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离奇的传说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简体字的好处,他自然明白的很,但是对国人来说,自古以来,汉字都是一个极为神圣的东西,要不然也不会有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等等离奇的传说。
虽然生活中私下可以采用一些简体的写法,这时代有不少名人在自己的作品和书写中都已使用过,但涉及到公开的出版印刷,宁北他还不敢首先采用。
出头的椽子先烂,若是简体字书籍印刷出去,万一被上面的某个达官贵人见了,眼里看不过去,随口一句大不敬。
说不定都能给他按上一个罪名。万一那种情况出现,他到何处去喊冤,这种风险冒不得。
经过大半个月光景,月底的时候,新的炼铁炉终于建好了,外观看起来像个高大的细颈大花瓶,上面是添料口和出气口,下面是进气管道和铁水出口和除渣口。
与先前炉子最大的不同是,炉体外表面紧贴着多了一个封闭的预热室,外界的空气经过鼓风机推动后通过进气管道进入这预热室。
在里面一分为数十,数十根细长铁管内的气体同时被预热室收纳的出炉的热气预热。
如果这还不行,这预热室还可以加入燃烧的木炭,直接对铁管进行加热。经过预热后,进气管分成两道,一左一右分别进入炉子燃烧室下部。
建这个炉子,至少一半的心思花在了鼓风和进气出气的优化上,让预热过的热空气能够一直源源不断地进入铁炉,另外部分心思花在了排气的过滤除污染粉尘上面。
不要以为这时代的人不重视环境污染,这时代的人更讲究自然和谐,工场这里离城和大路不是太远,做过头了,依然可能会被路过看见的人举发的。
没有官府的关系后台,还是老实一点好,当然,哪怕为了自己和工场里面自其他人的身体健康,也是需要注意的。
“出铁水了,出铁水了。”王安远的远房亲戚王回高兴地叫道。
炉前,几人看着铁水从阀门流出,进入铁水池。
“出水的时间少了小半,看来真的有用。”柴铁匠一张老脸上也绽放出开心的笑容,好久没遇到这样值得兴奋的事了。
这亲手建造的铁炉,对他来说有这特别的意味,表现这么好,他自然脸上有光。
等到池子里铁水多起来,柴铁匠亲自上前去用工具在铁水里面搅了搅,挑了挑,观察了一会儿,“光看这样子,铁水就不差,要得,要得。”
直接根据铁水来区分铁品质的差别,宁北自然是没这本事,看了好一会儿也看不出个究竟,感觉跟以前出炉的铁水似乎完全一样。
不过既然柴铁匠如此说,说明事情至少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脸上也显露出轻松之色。
接着,柴铁匠又取了些铁水倒入早已准备好的模子,模子有好几个,各种器具的,刀,锄,棒等等,到时候要用这些工具来验证铁器的质量。
宁北在旁边一直看着柴铁匠带着几个手下在那里忙活,后来还对逐渐冷却的铸铁器,敲敲打打。
“好,”最后柴铁匠得出这个结论,“虽然还远比不得锻铁,这铁器的韧口再回炉加强一下,可以直当使唤,不用再折锻了。”
“嗯,我觉得,最难得的是若铁矿供应充足,此法子铁器出产量大,省时省力,坏了不心疼,回炉重铸即可。”一边,宋良说到了点子上。
听到两人都这样说,宁北终于显露出久违的笑容,不枉费这近二十天的功夫。
当前这时代,铁器还是比较贵重的东西,一般百姓家里都没几件,主要是农具使用。
即使是农具,大多也是首先采用木器和石器,只有当对强度要求特别高,实在无法用木器和石器取代时,才不得不采用铁器制作,比如锄头,镰刀,犁等。
这新铁炉及相应生产工艺,提高了铁料的品质,即使不能完全免去铁料的二次加工煅打的过程,也能极大提高加工的效率。
可以有效降低铁制工具的生产成本,整体看,就是就是提高了生产效率,从长远看,可以有助于铁器在社会的普及。
况且,由于生产出的铁料只是供自家使用,不对外销售,之前考虑到成本和时间,铁炉的设计制造实际上还没有做到最大程度的优化。
若当真有必要,新式铁炉完全可以建造的更大,铁水产量更高,效率更高,除此之外其他方面也还有可以进一步优化改进的地方。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可以想见,这社会上若是能全面普及铁器,绝对能提高不少农业的生产力。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呵,想远了。不可否认,此时也是个值得铭记的时刻,然而在场见证的却只有寥寥数人而已。
新铁炉既然已经证明对改进炼铁品质有效,那么下一步就可以对先前的两个旧铁炉进行改造。
虽然限于现状,无法全部推倒重来,即使改进了,也不一定比的上后来建的这个新铁炉,但在先前自身的基础上,还是有提升空间的,可以提升原有炼铁的效率和品质。
不过,此时,宁北的目光却已不关注在炼铁上,而是转移到了另一个方向——造玻璃。
在他的模糊印象里,烧玻璃,似乎需要的技术含量较高,大概需要温度条件较高,再加上先前觉得时机还不成熟,所以以前并没有尝试过炼制。
如今新炉子建起来了,外在条件充分起来,再加上他最近的想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打算先行实验一下,现在的条件下这条路到底可不可行。
在后世,中学生甚至小学生都知道玻璃是沙子炼成的,但到底怎么炼成的,不关注这方面的人大概也不怎么清楚,还是个疑问。
原材料除了沙子,是否还需要其它材料配合,等等,毕竟没有亲眼见过,实际上或许也并不是非常简单,这些都需要实际验证过后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