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九十一章天道循环
第91章第九十一章天道循环
【好的,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下一位下场悲惨的历史人物....】
画面中,出现一张标着魏蜀吴的三国时期地图,让三国时空的众人忍不住虎躯一震,纷纷祈祷这个倒霉蛋千万别是自己,无论是掉粪坑摔死、被饿死还是被斩首,他们都不想要...
在众人一脸生无可恋的绝望中,幸好接下来地图开始慢慢变化起来,魏蜀吴几个大字悉数消失,取而代之是一个大大的“晋”!
说实话,这一刻三国诸人并没有心底一松,反而心绪愈发沉重起来——在那个神画预示的故事里,从狼烟四起、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到后来三足鼎立僵持的局面,再到司马家篡曹魏江山,攻灭吴蜀....
他们这一生,各怀壮志,各忠其主,为了心中的理想,舍生忘死冲在前线,除去一个个强敌,哪知最后却阴差阳错,做了给司马家鞍前马后卖命的棋子,迎来被摘桃人当傻子的结局,他们是何其的不甘,何其的愤怒,若问他们服不服?没有一个人服气!
如果司马家肯一开始就站出来,光明正大地加入这场争夺九鼎的角逐,与各方力量拼得你死我活,那么最后就算他们夺得天下,亦无一人会有怨恨之言——于这时代的四方男儿而言,他们要的是遵守游戏规则的公平,就像江东的孙坚孙策父子,虽然双双英年早逝,但众人提起他们,谁不赞一声当世豪杰?
就算这个时空的司马家族已被曹魏诛灭,就算后世晋朝皇帝全掉粪坑摔死,又如何灭得了三国众人心中满腔怒火?
许都城中,一向很看得开的曹操倒不生气,他只是有些遗憾:人还是杀得有点早了,该让那老东西亲眼看看他后世儿孙是怎么死的....
不过他没想到,自己虽然杀了司马家,但另一个曹氏族人覆灭的时空中,已成功篡位的司马后人,仍然看到了这一幕.
【现在要讲的这位,是西晋的一位君主,要说此事,我们还需从晋朝绕不开的内斗讲起...在这个地图中大家也看到了,司马懿家族先后灭了蜀汉、曹魏、东吴,建立了晋朝,说起来,他们确实结束了三国乱世,带领国家重新走向统一,但实际上在历史长河中,晋朝的口碑并不好,为什么呢?】
陪着大唐南征北战、一刀一木仓打过来的尉迟恭,蔑视地撇了撇嘴,自以为很小声地吐槽道,“切,人家那么多英雄豪杰,耗上一生打了几十年,眼看就到了最后关头,中原马上就能一统河山了,谁稀罕他这时候跑出来假惺惺替天行道?但凡要点脸,都做不出这种事!”
程咬金大声附和道,“就是!刘备以仁义待民,若他得了天下,黎民就能安生度日..曹操虽有篡汉之心,但人家好歹行事也算得上磊落,先救了被董卓逼到绝路的汉帝,又亲自上阵拼打个天下、善待汉帝...就连江东孙权,也实打实地熬了几十年,不像有的人,嘴上全是仁义道德,实际上,嘿嘿,脏活累活躲一边,欺负幼帝抢江山!”
尉迟恭忙伸出大拇指,“知节兄久居长安,果然文采大增,看来长安的风水确实养人!”
魏征上前一脸肃然道,“说起来,若无陛下降世,拯救隋末乱世苍生,恐怕突厥人会再次联合塞外部落,铁蹄踏破中原,夺我河山,戮我华夏生民....”
尉迟恭大声道,“喂!魏征,你到底吃什么药了?你以前不是还骂陛下不孝不悌吗?如今怎的天天拍马屁?”
魏征冷哼一声,看也不怕他,往后退了几步,“唾液勿要再喷我身上!”
房玄龄上前正色道,“天若不生陛下,中原必将再次陷入无尽黑暗!”
李世民心情沉重地摇摇头,打仗易,取江山易,妥善安置天下苍生,何其难?
自东汉末年起,华夏大地400年战乱不休,处处生灵涂炭,五胡乱华,洪灾、旱灾、蝗灾和瘟疫,百姓们咬着牙忍着,啃树皮,吃观音土,好不容易熬到隋朝结束了战乱,杨广又把百姓带进战乱之中....
大唐何日才能让家家户户面无菜色,吃饱穿暖?
后世其他朝代君臣,亦多遗憾三国那段历史——要不怎么说有对比才有伤害呢?同样是托孤大臣,人家孔明被大伙敬仰也不是没道理的。
【首先,那个时期的三国,本来就进入t了对峙的最后阶段,三家之中,必然会有一方出来结束乱世,这一点,司马家出现与否都无法改变;其次,司马家子孙穷奢极欲,才坐了短短几十年江山,就爆发八王之乱,继而引起五胡乱华,把华夏百姓推进一个前所未有的、比三国战乱还黑暗的人间地狱——那些异族以血腥残忍手段,肆无忌惮虐杀中原百姓,以汉人为食物的‘两脚羊’遍地盛行,在数千年华夏史上,第一次引发了汉人亡族灭种的危机....】(1)
看着画面中,被那些异族服饰之人、当成牲畜一般、剥了衣物倒立屠宰的中原百姓,秦始皇重重一击案桌,“荒谬!无耻!一群野蛮屠夫!”
刘彻先前穿越时得知那段历史后,本就不喜行事阴暗不磊落的司马家族,在他心中,甭管后世哪个朝代的子民,都是打着他大汉烙印的子民,岂能被胡虏这般对待?更气的是,他在那些胡虏里看到了熟悉的匈奴服饰!
有的老大臣看着画面上的人间惨境,再想到大汉这一年被匈奴压制的憋屈,忍不住吸溜着鼻涕悄悄哭起来....
刘彻啪地重击案桌,“卫青!去病!来日你们舅甥上了战场,遇到匈奴人给朕往死里揍!不必讲什么礼仪留活路!”
卫青面色郑重道,“臣和去病,定遵圣命!”
荀彧看着画面上的生灵涂炭,暗道,若天意注定汉室会覆灭,那...与其让这无能的晋朝取代汉室,不如让丞相取而代之,起码百姓不会面临那样的残酷局面...
【其实,曹魏埋下的这个祸根,不得不从曹丕说起...经历激烈储位之争的曹丕,上位后对宗室是十分防备的,于是采取了联合司马懿、打压宗室、收拢君权的政策....但是,他忽略了汉朝灭亡的教训:主弱臣强。从汉武帝刘彻实行推恩令开始,汉朝诸侯王的力量一代代被削弱,到了东汉时期,在历次皇嗣继承风波之时,刘氏诸王更被朝臣随意挑选拥立和抛弃....】
刘邦猛地捂住心口,老子的心有点痛!
刘彻愣愣看着画面,果然,凡事有利必有弊啊...
曹操面沉如水,喝道,“把曹丕给我带来!”
逆子,糊涂至极!
【这种主弱臣强的局面,导致皇帝缺乏强有力的宗族助力,反过来,宗族也缺乏手握实权的君王扶持,于是尽数沦为傀儡,谁当皇帝,不过是大臣和地方军事豪强的利益角逐...比如后世朱元璋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他又走向了另一条矫枉过正的不归路...】
朱元璋摸了摸脑袋,朝着天幕大喊道,“上回看完寇白门之事,咱就立刻把藩王世袭制压到三代以内了,孟姑娘,您看这样可还行?”
【在东汉皇族遭遇的困局之下,曹丕本该吸取教训,采取措施加强曹氏族人手中的权力,平衡宗族与朝臣手中的权力,保证在自己的儿孙不成器的情况下,有足够强大的曹氏族人,能站出来与权臣掰手腕....毕竟,不是所有的王佐之才,人品都如诸葛亮一般高风亮节...曹丕没有重视的问题,司马家一上台就意识到了,为压制士族力量,司马家开始大封藩王,但是却出了另一个漏洞....】
【而这一切,还要从晋武帝司马炎选的继承人说起,这么说吧,他立的太子司马衷是个傻子,而且,他明知这个儿子是傻子,为了保住自己的正统皇位,却不得不立司马衷当继承人——因为,如果他打破立嫡立长的传统,大臣们立刻就会用这个借口,逼着他死后立弟弟司马攸当继承人....】
【毕竟当年他爹心心念念的继承人,是他同母的弟弟司马攸,若非支持他的朝臣以‘立次子不利于朝政安稳’劝服了他爹,坐在这个皇位上的就是司马攸了....为了保证自己这一脉子孙名正言顺的继承权,他只能咬着牙坚持立嫡立长的规则,坚定支持司马衷——】
西晋洛阳皇宫,已被酒色掏空身子的司马炎,歪靠在华丽的塌上,冷冷看着画面中、那些劝谏他立皇太弟的大臣,暗道,神迹如此一说,那些奸臣还不得尾巴都翘天上去了?
甚得司马炎宠信、却与司马攸不合的冯𬘘,眼珠转了转,忙柔声道,“陛下,齐王假仁假义,贤名在外,如今百姓拥护他,大臣推举他...恐怕,将来引发八王之乱就是他带的头啊!”
司马炎闻言大怒,厉声道,“来人!即刻备一壶美酒送去齐王府,让他追随母亲文明皇后去吧!”
冯𬘘大喜,忙给一旁的宦官使了个眼色,宦官目光闪动,“是,陛下。”
冯𬘘上前贴心为司马炎捏着肩,“陛下,太子虽稍稍有几分不尽如人意,但太子有聪慧无匹的皇太孙啊,大晋定能延绵...数百年。”
他本来想说延绵万世的,但看了这么久天幕,每个朝代说来说去都只有几百年,说大晋能延绵万年...这马屁有点太假了。
【其实,如果司马炎上位后,不要胡乱塞给藩王那么大的权力,如果他死后肯让司马攸继位,也许八王之乱就不会爆发——毕竟,在司马炎病重之时,满朝文武苦口婆心、劝司马炎立司马攸为继承人,这意味着,司马攸登基就有了一大批拥趸,基本盘稳了,藩王们一时也找不到借口造反....反过来,无论司马炎活着时,怎么费尽心思给司马衷造势,在群臣眼里,他都算不得是个正儿八经的君主,藩王更人人都觉得,傻子都能当皇帝,自己也是司马炎的儿子,为何不能取而代之?总之,bao.乱的种子早就埋下了...】
司马炎颤抖着手,“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可是,为什么司马家的西晋,能撑到十多年后才爆发藩王叛乱呢?因为,司马炎阴差阳错做对了一件事:他给傻儿子娶了贾南风。有人说是因为贾南风的倒行逆施,才引发了八王之乱...在这里主播想澄清一下,古代史学家在看待女性参政的问题上,很难以公正客观的眼光看待...】
【如果司马家族没娶这个有政治才干的女子,以彪悍的能力压制诸王野心,那么——这场八王之乱,大概在司马衷登基之时就会爆发,纵观史书,没有任何一个手握粮草、军事大权的皇室宗亲,能容忍货真价实的傻子抢走那个位置!所以,贾南风说起来还是为司马家西晋续命的大恩人...】
太子妃贾南风听到这里,眼眶中忍不住盈起了泪水,悄悄喃喃道,“天上的仙人夸我了,仙人她竟然夸我了...我原来并不是人见人厌的丑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