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巧辩“家国”与作赋“太虚” - 万古行 - 道平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万古行 >

第二十六章巧辩“家国”与作赋“太虚”

苏兴既然答应了东岚学院祭酒柳叙的辩论战,自当全力以赴,以文韬会一会这位东蜀国号称三个甲子不曾出现过的儒学大家。进入状态苏兴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改以往的嬉笑态度,十分的严肃。双方互相行了一个简单的儒家礼节,请对方入座。

两人就对坐在太虚湖旁,两张桌子相互间隔十米。湖中各色各样的鱼儿仿佛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氛,欢呼雀跃,争相跃出水面,每一起,每一落,都溅出一串水花。

柳叙抚了一把发白胡须,直言道:“阁下,就由你来出题吧,客随主便!”

苏兴思索一会儿,双手轻松搭在桌案之上。

“既然柳太傅此次出行是奉国命,不如,我们就以家国为题,好好辩上一辩。”

柳叙眼神刹那间释放出摄人的光茫,这是一种来自文学的碰撞产生的,虽无杀伤力,却足以震慑场面。

苏兴自然不甘落后,直言道:“敢问柳太傅,何为国,何为家?”

“小而为邻,中而为邦,大而为国。国者,群之属也,兵之护也,士之治也。为家者,是为亲聚之,友从之,寓乐其中也。”

苏兴点点头,继续问道:“那太傅认为家国关系应如何看待?”

“古圣人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柳太傅停滞了一下,看向苏兴,而后继续侃侃而谈:“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也即是说,家国关系,不过为其中的部分内容。古时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采邑;要想管理好自己的采邑,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采邑;采邑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总而言之,所谓不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柳叙抚着胡须,将一大段书中最为浅显的道理指出,回想起来,也算中规中矩,没有纰漏,这才笑着对苏兴说到:“阁下,又如何看待之?”

苏兴先是点点头,为其鼓掌,“太傅不愧为儒学大家,书中道理自然烂熟于心。”

但话峰一转,便道:“那太傅可否想过,家国本是一体,何故专注于按部就班呢?”

“无国之护守,何以为家;无家之组构,何以为国?是以,没有国之家,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浮萍飘落;没有家的国,如同一个空壳,而没有实质。”

“再者,将士拼杀疆场,是为护国,为之忠义。也是守家,谓之孝义。”

“所谓平天下,谓之天下太平,亦是太傅心中所愿吧?那贵国连年挑起纷争,可否符合太傅之理念,可否想过冲杀战场士兵的家人?如今,太傅出使我天玄王朝,可是为了‘平天下’?”

苏兴话峰一转,犹如利刃出鞘,直击对方要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说的对方哑口无言。

柳叙一惊,心神震撼。猛然发现自己好像进入了对方的圈套,而且犹如沼泽地一般,越陷越深,一时间,竟无法反驳。他知道,这一局,自己输了。

周围的群众无比解气,纷纷为这个年轻人鼓掌,这已然涉及了两国之间的对弈,输赢成败,影响巨大。

陈曦美眸轻挑,笑意盎然地抚了抚垂落肩上的乌黑秀发道:“这苏兴,干的还不错嘛!”

曹凌霜看着湖边神采奕奕的少年郎,眼神异彩连连,之中尽显佩服之色。

红唇轻启:“好一个家国之论,苏公子开局下套,最后直接对其信念薄弱点攻击,动摇其根本,此题无解!”

“阁下果真拥有真才实学,不知师从何处?”柳叙从桌子上端起一口茶水,一饮而尽,手里还有些颤抖,他知道,此行,对他伤害无疑是最大的,被动摇信念者,若无大毅力,此生也就止步于此了,但若是冲过了这个瓶颈,又会是另外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众人再次惊讶,能得到这位东蜀国的传奇人物如此高的评价,这少年郎,应该很不简单吧?

“学堂先生所教,不足为外人道也!”苏兴直言道,不想随意泄露先生的名讳。

柳叙暗自镇定下来,心想:“不行,此次出使,乃是皇命,不能有误,最起码,不能在这里倒下!”

撑着老脸,摆着笑意道:“阁下学识渊博,但可否能与在下再比一局辞赋?”

围观众人眼神火热,希望这位少年郎再一次展现神迹,击败这个不可一世的东蜀使团。

此刻苏兴有些为难了,“辞赋”一行,却是不是自己的强项,正当为难之时,曹姑娘向苏兴桌案走了过去,对柳叙笑道:“这局,我来替苏公子比,如何?”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柳叙一笑,点了点头:“当然,说话算话,而且,这已经是第二局了,不算多人对垒。”

柳叙当即不在说话,环视四周一眼,闭上眼睛静坐片刻,再睁眼,一手抬起右边的细腻狼毫,点染墨汁,书于纸上,半个小时的时间,才缓缓收笔。此为老夫所作《异国山水曲》。

让弟子读出来时,仿佛直击心灵,每一句都错落参差不齐,但曲头曲尾遥相呼应,行头押韵,行尾共情,简直像是在诉说着一个老人背井离乡,游览异国山水的心路曲折历程。

曹姑娘展颜一笑,没有过多仪式,抬起毛笔,便是在纸上落笔而写,不到一刻钟,便已完成一赋作品。

此情此景,我便以这太虚湖为题材,作一《太虚赋》。

苏兴小心整理纸张,初看,很是震惊,这笔画字体,穷尽丹青之妙,再细细读出来,心神震撼。

没有过多的辞藻修饰,没有特意的语音感情,就这样平缓的朗读出来。

《太虚赋》,穷尽丹青,彰显太虚。

初读一小半,如同携人入梦,尽显湖中美景。

读到一半之时,太虚之意涌上心头,仿佛如梦似幻,每一个人都像是在湖中游赏,但却感知不到湖水的存在。

最终读完后,众人如在梦呓,久久不能回过神来,流连忘返,似醉其中。

柳叙最先清醒过来,如同魔怔一般,不断重复:“不可能,你究竟是谁,能写出这种辞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