷藏,等想起来吃的时候,大多早就霉烂了。

对于她这种懒人来说,柿子和冻秋梨的优点就非常明显了。

一次性买上很多,天气严寒的时候可以直接丢在室外,也可以扔进冰箱冷冻,想吃的时候拿出来解冻即可,完全不用担心储藏和腐坏,实在是死宅人士的最优水果。

在苏和小时候,冻秋梨是比柿子更常见,更便宜接地气的冬季水果,是物资贫乏年代北方小孩子的心头好,酸甜冰爽的滋味伴随着他们的整个童年时代。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市面上就再难见到它们黑黢黢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各色鲜亮新鲜的反季水果。

这一消失就是好多年,一直到后来苏和参加工作了,冻秋梨又悄然的开始出现在小贩的摊头,再度成为人们冬季水果的选择之一。

而现在不巧正是冻秋梨的消失期,苏和万分思念而不得,只得可着劲的把这份思念转嫁到了柿子身上。

苏和家的暖气足,想吃柿子的时候提早把冻得硬梆梆可以当凶器砸人的柿子拿出来,装在小碗里放在暖气片上,解冻到什么程度开吃完全看个人的喜好。

苏和就喜欢吃半冻半化的,雪糕,冰糕,冰淇淋固然好吃,但对她这个恋旧的人来说,半冻半化的柿子才是真绝色,解冻得不完全吃起来极有层次感,完全化的部分稀软甜滑,半冻半化的部分柔韧清甜,八分冻的部分则是纯天然的水果冰,清爽冰沙,极有质感。

在苏和这里,最理想的冬天过法就是在下小雪的天气里坐在玻璃门前——这点很重要,小雪不用扫,望着门外满庭白雪和细细飞絮,室外寒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手里捧着装柿子的小碗拿勺子挖着慢慢吃,这种“外面好冷,但我不用受冻,还可以这么暖和的吃冰,嘿嘿嘿”的小市民式小坏水,小窃喜和小惬意着实臭美。

在一天又一天对着后园的雪地吃柿子的时候,苏和忽然下了一个决定——等明年春天,她要在院子里种一棵柿子树,天热的时候可以纳凉,像一柄大大的绿伞,秋天的时候结了满树的果子,可以一颗一颗的摘下来吃上很久。但是她不会都摘光,要错错落落的留上几只,到了冬天雪后,满园洁白的雪,映着树上高高低低红艳艳的果,像一颗颗漂亮的小灯笼,一定很好看。

除了新鲜的柿子,苏和也喜欢吃柿饼,配着热茶一起吃,韧韧的甜,清清的苦,最是相宜。

一边吃一边在心里想着自己的柿子树,要买几年树龄的,要种在哪里,要怎么种……越想越是着迷,柿子树在她的心里扎了根,最后干脆跑去图书馆借果树种植的书来看,越看越爱,和小伙伴们一起吃柿子的时候,也要分享一下她的种树计划。

作为肉食动物的饭友程蔚对苏和的种树计划倒没什么感想,他对肉食之外的食物感想都一般。

倒是苏和的零食小伙伴秦露和顾于兴听得极有兴趣,特别热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