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辗转您就当怜惜少受生养之苦,又有何……
第116章辗转您就当怜惜少受生养之苦,又有何……
三个人各有心思,自然也不会真的有坐下来吃茶聊天的心情。尤其安阳公主,叫了虞珣起身后,便借口时辰不早了该回宫了,就离开了。
嘉平郡主没有戳破安阳公主见着虞氏时心中不可避免的酸涩,也没多留安阳公主,待安阳公主离开后,她才颇有些感慨道:“安阳最是沉稳温柔的性子,并不会为难你。可只要是个女人,都不会想要日后的夫君心里有另一个女人,更不用说还忆往昔了。”
虞珣虽知晓如今的嘉平郡主没了往日的嚣张,可她从未想过,嘉平郡主竟有提点她的时候。
她一时间怔愣在了那里。
嘉平郡主拿起桌上未喝完的茶水轻抿一口,淡淡又道:“你名义上到底是我的三婶,若安阳因着你和徐公子的事情为难你,给你难堪,我面儿上又如何能好看了。何况,那日我和谢陵大吵一架,我看得出他对你依旧有情,既如此,我若是任由安阳欺负你,落在他眼中只恐我也参与其中,见不得你好了。”
听着这话,虞珣心中更是情绪万千。
嘉平郡主也没再多说什么,直接便让丫鬟送客了。
等虞珣从嘉平郡主房里出来,她暗暗叹息一声,轻声道:“长公主突然薨世,郡主的命运自此也不得不真的依附于显国公府,当真是命运弄人。”
一旁,青黛却有些担心道:“姑娘,方才奴婢还担心安阳公主会故意刁难您,谁成想安阳公主这么沉得住气。可安阳公主伪装的再好,奴婢还是觉着公主看着您的目光其实是有敌意的。”
虞珣点头道:“撇开我和徐云亭之前并未有任何的私情,就单论我如今的身份,安阳公主又岂敢真的因着那些流言蜚语对我怎么样。如今三爷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东宫且得拉拢三爷呢,安阳公主又岂能真的不懂这其中的厉害。”
“何况嘉平郡主如今落得这般结局,即便不得已想和谢陵好好过日子,怕也难的。安阳公主瞧着这前车之鉴,如何还敢真的走了嘉平郡主的老路。”
青黛听着这话稍微安心了些,可是想到太后娘娘想要给长公主得了死后殊荣,依着皇后之礼办丧事,这若真的得逞了,那大太太岂不又要仰仗着这些搞事了。
虞珣哪能不知道她在想什么,“这事朝堂上且有的吵呢,太后娘娘一心想要为女儿得了这殊荣,不过是担心日后她薨世不能照拂嘉平郡主这个外孙女。可实际上,她这个时候强争这脸面,得罪了皇后娘娘。若有一日皇后娘娘入主慈宁宫,若要叫嘉平郡主日子不好过,那也有的是法子。而这些,嘉平郡主不会不懂,还有今日安阳公主往国公府来,当真只是为了探望郡主这个表姐,许也是给郡主施压,让她往宫里劝太后娘娘,亦或是主动拒绝这事。”
不过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结局,和虞珣其实并不怎么相关。嘉平郡主如今若要在国公府立足,就不可能愚蠢到和大太太一起故意为难自己。若她当真这样愚蠢,方才也不至于对自己是那样的态度。
想到嘉平郡主这样的变化,虞珣不得不感慨,或许这生离死别才能让人更快的成长。上一世的自己如是,这一世的嘉平郡主也一样。
主仆两人说话间便回了三房,才刚坐下,就见有丫鬟进来回禀,“三太太,姑奶奶回府来了。”
之前因着谢兰宜愣是存了私心想要带了谢菡往常顺侯府不清不白的事情,谢兰宜和二太太几乎是撕破脸,老夫人也动了怒叱责谢兰宜不知所谓,自那日之后,谢兰宜便再没回这个娘家来了。
今日,她却突然回府,想来是不敢真的和显国公府这个娘家闹翻。
虞珣正暗自思寻着,却听丫鬟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小心翼翼又道:“三太太,您不知道,今日姑奶奶回府时可不一般呢。她那夫家虽也有爵位,可内里早就没多少钱财了,平日里她时常回府来可没少得了老夫人的体己。”
“可今日,她明显精气神不一样了。老夫人院里有和奴婢相熟的姐姐,那丫鬟和姑奶奶身边的嬷嬷闲聊时颇为得意的说这些日子姑奶奶和那总督夫人曹氏走的颇近,两人竟是以姐妹相称呢。”
说完这话,丫鬟便有些紧张的看着虞珣,生怕虞珣突然动怒。
虞珣确实没有想到,这曹氏不仅仅是和信国公府结亲,而且还把手也伸到谢兰宜这个出嫁的姑奶奶身上了。
这谢兰宜可是三爷的二姐姐,曹氏当真是够费尽心机的。
却说老夫人院里
谢兰宜正帮老夫人剥着橘子,老夫人并不知晓女儿和总督夫人曹氏近来交好的事情,所以瞧着女儿孝顺的替她剥橘子,只当她是想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所以才回了娘家来。
这样想着,老夫人从她手中接过橘子,笑道:“你二嫂已经答应菡丫头嫁过去做续弦的事情了,这亲事算是亲上加亲,你可不许摆外祖母的谱故意挑菡丫头的刺儿,否则这传出去,岂不又要闹腾的难看。”
谢兰宜听着这话心中自然是不舒服的,她越发确定了母亲如今根本就偏袒嫂嫂,她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母亲根本不会替她着想。
这若依着她往日的脾气,总归是会闹一闹的。可今日,她却没有觉着委屈,而这一切都是因着近些日子那总督夫人曹氏和她交好,那江南是富饶之地,她自然也是得了不少好处的。手里有了这些实打实的好处,她的目光也就不在后宅那些小事上了。
这不,三日前她拿银子在小汤山置了一处温泉庄子,手里有了这些产业和钱财,之前的丧女之痛竟也不剩多少了。
她甚至觉着二太太之前说的对,这儿孙自有儿孙福,女儿没了,可她那外孙不还是常顺侯府的小世子,哪个做继室的敢真的薄待了他。
何况,谢菡还要叫她一声姑母,即便冲着这个,她也没那个胆子苛责了外孙的。
如此一想,是她之前太过偏执了。
反省了自己之前的偏执后,她也知晓如今自己所得的一切,不过是因着总督府想要讨好自己那三弟,可自己和虞珣不对付,还有那虞氏油盐不进的样子,愣是不给总督夫人面子,便是眼前这信国公府和总督夫人儿子的婚事,虞氏都一副淡漠的态度。
谢兰宜得了这好处,自然是想要替曹氏办些事情的,所以今日特意回府来,其实是存了私心的。
只听她似是斟酌的对着老夫人道:“母亲,我听说郎中进府来给三弟妹诊过脉了,三弟妹可是有了?”
听女儿提及虞氏有了身孕的事情,老夫人明显愣了愣,不过这事是喜事,她倒也无需瞒着,何况女儿毕竟是国公府出嫁的姑奶奶,她若知晓这事也算不得奇怪,所以便点了点头。
见老夫人点头,谢兰宜意有所指道:“母亲,陵哥儿如今这般,更显我们谢家子嗣单薄了。三弟妹如今怀了身孕,那自然不适合再伺候三弟了,母亲何不指了丫鬟往三弟房里去侍奉,这若三弟能多了子嗣,也是我们国公府的福气不是吗?”
说完,她直接又道:“若三弟瞧不上这些卑贱的丫鬟,其实靖安侯府的嫡次女瞧上了三弟呢,说是即便嫁过来做妾也是愿意的。”
话音刚落,老夫人直接就冷了脸,怒道:“你今日回府我当你悔过了,没想到竟是变本加厉,竟想着给自己弟弟屋里塞人。”
谢兰宜却早就料到老夫人会动怒,连连解释道:“母亲,您也是知晓那信国公老夫人准备擡了儿子棺木回京的事情的,如今京城所有人可都在说三弟妹那生母顾氏善妒,没能给那虞大人留个儿子。”
“这若三弟妹有了身孕,依着三弟如今地位之显赫却连个侍妾都没有,岂不如她母亲一样善妒了。我这不是怕人指指点点,觉着三弟魂都被虞氏勾了去吗?”
说完,谢兰宜小心翼翼又道:“女儿知晓您疼三弟,连带着也疼三弟妹。可子嗣的事情,自打陵哥儿出事就有人笑话我们国公府子嗣单薄,说是只怕过不了百年空有显赫却没人享这富贵荣华。您看看您现在,庶出的孙子只一人,嫡出的孙儿落了残疾,即便三弟媳肚子里的是个哥儿,这才多少人。”
“三弟妹再能生养,生个三个也会伤了身子,您就当怜惜少受生养之苦,又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