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海外来人
等天色逐渐暗下来,四周白日的喧闹也逐渐安静下来,只有江上的船里透出一点点灯火光亮,百家灯火。江上风大,很凉爽。今天是个好天气,一轮圆圆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幽蓝的夜空,另一边银河如练贯穿天幕。
这时候睡觉还早,几个人坐在一起,吹着江风,看着月亮。
“前一会儿,我在这边山上看了,正好能看见江对岸山坡上的楼,我问了,那就是黄鹤楼,据说以前有仙人在那山上驾鹤而去。”小松此时说道。
“安远兄,我看船上这货也差不多没了,明天是不是就直回南夏,中途不再停留?”大松没有接小松的话题,而是对王安远如此问道。
“嗯,东西已卖完了,可以走了,等回到南夏估摸就月底了。第一次出来这么久,还有些想念的慌。”
“我与阿兄,可不是第一次来这里,前两年也来过一趟,不过那时候是春天。”小松说道。
“来做啥?”王安远问了一句。
“跟着别人跑船。”小松回答道。
“那后来咋又不跑了?”
“阿兄说船东家人不行,不能跟。”
"先前,我还担心让你们来管船,你们兄弟会不愿意。没料到当时你就答应了,大松你咋想的?"王安远借着这个由头问道。
大松听到他的问题,想了想没有隐瞒,说道:“没多想,只是想着年岁也不小了,需要找个正经的活,往后才好说婆娘。”看来是真心话。
“哦,这样想,倒也是,你且放心,我和宁北不会亏待你们兄弟,往后只会越来越好。”王安远保证道。
“自然信的过,我看张郎不是寻常人,往后会越做越大。”大松点头。
“那确是,大松,宁北想做的事,就没有做不成的,只是你也知道,这事关键是要保密好。”
“嗯,我晓得,张郎先前也跟我特意交待过。”
“大松,小松,说到找婆娘,等回去了,我叫我爹娘,给你们寻一寻,看有哪家适合的,提一提。”
小松听到他这样说,没有说话,嘿嘿傻笑,看来是有些想娶婆娘了。
“安远兄,再等一等吧,这才开始,等明年,稳定一些,再说吧。”大松如此说道。
“明年也行,不过先看看也无妨,中意了,明年再提,你贞嫂娘家也有几个沾亲的小娘,说不准哪个就中意了,还有我嫂子娘家也有。”
“今天看到那首大船没有,好大啊,一路往下,船上住上百人都宽绰的很。”小松又谈到这个。
“那船,我也见到了,确实很大,在南夏从没见过。那么大的船,怕是只能在这大江上走,江上水深。”王安远点头。
“嗯,我问过了,那船是从江陵来的,往下走,到扬州。”大松说道。
“扬州过去那边就是大海,海上的船岂不是更大。”小松猜测道。
“或许吧。听说扬州有海外来的人,跟我等汉人长不是一个模样,黄眼睛蓝眼睛的都有,可怪异了,用大海船装货往南方走。
不过这几天,我也听人说,海上的船跟这江上的船不太一样。”大松说。
“咋会不一样,不都是在水上走吗?”小松有些困惑。
“谁知晓呢,看了才能晓得。”
“宁北兄肯定知晓,可是他没来。往后卖的货多了,这里卖不完了,是不是也会到扬州去卖?”说着,小松看向王安远。
“有可能,宁北先前也跟我说过,若是好卖,没出问题的话,以后要卖到全国,甚至海外去。不过那要等许多年了,我们也没那么多的货。”
“卖到海外。”小松不由得咋咋嘴,有些吃惊,也似乎有些难以相信。
大松倒是一副思考的样子。
南夏,九月初的一天下午,王安远等人终于从南方卖货回来了。
稍微休息了片刻,家里几人一起吃晚饭。
“安远兄,你这趟辛苦了。”在外面跑了一个月,王安远从去年以来好不容易稍微修白了些的脸色又晒黑了。
“这有啥辛苦的,走一趟而已,多数时间都在船上。”王安远摆摆头,完全不在意。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事情怎么样?”
“有三家谈的较好,后续期望我们能接着供货,宜城县一家,长寿县一家,还有江夏县一家。这次带的货大多都卖给了这三家。
另外还有三家这次买的不多,或许要看好不好卖。
其他还谈了几家,但都无意买货,说是太贵,忧心不好卖,我已说了卖不出去的可以回收,但还是没成。”
“第一次出去,能有三家已经不错了,总归有了销路。”宁北放心了,这是个好的开始,以后买家只会越来越多。
“嗯,这一趟带的货不多,共卖了十一万多钱,以后肯定比这次多。”王安远很确信地说道。
“以后每季度去一次,每次能有十多二十万的收入,也不错了。”
两人一边吃着饭,一边谈论着南去的经历,宁北对这时代汉水流域的情况有了一点了解。
根据王安远的描述,从南夏到江夏汉水两岸,繁华些的地方,也就宜城,长寿,江夏三个地方,长寿县大概就是后世的钟祥市,江夏大概就是后世的武汉武昌。
复州的州治竟陵县与荆南道的江陵府不在汉江附近,离江边还有不短的路程,这次因为时间比较赶,所以这两地王安远没有去。
谈完这些,宁北说道:“安远兄,有个事要跟你说一下,过两天,我打算回家乡一趟。”
“回家?”王安远愣了下,稍后才反应过来,高兴地说道:“你已知晓你父母家的详细地方?”
宁北以前跟王安远说过,自己的家乡在东边枣阳县境内,但并没有说过详细地址,因为他也不知道那里在这个时代是什么状况,有没有村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