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跳出庐州天地宽
第158章跳出庐州天地宽
“彭祖家”若用后世的话来讲,便是“彭家军”。
庐州红巾军之所以会取这个名号,皆因为其起事之初的主要头领,便是南方白莲教高僧(白莲教乃佛教分支)彭莹玉及其座下门徒李普胜、赵普胜等人。
彭莹玉,乃江西袁州人士,十岁便入了袁州慈化寺为僧。
因其毕生矢志反元,多次组织起义失败,屡遭朝廷通缉追捕,只得隐姓埋名,早就弃用了本名及法号,以“彭莹玉”这个名字行走江湖。
其人的真名,则早已湮没于风尘,无人知晓。
石山初时受后世文艺影视作品演绎所惑,以为彭莹玉乃南方白莲教传教祖师级人物,甚至以为徐宋政权上下皆为其虔诚信徒。
直到坐稳濠州后,搜集到多方情报加以印证,方知此事其实是后世讹传。
白莲教本为元廷承认的合法教门,只因其教徒屡借传教之名聚众谋反,遂遭元廷数次禁绝。
此后,白莲教便逐渐转入地下,星散流布,内部派系林立,逐渐形成了“同教不同宗,同宗不同派,同派不同师”的局面。
同一路内,数人同时布教,传播不同派系的白莲教义,亦不足为奇。
彭莹玉的主要贡献,在于其人数十年如一日,奔走呼号,舍身反元,极大提升了白莲教在抗元义士心中的声望,让白莲一度成为反抗不公的代名词。
但彭莹玉座下门徒其实并不多,盖因屡次起事失败,精心培养的骨干折损殆尽,唯余李普胜等寥寥数人追随其左右。
徐宋政权内白莲教徒众多,彭莹玉一派仅为其中一脉。更因为他们未参与徐寿辉蕲州首义,徐寿辉建国称制,大封功臣之时,彭莹玉就不在封赏名单之上。
彼时,彭莹玉正在庐州路内秘密传教,并积极筹备举义之事。
不久,其人及众弟子便在庐江、无为、含山等地独力发动起义,庐州路红巾军遂以彭莹玉的姓氏为号,称“彭祖家”,其与蕲州徐宋政权之间的关系,其实颇为微妙。
比如,徐宋政权虽然也信白莲,但高举“摧富益贫”大旗,政治路线极其激进,所过之处,豪强之家焚掠一空,巨室宗族屠戮殆尽,遍地血火。
而“彭祖家”则更具宗教理想色彩,不仅宣扬“弥勒下生”,更是严格奉行“三不戒律”——不杀无辜、不淫妇女、不掠民财。
与放纵底层狂热复仇的徐宋红巾军相比,庐州路“彭祖家”的表现,可以说是两个极端。
因山水阻隔,两部人马仅能遥相呼应,根本谈不上统一指挥。
在二者合流之前,“彭祖家”相对于徐宋政权,就好比徐州红巾军相对于颍州红巾军,两部人马不能说毫无关联,只能说都是完完全全的独立个体。
“彭祖家”的内外事务,皆由彭莹玉或其亲信一言而决。
无论徐宋还是“彭祖家”,与红旗营的政治路线都相差很大,石山起初对这两支潜在盟友皆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但随着形势不断变化,却不得不与“彭祖家”接触。
此前,石山在鲁钱河大破董抟霄,大大缓解了“彭祖家”的西面压力。
彭莹玉却未曾主动遣使来濠州与石山寻去合作,就已经显示其人在外交上的僵化、迟钝了。
待到左君弼“献城”,为免彭莹玉误判形势,而与红旗营引发摩擦,石山专程派人前往含山,郑重宣告合肥已经归属红旗营。但左等右等,对方磨蹭多时,彭莹玉才派来使者“正式回应”。
红旗营当前利益核心还在濠、滁二州,石山虽然对庐州路有长远布局,却也不急一时,既然地盘尽在庐州境内的“彭祖家”自己都不急不躁,石山自然乐得先晾他一晾。
因而,他仅安排礼曹知事郭宗礼出面虚与委蛇,自己则稳坐钓鱼台,暂不接见。
如此晾了整整三日,直到“彭祖家”使者仇成再三催问郭宗礼,石山方才召见了此人。
仇成仅有中等身材,却生得精悍英武,入得厅来,抱拳为礼,声音洪亮,道:
“大宋庐州路元帅府千户仇成,参见红旗营石元帅!”
石山何等敏锐?瞬间便捕捉到仇成自述官职前的“大宋”二字。
“大宋?”
石山剑眉微挑,语带玩味地道:
“本帅只知道你们自称‘彭祖家’,何时投了徐宋?”
仇成不卑不亢,身体站的笔直,当厅侃侃而谈:
“天下白莲,本出同源。‘彭祖’(彭莹玉)与邹太师(邹普胜)素有渊源。今徐皇帝顺天应人,四方豪杰争相归附。我‘彭祖家’与大宋同拜弥勒,共襄反元大业,同举大事,情理之中。”
言罢,仇成见石山面色如常,便大胆进言,道:
“石元帅战功赫赫,实乃当世少有的豪杰!何不与我‘大宋’携手,共诛鞑虏?”
石山暗道这仇成倒是个人才,居然懂得组织“统一战线”之术,朗声笑道:
“携手抗元?没问题啊!只要是真心抗元的队伍,都理应同舟共济!”
仇成见石山如此“好说话”,心中暗喜,得寸进尺道:
“石元帅明鉴,我军与合肥守军鏖战经年,互有死伤,极大消耗了城中元军。左君弼此贼穷途末路,方才投效元帅,其心险恶,意在离间贵我两部联手抗元之心。”
其人语气随之转厉,昂声道:
“左武、左君弼父子,残暴嗜杀,双手沾满我‘彭祖家’袍泽之血!元帅乃当世英雄,岂能庇护此等作恶多端的鞑子鹰犬?”
“彭祖家”在庐州路闹腾了半年,甚至一度攻打过合肥城,的确消耗了元军力量。
结果,红旗营携大胜彻里不花之威而来,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梁县,还因左君弼“献城”,而拥有了合肥城的宣称权。
站在“彭祖家”的视角,红旗营此举,便有“摘桃子”的嫌疑。
石山既然敢接纳左君弼的“献城”,自然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只见他脸色陡然一沉,声音冷冽如刀,道:
“天下本无主,有德有能者居之。合肥城就在那里,红旗营兵锋未至庐州路之前,你们前后半年光景,可曾撼动合肥城墙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