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三国英雄记.王者的征途》(7) - 三国英雄记 - 南门太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三国英雄记 >

第三十九章《三国英雄记.王者的征途》(7)

魏宫夺嫡

◎曹操的儿子们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

这就是英雄,在三国时代指那些文武卓异之人,他们与众不同,要么安邦定国、建立功业,要么扬名疆场、除暴安良,要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总之他们都是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能力的人。

但英雄也是人,也有老迈的时候。经过近30年的疆场厮杀,曹操也越来越感到自己老了,不得不考虑接班人的事了。

早在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的时候,汉献帝刘协想增加曹操的食邑数,从1万户增加到4万户,曹操推辞不受,献帝于是从曹操辞让的3万户食邑中拿出15000户,分别转封给曹操的3个儿子,每人食邑5000户。

曹操的这3个儿子分别是曹植、曹据和曹豹,其中曹植被封为平原侯,曹据为范阳侯,曹豹为饶阳侯,这是曹操的儿子们第一次受封爵位。

如果以年龄论,曹操在世的儿子中,当时已25岁的曹丕最大,其次是曹彰,年龄介于21岁到24岁,20岁的曹植排第三。他们3个再加上曹熊,都是卞氏所生。

曹操的长子叫曹昂,是刘氏所生,随同曹操征张绣时战死于南阳郡。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曹冲,是环夫人所生,赤壁之战那年因病而死。

曹操共有25个儿子,除了卞氏所生的几个儿子外,其他的儿子分别是:刘氏所生的曹铄,早殇;

环氏所生的曹据、曹宇;

杜氏所生的曹林、曹衮;

秦氏所生的曹玹、曹峻;

尹氏所生的曹矩;

王氏所生的曹干;

孙氏所生的曹上、曹彪、曹勤,曹上、曹勤早殇;李氏所生的曹乘、曹整、曹京,曹乘、曹京早殇;周氏所生的曹均;

刘氏(不是曹昂的母亲,是另一个刘氏)所生的曹棘;宋氏所生的曹徽;

赵氏所生的曹茂。

看来曹操的妻妾很多,并不只有人们所熟知的卞氏人。爱江山更爱美人,这句话用在曹操身上很合适。

其实,曹操的妻妾比上面列的还要多,史书之所以提到上面这些妻妾的名字,是因为她们都为曹操生了至少一个儿子,那些没有孩子或者生的都是女儿的妻妾,史书并未提及。

曹操称魏王后,参照汉室制度可以建立“后宫”,曹操册立卞氏为王后,相当于正妻,王后以下则分为五个等级(太祖建国,始命王后,其下五等),分别是夫人、昭仪、婕妤、容华和美人,可见这个“后宫”的规模十分庞大。

除曹丕、曹彰、曹植以及早殇的曹铄、曹上、曹勤、曹乘、曹京外,曹操的其他儿子年龄大都不详,但曹植等人初次封侯的这一年他们应该都不超过20岁,年龄稍大的还有曹据、曹宇、曹林、曹玹等几个。

曹操很重视对儿子们的早期教育,根据曹丕写的回忆文章,他8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年八岁,能属文),博览经传典籍及诸子百家,体育方面也很突出,善于骑射,尤其喜欢击剑运动。

曹丕还回忆说,5岁的时候曹操就教他射箭,学习了一年就掌握了射箭的基本要领,6岁开始学骑术,8岁的时候就能自己骑马了。后来曹操征战,曹丕常常跟随(以时之多难,故每征,余常从)。

曹植、曹据、曹宇等兄弟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大体也是这样的,从中可以看出曹操对儿子们的教育不仅重学问,而且重体能和军事素质,希望他们日后都能成为文武全才。

到了许县后,生活逐渐安定下来,加上四方才学之士汇集而来,曹操有条件给儿子们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

除了曹氏兄弟外,夏侯渊、夏侯惇的儿子们也跟他们一块学习和生活。这一代人里的夏侯楙是夏侯惇之子、曹操大女儿清河公主的丈夫,清河公主跟曹操的长子曹昂都是刘氏所生,清河公主年龄不详,很可能比曹丕、曹植都要大,所以夏侯楙应该是他们的姐夫。

夏侯渊有七个儿子,分别是夏侯衡、夏侯霸、夏侯称、夏侯威、夏侯荣、夏侯惠、夏侯和,他们与曹氏兄弟来往也比较多。夏侯渊还有一个侄子叫夏侯尚,尤其跟曹丕要好。

当时曹操与袁绍之间的竞争正趋激烈,袁绍的几个儿子个个都很突出,年纪轻轻已经能分别执掌一州大权,曹操想自己的儿子们无论如何不能输给了袁绍。

◎养子也很出色

除了亲生的儿子,曹操还有两位养子,一个叫秦朗,一个叫何晏,也都特别出名,得说一说。

秦朗的母亲是杜氏,她原是吕布手下部将秦宜禄的妻子。之前说过,她长得很美,关羽曾向曹操请求将她赏给自己,后来曹操自己留下了。

秦朗随母亲来到曹家,他平时言行谨慎低调(性谨慎),曹操比较喜欢他。

曹操曾对宾客开玩笑地说:“世上有人像我这样疼爱继子的吗(世有人爱假子如孤者乎)?”

相对于秦朗,曹操的另一个养子何晏行事较为张扬(无所顾惮),他的父亲叫何咸,事迹无考,但何咸的父亲不同凡响,他就是已故大将军何进。

当年何进谋除宦官,结果被宦官所杀,结束了一个时代。何进被杀时,弟弟何苗也被杀,虽然没有关于何氏一家被灭族的记载,但这个南阳屠户出身的家族顷刻间土崩瓦解了。

当时的天子是何进的外甥刘辩,但在随后的政治斗争中,董卓支持刘协上台,废掉了刘辩,杀死了刘辩的母亲何太后,按照政治斗争的惯例,在何太后被杀的同时,何氏一族更是凶多吉少。

何晏的父亲何咸大概死在这个时候,他死时未必看到了他的这个儿子,何晏有可能是何咸的遗腹子,一般认为他生于那场大动乱的次年,即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

何咸死后,他的妻子尹氏不知流落到了哪里,汉献帝建安初年曹操担任司空后,她来到了许县,被曹操纳为妾,何晏一同到了曹家(太祖为司空时,纳晏母并收养晏),当时何晏只有六七岁。

何晏小的时候很惹人喜爱,尤其是曹操,爱得不行,甚至超过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曹丕、曹植诸兄弟。何晏讨人喜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长得可爱,另一个是特别聪明。

史书说何晏是个美男子(美姿仪),想必小时候也是个英俊少年。曹操自己长得不行,受他的基因影响,曹丕、曹植众位兄弟长相上估计比较一般,曹彰生下来更是一头黄毛,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在这个环境中,英俊少年何晏一定比较耀眼。

除此之外,何晏很小便展露出过人的才能。曹操读兵书时,遇到未解之处,试着问何晏,何晏小小年纪居然能针对曹操的问题分析得头头是道(分散所疑,无不冰释)。

曹操对这个孩子简直喜欢得不行,他想让何晏干脆改姓曹,哪知何晏根本不干。

何晏在地上画了个圈儿,自己待在里面谁叫都不肯出来。

大家问他为什么,何晏答道:“这里是何家的房子(此何氏庐也)。”

曹操知道了,就不再提改姓这件事。

姓没有改成,但曹操还是喜欢何晏,吃的、用的、穿的都与曹丕兄弟们没有任何区别(服饰拟于太子)。曹丕看到这种情况特别不舒服,每次见到何晏不叫名字,而是唤他为“假子”。

在曹操生前,何晏一直很受宠爱,后来曹操把自己的女儿金乡公主嫁给了何晏,何晏既是曹操的养子,又成了曹操的女婿。何晏的岳母、金乡公主的母亲就是秦朗的生母杜氏。曹操的这两个养子又成了妻哥与妹夫的关系。

何晏长得美,主要因为他长得很白。

这个白,不是李白的白,也不是白居易的白,人家是真的白,是特别白、超级白,没有抹粉就好像抹了粉似的,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粉面郎君”。

曹丕的长子曹叡生于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年),应该比何晏小15岁左右。曹叡当皇帝时何晏应该快40岁了,他不太相信这个叔叔会有那么白,他怀疑何晏是抹了粉,于是想了一个办法,要亲自验证一下真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