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要求过高
猫爷爷和周奶奶对苏和这种不肯努力练习基本功,走都没学会直接就想飞起来的家伙十分无奈,又架不住这货嘴甜无赖脸皮厚,死活一定要请两位师傅传授真功夫,最后弄得两人只得告诉她,“把刀磨快点。”然后又特别不放心的跟她反复叮嘱,“小心手啊!”最后,实在对某人技术难以信任的猫爷爷和周奶奶干脆说,“你们俩要吃酸菜干脆上我们家来吧,茅爷(周奶)给你们做,啊!” 苏和当面是答应得好好的,转头就去把刀给磨了。
正所谓“技术不够,刀来凑”。
如今苏和便是操着刚磨没多久的,寒光闪闪,刀锋倍儿快的菜刀准备开始两辈子第一次的切酸菜大作战。
酸菜想要切得细,首先是要学会片。
所谓“片”就是在酸菜帮打头的部位上轻轻横切一刀,然后慢慢的向前推送,推送至五六厘米的时候,用左手将已经片出来的一部分菜叶轻而快的向上提拉。提拉的时候动作要干脆,不能犹豫不决,原本厚厚的酸菜帮就变成两片,只有叶尾相连。
一般来说,位于白菜最外侧的酸菜帮最厚,要片两至三刀,中间的酸菜帮厚度变薄,刀数可以减少一点,片上两刀就可以了,切到酸菜芯是最省事的,一刀足以。
理论总是很丰满,实践总是很惨烈。
苏和右手持着那把新磨的,对她这个厨艺菜鸟来说锋利非常,实在有点危险的大菜刀,左手轻悄悄地按在一瓣刚被扒出来的润泽如玉的酸菜帮上,不像是在按着一片酸菜,倒像是在安抚一只愤怒的猫,无比的小心翼翼。
她低下身,将眼睛凑到酸菜帮前,对着那窄窄的切面细细打量,在心里估量划分着这三刀的比例,然后发现以她的刀工来说,想划三刀是比较难的,好在她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新手嘛,就不要给自己订立太高的标准,不容易实现的标准有时候是很妨碍进步的。
某人就这么心安理得在帮头切面的两分之一处利小小心地划下一刀,右手将刀轻轻往前平行推送,左手在不知不觉用就使上力气,仿佛这样做就能把左手的力气通过某种看不见的通道加持到右手上,以便让右手的操作更加顺利一些似的。
好在,右手的这一刀还是比较顺利的,无风无浪的向前推送了五六厘米,苏和嘴角不由得向上一弯,嘿嘿,也没多难嘛。好了,现在轮到左手拎着片开的菜叶往上提,秘诀是要快,要轻,要干脆麻利,不要犹豫……
呃,似乎是有点过快过麻利了,提起的部分没有顺着叶筋将片开的部分与剩下部分顺利分开,而是分到一半的地方就断了。
苏和看了看手里分家的叶片,再看看剩下的部分,翘上去的嘴角搭拉了下来。
第一次实践,因为缺乏经验总免不了失败,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嘛。
某人眨眼间就从自己失败的跟头里原地爬起,再次出发。
两片酸菜片好,灶上的肉锅都开了,可见某人的努力程度和其低下的效率。
用勺子敝去浮沫,调成小火慢慢煮。
照应过了肉锅,继续操起刀来对付案板上的酸菜。刚片了一刀,苏和便砰的一声将菜刀拍在案板上,喃喃自语,“粉丝!怎么可以少了粉丝!没有粉丝的酸菜白肉血肠是不完美的!”
家里的粉丝都被苏和装在几只竹编纸篓里——某人创造性的收纳,按照粗细的不同分别装在不同的纸篓里。
程蔚那个洁癖分子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无语良久。
苏和觉得这位小同学的思维太过僵化,眼界不够开阔。她那几只纸篓都是新的好吗?买回来以后为了装粉条粉丝,她都重新细细刷过,干净得很。粉条这东西,那么长,放在哪里都不得劲,纸篓这东西不是挺好吗?里面套上纸袋子,又干净又透气又敞亮,高矮也合适,纸篓的边缘正好与粉丝的长短差不多,拿完了粉丝上面蒙一块布,还挺干净。
苏某人觉得自个儿真是老聪明了!
炖酸菜,苏和喜欢放粉丝。粉丝最好提前泡上,吃起来才更劲道。
泡好粉丝,继续切酸菜。
苏和很快发现,一片酸菜叶要分两刀片,对一名新手,尤其是厨艺新手来说,有些要求过高。
从实际出发,她决定把两刀改成一刀,从低标准向高标准慢慢挺进。关系着成功的,不是标准的高低,而是一个符合自己的标准,以及标准的完成度。一个恰当的标准和良好的完成度有利于增强自信,积累经验,以便可以更加顺利的努力前进。
虽然以上都是借口,但不可否认的是苏和片酸菜的速度确实是快了不少——粗制滥造总是与速度成正比的。
好容易终于切到酸菜芯,苏和和耐心已经被自己糟心的技术给虐没了,干脆操起酸菜芯放到自来水龙头下面冲了冲,然后倚在料理台边上,一瓣一瓣的揪着往嘴里送。
腌得正好的酸菜芯清脆酸爽,十分可口。
有人偏好醮着糖吃,苏和则喜欢吃这种原味的,酸溜溜的,格外煞口,此时正好恰到好处的治愈她那颗被刀工虐得七零八落的心。
半颗酸菜心下肚,苏和吐了一口气,她觉得自己再度从失败的泥坑里勇敢地爬了起来。
半颗酸菜切下来,她的技术也确实是小有进步。
两个人的战斗力有限,半颗酸菜差不多正好一顿的量,再少菜的味道就淡了,再多不免就要剩下。
片好的酸菜三四片叠在一起切成丝,到了这一步,对于某人来说就相对简单了许多。
切好的酸菜丝用手攥去多余的水分,放在一旁小盆里待用。
程蔚恰好按响了门铃,厨房里已经飘满了骨汤煮肉的浓厚香气,拉开房门,冷热空气迅速对流,某只食肉动物抽抽被冷风吹得微微泛红的鼻尖,愉悦地说了一句,“好香。”
苏和不关心采购人员的辛苦,只关心采购人员手里的装血肠的方便袋。
辛苦的采购人员却不撒手,“我来洗。”
得,这位爷的洁癖又发作了。
行,你洗。
有人踊跃劳动,某懒货求之不得,转身下楼去看灶上的白肉煮得如何。
用筷子戳了戳,没戳动。
“早知道用高压锅好了。”肉香撩人,苏和的耐心直线下降,嘀嘀咕咕的开始准备调制料碟。
程蔚看了她一眼,问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家里还有腐乳吗?”
啊!这个这个……
苏和找了一圈,对着洗着血肠的程蔚拱手,“还需劳驾程兄再跑一趟,嘿嘿~”
“肠子你别动!等我回来洗!”洁癖分子临走还不放心,反复交待了两遍。
“放心,你的肠子给你留着。”
苏和痛快的保证,一下一下地砸着蒜泥。
小区里面就有小卖店,程蔚的动作也快,还不到十分钟就再度带着一身寒气和一瓶腐乳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