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祝福 - 君王如朝日 - 哈卡色cho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君王如朝日 >

第九十六章祝福

雪压枝头,入眼景色如黄昏时分。

沉闷晦暗,沙尘扑面,婆娑树影亦洇染点点土橘色。

赵坼的病已痊愈,虽嫌禁卒走得慢,却不敢再仗身份直闯寝殿,跑一阵、停一阵、等一阵。

他年过半百,功成名就,膝下也算儿孙满堂,最对不住的是发妻。

女子妊娠易损阳寿,哪个世家女嫁到好人家是拼着命生儿子的?

他赵坼是混账中的混账,没得辩解。

他们夫妇共育有六子,为的并不是开枝散叶,而是以防……以防白发人送黑发人,断了香火。

从先祖赵起俞往下,赵家子永远是这么几个,多的是二、三十岁马革裹尸甚至尸骨无存的。

或许是杀戮太重?鞑靼、北羌的幽灵找上门来了?

唉,死便死,那是阎王爷不讲理!既姓赵,享了荣华富贵,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可是贼老天爷都帮着皇帝灭他赵家。

天命如此,如何破局?

他最看重的长子赵斐之经脉俱废、此生不能再上马,其余诸子皆有所不足,与文官打好配合镇守一方或还马马虎虎,论耐性、论城府,实在难以统帅三军;至于彗之这个小畜生——

父母爱幼子,人之常情,古往今来验证了千百次的道理。

赵坼亦不能免俗。

他想到小儿子对皇帝动了龌龊的心思,又羞又愧,抱拳粗声道:

“陛下。军中出了什么事?”

傅润正坐在一面西洋玻璃镜前翻阅禁军名册,不时提朱笔勾画批注。

四位中年女官手捧犀角梳、金冠、玉簪等物为他梳头束发,个个神色严肃,不苟言笑。

香炉火势旺,浓郁的檀香充斥着整座寝殿,太监们则在廊下小声交流准备出宫祭祀的事。

“岳丈。”傅润瞥了一眼镜子里相貌雄伟的赵坼。

“陛、陛下,您还是喊臣的名字罢。岳丈之称,臣万不敢当,听了臊得很。”

傅润不置可否:“厉知行的信里说……小周子,赐座。你们先退下。”

周总管等大珰纷纷称是。

赵坼眼皮狂跳,心里好不纳闷。

他耳朵不大好,模模糊糊听见傅润同他说话,每个词他都明白,但合起来——

嗐,这关头他装什么糊涂!

恭之死了。

尸体在狗国人手里。

……他听得一清二楚。

转月是腊月,将士思乡,畏寒受冻,可蛮夷又不过春节!

鞑靼和狗国两个只会抢百姓东西的土匪国家,日前再度结盟,联手进犯边关要塞。

情势紧急,是以傅润欲调十万陇右府军增援,加派禁军火器营五百人与各色火铳火炮。

赵坼久久无言。

看着年轻人有条不紊地解释莫名多出来的新式火器的来源,他只是点头,心中感慨万千。

小时候不打招呼偷走他的爱马的熊孩子,如今悄悄做出这样大的事业来,其实不足为奇。

好,好啊,真好啊。

早知如此,他有什么放不下割不舍的军权呢。

在京都待了将近两年,久不握刀杀敌,赵坼边听边垂下眼打量变得有些光滑红润的掌心。

他忍住丧子之痛,沉稳地说:“恭之的死,臣一人知道足矣。”

说罢,赵坼眼酸而无泪,憋着一股狠劲徐徐吐出热气,当即要回府准备行装、动员亲兵。

傅润将名册搁在桌案,“嗯,孤正是此意。大将被斩,若走漏了风声,我方士气消沉。将军节哀,明年孤再好好追封他。此外,孤想调彗之去左翼,代赵斐之行将军职,迁童仇为副将。”

童仇,是之前接任赵斐之的老将。

此子行军二十五年,经验丰富,为人忠厚刚直,就是年纪大了怕担责任,反而常常错失良机。

赵坼听了大急,“不可!彗——他才受过重伤,十八岁的小孩子,毛都没长齐,谁会服他?”

傅润:“他在厉知行手下两个月,单是杀敌过千、斩两位鞑靼王公与主将哈布查勒,以少对多坚守要镇胡走城,记首论功,参以行状,便可封柱国(从二品散官)。孤已发虎符与他。”

赵坼人都傻了,一味重复:“不可。不可。他是个孩子。没人服他。我头一个不服他!”

最后半句说得忒不讲理了。老将军不禁脸红。

傅润:“英雄出少年。赵起俞十九岁时……我太祖皇帝于襁褓中闻其名,自言‘吾欲投奔之’。”

这个故事么,爱听杂剧的老百姓都熟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