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调动思维,把握住对方的需求(2)
第24章调动思维,把握住对方的需求(2)
陈恢劝说刘邦的根本目的是保全南阳的军民,但是他的目的与刘邦咸阳称王的目标并不冲突,反而有着助长之势。一方求保全,一方求速度,南阳保全了,军民就不会殊死抵抗,刘邦就可以顺利地通过南阳城,从而争取到咸阳称王的机会。这就是他们双方的利益共同点,而陈恢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让南阳军民避免了惨遭屠戮的命运,同时又为刘邦除去了后顾之忧,让他可以全力进军咸阳的。而也因此,他成功地说服了刘邦。
陈恢言辞恳切,直击对方要害,在表面上是处处为对方着想,但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南阳的军民。而由于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所以他顺利地打赢了这场“说服战”。
利益能够对人们产生难以抵抗的诱惑,让人们不由自主地想要为了得到某种利益而去做某事。只要事情有利可图,任何人都会想办法去做。因此,我们在说服他人时,可以用利益引诱对方,以促使说服取得成功。
3.满足对方的优越感,说服过程会更顺利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们往往只看到了这一点,却不知道“高处不胜寒,低处纳百川”。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因此要有“人往高处走”的心态,但是我们也要有容人之量,有“水往低处流”的博大胸襟。有时候,稍微低下头,去满足别人的优越感,才会将你的人格魅力渲染得更高尚,而你的品质也才能得到提升。
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要懂得收敛,不能自高自大,目空一切。要知道,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而满足他人的优越感就能够很好地掩饰自己,让他人接受自己。
虚荣之心,任何人都有,没有人不喜欢别人称赞自己,更没有人愿意低人一头。在我们与人交谈时,要适当地满足一下对方的优越感,这样就会使谈话氛围变得更轻快,而交谈的双方也都会感觉非常愉悦,从而增进双方的感情,拉近双方心理上的距离。
高处不胜寒,曲高必然会和寡,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往往都喜欢自命清高,觉得自己是高人,是与众不同的。一句赞美,一番惺惺相惜,就可以极大地满足对方的优越感,打开对方的心门,从而为成功地说服对方打下基础。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想要应付自如,实现自己的目标,有一点是必须要做到的——在人际交往中,必须懂得随机应变,有些时候要懂得掩饰自己的锋芒,装傻充愣,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优越。适当地装傻充愣并不是有损尊严的事,这样可以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挥洒自如。
在与人交谈时,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人,对方的口才特别好,舌灿莲花,但是说出的话总是让人感觉不舒服,让人感觉他很嚣张。这样的人,很难让他人接受他的观点和意见。因为他们总是在想着表现自己,让他人知道自己的能力很强;总是显摆自己,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头,想通过自己的极致表现,让对方赞美自己。但结果却总是出乎他们的预料。
自大狂妄的人往往不招人待见,这样的人在与人交往中,最终都会落得孤家寡人的下场。而谦逊和善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能混得如鱼得水。
苏格拉底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你想要众叛亲离,那么就表现得比任何人都优越;如果你想要朋友满天下,那么就要表现得谦逊豁达。”
如果你表现得比朋友优越,在他们心里很可能会产生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甚至会演变为羡慕嫉妒恨。但是,如果你稍微低低头,表现得卑微一些,那么他们就会感觉到他们很重要,从而表达出对你的亲近。可以说,这样的情况放在任何人际交往中都是适用的。
在工作中,如果想要得到领导的重视,就不能一味地表现自己,锋芒毕露,而要懂得韬光养晦,学会恰当、真实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样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但很多时候,人们都会陷入一个误区之中,就是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奋力表现自己,企图让别人重视自己,但却一点都不知道收敛,狂妄自大,最后总是在莫名其妙中被疏远。
任何人都想表现得与众不同,以便得到同事的认可以及上司的赞许,这确实需要通过表现自己的能力来获取,但是,万事都不能太过,表现过头了,只会适得其反。同事之间一般都处于一种或明或暗的竞争关系中,如果我们过度地表现自己,那么必然会引来同事们的反感,引起大家的排斥和疏离。
卡耐基曾经说过:“只懂得在他人面前拼命地表现自己,让别人重视自己的人,永远不可能得到能够交心的朋友。”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也没有人喜欢输。因此,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地考虑对方的心理活动,要给与对方足够的重视与尊重,而将自己争强好胜的心理压制下来。
如果遇到与自己有着相同爱好或特长的人,而对方的表现欲望比较强,喜欢争强好胜,那么我们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退让一步,就算在对方能力没有我们强的情况下,依然要做到这一点——这样才能与对方和平相处。
但是,如果对方一味地逼迫,我们也不能太被动,因为我们一味地退让,很可能让对方对我们产生一种轻视的心理,从而打压我们。所以,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展现出我们的才能,让对方认识到我们并非无能之人。
而在我们能力远超对方,让对方感到不如我们,表现得比较自卑时,我们应该主动地与对方和解,让对方重拾优越感,这样对方必然会对我们心服口服,异常钦佩,从而主动与我们搞好关系,和平共处。反之,如果我们总是想着表现自己,就会使别人对我们产生敌意,从而使我们遭受冷落。
乔丹效力于公牛队的时候,队中的皮蓬可以说是乔丹最强的竞争对手,因为他被公认为是最有希望超越乔丹的人。皮蓬年轻气盛,总是想表现得比乔丹更优越,并时常在眼神中表现出对乔丹的不屑,还经常在跟队友聊天的时候,说乔丹不如自己,他一定会顶替乔丹的位置,等等。
但是乔丹听到这些事情之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高兴,非但没有打压和排挤皮蓬,反而对其加以鼓励。
有一次,在比赛完休息时,乔丹笑着问皮蓬:“你觉得咱们两人的三分球,谁投得更好一些?”
皮蓬听后有些不高兴地说道:“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反正不是我。”
当时,根据比赛数据显示,乔丹的三分球成功率为29.2%,而皮蓬的三分球命中率则为27.3%。虽然差了仅仅2个百分点,但是实际距离却是相当遥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