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第90章
白凤桐和薛晚风面面相觑,相顾无言,沉默良久。
薛晚风也缓缓放下碗筷,说:“我也不吃了,世界再见。”罢就直接离开了。
白凤桐看着茶室紧闭的大门,自然也不好过去,主动找他们聊天儿,于是就也回去了。
第二天,白凤桐照例起了个大早。
刚出门,就看到院门口守着之前眼熟的那个侍者,侍者见白凤桐出来,有一丝诧异,但随即这次差异隐没在平静无波的眼神后。
他向白凤桐略微弓了弓身子道:“先生的早餐开得比较晚,所以,您可以先在园子里逛逛。当然也可以回去再休息一会儿,等到了饭点儿,我再喊您。”
白凤桐想了想,觉得冒冒然在庄子里乱转,也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便又退回去,说:“那我就在屋里休息,等到了开饭的时辰,麻烦你过来喊我吧。”
那侍者又微微躬身目送她进门,白凤桐把院门关上,然后回到屋里。
她有些做家务的强迫症,但是这里窗明几净,着实没有让她发挥的余地。
于是她开始翻伯阳昨天翻过的那本策论,那本策论从他来就摊在桌上,仿佛是上一个客人看过一半的。
白凤桐翻了几页,虽然能看懂,但是,对她而言确实也挺没意思的。
不过让她感觉神奇的地方,这本策论上是有批注的。
写批注的人,字体刚劲有力,字很小,却也能写的得一笔一画都十分分明。
白凤桐看到批注,反而觉得,比正文要有趣。
正文都是一些是官方的、书面化的句子,但是批注是不同的,那批注,更加反映了写批注的人当下的心情,而且这本书明显被翻看过好几次,每一次的批注,字体,都会有,细微的差别。
仿佛是隔着年限似的。
白凤桐按照,墨迹的新旧,仔细看那些批注,发现确实是分了三次,最早的时候字体还没有完全的成熟,能看出,练字模仿别人的痕迹。
批注的内容也都叫有变化,剖析出来的东西,相较于第二第三次要浅薄很多。
而第二第三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显能够看出眼界和心境的开阔,和变化,同时字体也更加成熟沉稳,拥有了持笔者自己的风格。
白凤桐思来想去,觉得这不太像是柳云烟的手笔。
柳云烟不是这种喜欢策论的人,他醉心茶道,不管政务,而这间里根本没有一本茶道相关的书。
所以白凤桐更加倾向于是柳云烟专门为自己的某个朋友设计的。
这人的批注很有意思,白凤桐渐渐看得入了味儿,时间不知不觉过去。
白凤桐正看得津津有味儿,门外的侍者便敲门,在门外喊道:“白姑娘到时了,可以去先生那里用早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