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月
璧月
松鼠小白从夏思槐的肩膀上跳下来,落在水潭边上。它吱吱叫着,伸出尖尖的爪子,抓住李璧月的袖子,似乎想要将她拉回岸上来。
太子李澈宽慰她道:“阿月,也许那座地下机关只有潭下水道这一个出口,只要孟松阳和玉道长还活着,还是会从这里出来的。我知道你想救人,可不论如何,你也应该先保重自身再说。”
“你这样不顾自己,一次又一次下水,万一出事,岂不是辜负了玉道长救你的一番心意。”
李璧月蹙眉道:“你们说他早知道自己不会回来?这又怎么可能?”就在她解开玉无瑑灵台天枢的封印,窥得他过往的记忆之前,从未设想过今日会发生如此惊天之变。
李澈道:“孤听说玄门之士,多多少少有些知天命的本领。玉道长既然得李府主看重,想必道术非凡,对即将发生之事有所预知亦不稀奇。”
李璧月坐在寒潭边上。
她想起他最后说的那句话:“璧月,别忘了那天在太原城楼我对你说过的话。”
楚师兄死后,她伤心至极,玉无瑑带着她到了太原的城楼,放生了一只蝴蝶。
那时他说:“蝴蝶畏寒,可是它们喜欢自由的天地,喜欢天然的花香,喜欢琉璃瓶外广袤的世界。所以它知道自己会冻死,可还是飞了出去。李府主,楚师兄加入傀儡宗的时候大概也想过他有一天会死,可是他有自己想做的事,有他觉得比自己性命更重要的东西。他自己飞出了琉璃瓶,飞向外面的世界。”
她喃喃道:“阿玉,那天,你是想告诉我,你会是另外一只蝴蝶吗?”
***
太子命人燃起篝火,搭起帐篷,暂时在瀑布边上驻扎。
李璧月就着篝火烤干了衣服,又吃了夏思槐烤制的两个番薯之后,体力已经恢复。
她进入李澈的营帐,向李澈秘密奏报了鹤鸣山庄发生的事:出现在太原的傀儡尊主一直是武宗太子李屿假扮,浑天监的孟松阳死在太原城外的辛家集,后面出现的孟松阳乃是真正的傀儡尊主——华阳真人假扮。二人本是师徒,今日在鹤鸣山庄的水下机关内,李屿死在华阳真人手中。
之后,她也不管李澈错愕的目光,上奏了她已基本查实的另外两桩疑案。
其一便是武宗服丹而亡一案,另一桩便是武宁侯府当年的血案。这两桩案件幕后的真凶都是玄真观弃徒华阳真人。
她向太子申请回京之后重新整理两案卷宗,将真相昭告天下,为蒙诬多年的玄真观和武宁侯府正名,也得到了太子的允准。
最后,便是关于玄真观传人和修复龙脉一事。她如实告知玉无瑑乃是玄真观青溟真人的弟子,也是李玉京祖师亲自选定的玄真观传人。
李澈微微感到意外,但今日的意外已经太多,他也很快接受了这个结果。
想到龙脉之事最后还是落在玉无瑑身上,眼下他倒是比李璧月更着急玉无瑑的下落。
他连夜从太原召集了一批水性好的人下水,又找了擅长破解机关的高人来破解鹤鸣山庄的机关,希望能找到玉无瑑,但始终一无所获。
三天之后,长安城传来急报,圣人病重。无论是太子李澈还是承剑府主李璧月都无法继续留在太原。
十月十五日上午,承剑府三百名黑骑,护卫着太子李澈,浩浩荡荡地离开太原城,往长安进发。
这日天气晴好。
黄昏时分,车队经过大风关时,车队在关城之下暂时驻扎休息。
晚风之中,一只蓝色的蝴蝶翩跹而来,落在她的手里,轻盈如美丽的幻梦。
她喃喃问道:“这个季节怎么会有蝴蝶?”
“蝴蝶的生命力是很顽强的。”一个年轻的声音在她侧耳响起。
李璧月擡头一看,说话的是浑天监的那个天文博士宋白珩。
宋白珩笑着道:“蝴蝶畏寒,天冷的时候它们就会躲起来,可是等到天气暖和的时候他们就会出来觅食了。不过,这种蓝色的蝴蝶着实罕见。”
李璧月不语。
宋白珩又道:“李府主是不是喜欢这只蝴蝶?现在晚上的天气下降很快,它如果没有找到理想的巢穴过夜,可能很快就会冻死。要是能将它抓住,养在瓶中,饲以蜂蜜水,最少还能活半个月,这种事下官很是擅长,李府主是否需要帮忙?”
宋白珩少年心性,有些跃跃欲试。
李璧月摇头道:“不用了。”
她掸了掸手指,那只蝴蝶翩翩飞起。它围绕着李璧月飞了几圈,最后向大风关的高处飞去。
李璧月看了看天色,吩咐道:“在彻底天黑之前,我们要赶到下一个驿站。夏思槐,传我命令,出发——”
夏思槐领命而去。很快,长长的车队重新开始向南流动。
李璧月翻身上马,护卫着太子所乘的马车前进。她的目光几番回望,看向挂在大风关上那轮即将坠落的夕阳。
后方,唐绯樱趋马上前,好奇问道:“姐姐,你为什么一直往城楼上看,那里什么也没有啊?”
李璧月道:“有只蝴蝶。”
不过片刻功夫,蝴蝶已经飞到了城关之上。唐绯樱很少在承剑府主眼中见到如此眷恋,不解地道:“姐姐如果舍不下那只蝴蝶,为什么让它飞走?”
“如果那是我的蝴蝶——”李璧月收回目光,轻声道:“我想,总有一天,它会飞回来,重新落在我的手心。”
夕阳的薄光渐渐隐于云层之下,一轮璧月从东边的天空升起。
它清冷旷照,将如霜雪般皎洁的清光倾洒在斑驳的关城之上。
月光之下,一身白色衣袍的青年道士闲倚着城垛,目送着长长的车队一路向南而去。
蓝色的蝴蝶扶风而上,飞过黄土夯成的砖石,落在青年道士的指尖之上。蝴蝶轻轻展翼,风中仿佛依稀可闻李璧月身上的独特冷香。
“去吧——”
玉无瑑轻轻掸了掸蝶翼,于是蝴蝶振翅,向着高天孤悬的那轮明月飞去。
可惜,美景当时,总是有人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