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大开眼界
他身后跟着一大票人,认识的和见过面的有州司马,方县令,吴县丞等人,可见今日这聚会规格之高。等孟刺史到了众人面前,众人都自动安静下来,毕竟在场的都是读书人,这点素质还是有的。
“诸位久等了,老夫即是孟简,诸位皆南夏及附近的俊才,今日有幸一会。”孟刺史当先说道,温文尔雅,很和蔼地感觉。
“幸会。”众人纷纷回应。
“今日广邀众人来此,一来是为与各位会面,二来当前正是推举明年科举贡士之时,老夫期望能从众人之中选出文才最突出之人。
来年能争取一举及第,扬我南州府美誉。”孟简科举文官出身,与之前的武将李朔风格迥异。
“之所以当众擢选,也是为了以示公平,唯才是举。
南州府自古民间高人雅士辈出,如此尽可能使野无遗贤,为朝廷揽才。
诸位之中即使有人不是南州府人士,也不妨畅显才情,若有出类拔萃者,就地举贡也无妨。”
这个说的有道理,南夏乃山南东道几州之首,在孟节度,州县官员和众人面前表现好了,回去在本州自然也有地位。
“按理说贡士是有三个名额,然而须为州学县学诸学子留一名额,还有老夫一点私心,留下一名额,所以今日只能拿出单个名额,还望认同。”
刺史乃地方之主,大权在握,三个名额怎么使用,权力都在他的手中,他说怎么安排,众人自然也不会反对。
“当下我与各位一同漫游习园,尔等不妨使出全身才华,吟诗赋词作文皆可,题材不限,与当前情景时节相合者更佳。”
孟简说完,就准备起步。
这时,他身后一位年轻些的官员,上前说道:“孟公,我观你今日与众贤士见面心里很欢喜,何不先赋诗一首,为众人立一楷模。”
他如此一说,众人顿时热闹起来。
“正是。”
“刺史昔年也是茂才,当如此,让我等年青人一开眼界。”
“据说孟公昔年年少即已成名,文才当非凡。”有了解孟简的人如此说道。
“进言的这人也不简单啊,似乎是韦瓘,往年的进士状元及第,也是茂才。”有人认出了说话的这人。
原来这人就是韦瓘,面目俊朗,不仅文才好,人长的也不错,宁北仔细打量了一下此人。上个月听谁说起过此人,今天终于见到了。
孟刺史稳住身形,颔首说道:“茂弘说的也是,初来南夏,我当先赋诗一首,以敬前辈先贤。若是做的不好,就算是抛砖引玉。”
他稍微思考了一下,众人也不再言语,唯恐打扰到他。
不用他交待,随从的人立刻准备好书案纸笔墨。
宁北也心怀好奇,刺史当众作诗,即使在这时代想来不会很常见。同时也有些疑惑,这韦權该不会是个托吧,孟简赋诗的举动会不会是早就安排好的计划。
不管他是怎么想的,孟简此时已经想好了,直接俯身在纸上施展笔墨,很快写完。
确实不错,不管是不是早就想好的,这首诗确实很不错,字好,诗意也合景。
既表达了对南夏以往杰出人士和诗人的敬佩赞赏,也有意勉励在场各位人士。
在场两三百人,若是一人能做出一首佳作,正可凑三百被梨园传唱。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孟公不愧为诗文大家。”崔先生这时也忍不住评价了一句。
“是也,此诗有新意,不同以往歌物咏景怀古之诗,以节度刺史之身份直白称赞南夏人士,以往少有,可以想见往后定然会被本地人传唱。”周明章点评的更清楚。
谁不喜欢别人赞赏,况且是来自一镇节度使,对整个南夏读书人都进行了赤裸裸的表扬。孟节度此举,可是给足了面子。
一番热闹之后,孟公开始游园,众人随同一起缓缓前行,有观景的,也有还在议论孟公诗句的。
在习氏宗祠外,孟公还特意停留了一会儿,想来正在谈论习氏先人。
宁北等几个人没有竞争贡士的想法,也无意在刺史面前多露面,远远地坠在众人后面外围,慢慢地随着大部队前行。
“下次,我等不妨冬季雪天再来游园,那时节此地万籁俱静,风景也很好,别有一番滋味。”周明章建议道。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确实。”崔先生赞同。
不知不觉,众人就已经到达了最里面的池子所在,再前方就只有上山小径了。
孟刺史停留在这里,没有继续往上走的意思。
在他示意之下,已经有想好诗句的才子开始赋诗了。
由此可见,这个贡土的名额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以往,贡士的名额大多是官府内定,这样一来必然倾向于有背景和关系的人士,局外人想取得一个名额难度极高,几乎不可能。
今年有了一个对外的名额,虽然难度依旧很高,但好歹有了一丝可能,给了大家一些希望。
既然孟刺史已经明说了,想来不会食言,这个贡士必然就在今天这些人中产出。
可能性已经很大了,在场两三百人,排除州学和县学的学子,再排除一些诗文水平不高向来打酱油围观的人士,可能性更是大增,如此怎能不让人心动。
心动不如行动,有意贡士名額的人,皆绞尽脑汁,苦思佳句,盼望能打动在场众人。
宁北几人此时正躲在旁边林子里一个阴凉之地。
“宁北,你若是上前赋诗一首,想来定然能力压在场众人。”崔先生此时说道。
“你也太高看我了,我都没这个信心,罢了,科举不是我这样的人该走的路。”宁北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