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实验着来 - 重生培养个竹马做老公 - 杨清和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六十三章实验着来

“我上礼拜没买着电视报,给我讲讲东京爱情故事这两集演的都是什么?”秦露请顾于兴先给她补补剧情,追剧的时候可以无缝链接。  顾于兴清澈的嗓音和着敲打着窗玻璃的秋雨声让某只瞌睡星人有点泛困,小小的打了个哈欠,端起保温壶喝了一大口薄荷茶提神,转头向窗外雨中的操场望过去。绵密的雨线被风吹得时聚时散,打得墙边白杨树的叶子落了一地,黄黄绿绿的叶片被雨水洗过,是阴暗背景中的一抹亮色。一场秋雨一场寒,只怕这场雨后气温又会有一次陡降。

苏和再喝了一口茶,忽然想起,如果天气再冷下去,院子里的薄荷只怕也要渐渐枯萎凋零,最近应该摘些叶子晾一晾,否则冬天可就没的喝了。也许还可以试着移植一两盆,也不知道薄荷好不好移植,平时倒是生命力十足,就是不知道从野生变家生会是个什么样。随后再一想,反正后院长了那么一大片,一次没成功,还可以再多试几次。为了冬天继续有鲜薄荷茶喝,怎么也要努力努力。

就像苏和所想的那样,一场秋雨之后,气温果然降了下来。随着天气的转凉,空气里的水分也开始减少,风势则日渐增大,尘土也随之增多,街头女性们开始披挂着每年春秋的必备装备——纱巾,将头脸一起蒙起,既可防迷眼,又可防沙尘。但即使这样,在室外多待上一会儿,还是会吹上一头一脸的尘土,仔细清洁成了每日必做的工作。不同于九月的温柔清爽,当日子向十月中旬推移,北国的秋日正逐步显露出强硬粗砺的一面。

当苏和和程蔚察觉的时候,自家的小区和常去的胡同,路过的居民小区,以及街边的小饭店,窗边,阳台上,屋檐下,甚至人行路边都可以见到一串串,一挂挂,一摊摊晾晒的各色干菜。

秋天的菜价和水果价格本就便宜,随着秋意加深,这菜价和水果价格更是越来越低得惊人。

周末逛菜市场的时候常可以看到大爷大妈们手里大包大包采购包圆一些价格低廉,适合晾晒阴干的蔬菜。

苏和没走多大一会儿就被大爷大妈们的购物热情所感染,看得眼热,对程蔚提议,“咱们也晾点干菜吧,反正闲着也闲着。”

程蔚打从进了菜市场,看到那些大爷大妈们手里的大包小包,心里就开始有了某种不好的预感,这会儿听到苏和这话,就知道自己的预感成真了,只看着这个爱贪小便宜的家伙冷笑不语。

苏和很自觉地举手做起誓状,“就买一点,试试看。”

“一点?”程蔚不放心的确认。

“一点点。”苏和用拇指和食指比量着一厘米的长度,笑得很狗腿的保证着。

程蔚却仍不松口,“你会晾?”

苏和轻松的回答,“不会晾还不会问嘛,问问就知道了。”

“行。”程蔚这回答应得挺痛快,“那就先问问,问明白了再买。”

程蔚说得有道理,苏和虽然心痒手也痒,也只得乖乖接受意见,先拜个师学习学习再大干一番。

老师都是现成的,自家小区里的猫爷爷猫奶奶和老邻居们,胡同里程蔚的棋友和大妈们,还有周昊爷爷奶奶,说起晾干菜来,人人都可以说出一大篇教程来。

苏和这才知道干菜原来居然有这么多的种类:豆角,豇豆,茄子,黄瓜,大白菜,小白菜,土豆,葫芦,南瓜,萝卜,甘兰,花菜,地瓜,雪里红……

有些常见常吃,有些则比较少见冷僻,这让苏和觉得似乎什么菜都可以尝试一下,最主要的是她发现这真是个消化剩余蔬菜的最佳方式,就像猫爷爷和猫奶奶,买菜买多了,就随手处理一下做成干菜,留到冬天慢慢吃。

很多人家晾干菜的手法都是家传的,父母传给子女,公婆传给儿媳。自家有自家的方法,各地有各地的流派。比如初加工的时候,有洗的,有不洗的,有切片,有不切的,有加盐的,有蒸煮的……

到了晾晒阶段,还分为阴干的,晒干的,也有两者结合的……

原本以为比较简单的活计,仔细了解之后才发觉颇为复杂。程蔚跟着听了两耳朵便觉着有些头晕,为保险起见,他建议菜鸟苏,“少买,少做,实验着来。”

此外,他也怕这个爱贪小便宜的家伙又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买起东西来更加的随心所欲。

苏和用食指点点下唇,点头道,“有道理,今年先捡两样练练手,明年再扩大规模。”

苏和和程蔚都喜欢吃干豆角炖肉,干豆角就成了他们今年练手的首选。

此外,程蔚还想吃萝卜干做成的咸菜。

“什么萝卜干,是白萝卜吗?我吃过那种酸辣萝卜,挺好吃的,但不是萝卜干,就是直接腌的。”苏和乐于尝试一切新口味。

程蔚也说不清楚,他也是小时候吃的,是当时照顾他的老保姆做的。萝卜干用清水泡发了,切成小丁,然后好像是泡进酱油里,是否还有其他的调料他也不清楚。韧韧的,又带了一点脆,很好吃,特别下饭。

苏和把这个问题询问了几位老师,但没有人知道这种咸菜。于是,她换了个问题,改为请教如果要做这种萝卜干,那么应该用哪种萝卜制作呢?

这一次老师们的回答很一致——青萝卜。

“诶,原来在白萝卜,红萝卜和胡萝卜之外还有青萝卜!”苏和无知的诧异着。

“心里美不是青的?”程蔚自得的鄙视道。

“可是此青萝卜非彼青萝卜,心里美又不能晒萝卜干。”

“谁说不能,你想晒它就能成干。”

“那怎么能一样?”

“心里美难不是萝卜,晒的干不是萝卜干?”

……

“诶,我说你们这俩小孩儿,到底买不买?不买就靠边,挡碍不?”

两个蹲在菜摊前光顾着斗嘴忘了买菜的家伙被摊主嫌弃的赶人。

“买,怎么不买。”

但是两人接下来又为买多少发生了争执。

由于是第一次晾干菜,缺乏经验。苏和的意见是多买一点,萝卜这东西水气大,晾干之后只怕就没多少东西了。程蔚出于对苏小便宜的了解和不信任,一心要控制某人的购买量。

接下来两人就购买数量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谈判。

最后摊主不知是嫌弃他们太碍事,还是出于热心,询问他们到底要买青萝卜干什么?得知是要晾干菜做咸菜后,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听人劝,吃饱饭,尤其是权威人士的建议。

两人终于结束了争执,买了四根小孩子手臂一般粗长的青萝卜。

怎样晾,这又是一个问题。

因为没有教程,苏和只好参考着各位老师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

两人将萝卜洗净,刨开,切成长条。每条萝卜条纵里切开,顶端留出三四厘米的长度相连。

青萝卜质地硬实,他们买的萝卜个头又大,两人的力气却小,一刀下去难以切透,尤其是第一刀,万事开头难,硕大的萝卜圆滚滚的,必须加倍小心,否则就容易切到自己,用苏和的话说就是“好像搏斗一样”。他们又没有经验,操作起来笨手笨脚,有些无处下手。

不过把萝卜剖开后就容易多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