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喜形于色 - 医道狂尊 - 掩埋记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医道狂尊 >

第539章喜形于色

石英砂一时不好找,普通沙子好找,河边就有,在这时代属于没人要的东西,完全免费,不像后世,人们抢着挖。当然,不是什么沙子都能用,使用之前,还要对沙子仔细筛选处理一下,算是原料提纯。

除此之外,宁北目前能够收集到的其它原材料也并不多。

生石灰,石碱,木炭,硝石,黏土等等寥寥几种而已。

这些材料,宁北之前早已经在慢慢收集,现在几乎都是现成的。

经过初步分析,他已有七分把握可以炼出玻璃。

虽然玻璃还分成色品质,这个在当前倒不怎么关键,毕竟是这时代大唐独一份的东西。

想到就做,不再犹豫。

“宁郎君,这是要烧沙陶么?”柴铁匠看着空地上一堆沙子问道。

“不是,按我说的做,如果顺利的话,到时候一看就明白了。”

将沙子仔细筛选后碾碎成粉末,再用吸铁石除去铁杂质成分,然后根据手头的其他材料,组合成几组分别进行试验。

过了几天,经过几次失败,结果竟然真成了,宁北再次喜形于色。

“这就是琉璃,我以前见过。”宋良看着还没完全冷却的玻璃惊讶道。

果然,在条件达到的情况下,造玻璃并没有想的那么难。

等玻璃冷却凝固,眼前的一团近似拳头大小不规则块状玻璃呈现出褐绿色,色泽深浅不一并不是很均匀,但整体来说算是透明的。

“嗯,将这玻璃重新融化,然后倒入准备好的模具里面。”宁北吩咐道。

这第一炉玻璃怎么使用,他心中也早已有了安排。

由于数量不多,最终只是制成了几面巴掌大小的平面玻璃,几个三棱镜,几个大小不一的凸透镜,凹透镜,最后再加上一个玻璃杯。

这些玻璃器具,麻烦不在于成形,而在于进一步打磨抛光,这是个功夫活,光这道工序就花费了工人一天时间。

宁北手里拿起一块透镜,在上午的阳光的映射下,显现出几分晶莹剔透,以往看来普普通通毫不在意的东西此时却带着几分奇妙的美感。

玻璃在后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使用途径何其广泛,渗透到生活和工业中的各个方面,很多地方都离不开它。

既然玻璃已成,那么下一步要不要开始接着正轨化生产?显而易见,前景绝对不会差。

宁北眼睛盯着炉子看了许久,心里也犹豫斟酌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暂时推迟玻璃的批量制造。

实在没办法,当前自身精力有限,人手也不足。

并且,玻璃这东西,说实话,在当前这时代反而有点华而不实,若是只当做容器用,还不如陶瓷器实在。

总之,玻璃对当前的技术和生产力并没有直接的推动提高作用,反而会极大地牵扯精力。

况且现在手头上并不是很缺钱。

若是缺钱了,倒是可以小批量生产一些玻璃器具,玻璃珠,玻璃手镯啥的,暗地用船运到外地去卖掉。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即使要往外卖,一次也不能卖太多,没有绝对的把握,细水长流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宁北回到前面办公室,将记录好图纸笔记收纳好,虽说绝大部分工艺自己脑子里都还记着,但仍然需要做一份记录备忘。

这是,从窗外不远传来一阵优雅的琴曲声,宁北一听,微微一笑,这是玉芷在隔壁房间练琴。

几月前玉芷正式向他学习曲子,既然如此,自然不能什么都不教,好在宁北在这方面还有些货,一次拿出一曲,坚持个几年是轻而易举。

玉芷主动上门来求教,宁北于是在隔壁给她安排了一个练习的房间。

本来只要求她每月来一次即可,后来玉芷发现工场这里。

空旷人少,近山近水,无人打扰,对比嘈杂的城市区域附近而言,是个练琴的好地方,再加上便于请教宁北,因此来的次数渐多,十天半月就会来一次。

“弹得不错,”宁北走到这间屋子窗前,赞叹了一句。

王琴现在弹的这首曲子,是宁北以前从网上听来的一首琵琶曲,名字好像就叫做《琵琶曲》,又或者可能叫做《琵琶引》,他记得不大清楚了

这首曲子,曲调近似古风,很纯净优美的感觉,在网络上也非常出名。

古筝版的曲子他经常听,所以至今还记得。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这支曲子,不繁杂,八九分的韵味是有了。”玉芷在窗内,微微一笑,答应道。

“嗯,这首曲子对你来说应该比较简单。”宁北点点头,“既然这首差不多了,接着还有一首比较难的,恐怕就不那么容易学了。”

听到他这样说,玉芷反而眼眸一亮,“张大兄,是何曲子?”

“曲子名字叫做《秋日私语》。”

《秋日私语》,是很出名的钢琴曲,宁北以前不知道听过多少遍,真的是一首很优美的曲子。

中学时代他听过不少西方曲子,但是如今还能清晰记住的实在不多。

但凡还记得的,都是极其美妙的曲子,这就是其中一首。

这支乐曲,节奏比较快,又是钢琴曲,风格差异巨大,如今想要用古乐器弹奏出来,并且依然保持住原生的那种韵味,恐怕真的不容易。

这就要靠玉芷的才能了。

于是,这天下午,两人相互配合,一人回忆模仿,一人学习弹奏,试图重现经典。

直到宁北收到一份请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