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开创时代岂无赏
第213章开创时代岂无赏
次日上午,阳光透过窗棂,照亮了馆舍房间内漂浮的细微尘埃。
淮南行省参知政事赵琏从宿醉中头痛欲裂地醒来。窗外已是日上三竿,他却迟迟等不到石山接见自己的消息,就连要出门,也会被门口两个面无表情的杂役客气而坚决地拦回。
这一刻,他彻底明白过来——自己这位大元天使,从头到尾都是被这群无法无天的乱贼给戏耍了!
一股被羞辱的怒火猛地窜上心头,烧得赵琏脸颊发烫。
他像一头困兽般在狭小的房间内焦躁地踱步,官靴踩在粗糙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终于,赵琏按捺不住,冲到门边,对着门外厉声咆哮:
“石山呢?!让石山来见本官!本官要宣旨!郭宗礼!郭宗礼在哪儿?让他来见本官!你们这些目无王法的逆贼!安敢如此软禁朝廷天使!快放本官出去!!”
然而,任凭他如何嘶吼、威胁、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乞求,门外看守的杂役都如同泥塑木雕般肃立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对他的叫嚷充耳不闻,仿佛他只是在对着空气表演。
喊得口干舌燥,嗓子都有些嘶哑,却得不到任何回应,赵琏胸中的怒火渐渐被冰冷的绝望所取代。
他颓然瘫倒在房中那把硬木椅子上,双手无力地垂下。
完了!这趟差事彻底办砸了,连石山的面都没见着,就被像囚犯一样关在这里。回去之后,脱脱丞相会如何震怒?朝廷会如何处置我这个办事不力的行省参政?
罢官?下狱?甚至……他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椎骨升起。
就在赵琏万念俱灰之际,“吱呀”一声,紧闭的房门终于被人从外面推开。
红旗营礼曹知事郭宗礼带着两名随从踱了进来,脸上似乎挂着一丝若有若无讥诮,但待其走近,赵琏又觉得那或许只是自己气昏头产生的错觉,对方的表情似乎又只剩下了公式化的平静。
“听说赵参政今日心情不佳,雷霆震怒,可是下官等人有何招待不周之处?”
郭宗礼微微躬身,语气听起来颇为恭敬,却又带着一种疏离的客套。
“你这逆——”
赵琏如同被针刺般猛地跳起来,下意识就想上前揪住对方的衣襟喝骂。
但看到郭宗礼身后那两名眼神锐利的随从,又硬生生将到了嘴边的“贼”字咽了回去,强压下怒火,改口道,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急切:
“郭知事!石元帅究竟何时能来接旨?!朝廷天使在此,岂能如此怠慢!”
郭宗礼走近两步,依旧保持着躬身侍立的姿态,看似谦卑,语气却异常果决,没有半分转圜余地。
“回参政的话,今日恐怕不行。元帅一早就出城了。”
“出城?!”
赵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股邪火又往上冒,喝道:
“天使就在城中,等待宣旨,还有何事能比迎接圣旨更重要?需要你们石元帅亲自出城处理?!”
“这个嘛……”
郭宗礼面露难色,轻轻摇头。
“军国大事,非下官所能尽知。元帅行踪,亦非下官敢随意探听。”
眼看赵琏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似乎又要发作,郭宗礼才不紧不慢地补充道:
“不过,下官此来,正是奉元帅之命,特来告知赵参政。元帅说,他有一份‘重礼’,须得再过些时日方能备好,送到参政这里。还请参政稍安勿躁,且在馆驿安心歇息。
待这份‘重礼’送达,元帅自会与参政议定接旨的具体时间。”
“重礼?什么重礼还需要等些时日?”
赵琏心头猛地一沉,一股极其不祥的预感如同毒蛇般缠绕上来。石山这态度,哪里是想要接受招安?分明是在拖延时间,甚至可能在准备什么更大的动作!
可他如今身陷囹圄,如同瓮中之鳖,连消息都传不出去,又能如何应对?
难道真要等那不知是何物的“重礼”送到眼前?
若是石山直接将使团挡在五河之外,宣告招安失败,他回去虽然也要受责罚,但至少还能辩解一番。
可如今他人都已经到了合肥,却被软禁于此,连石山的面都见不着,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该如何向朝廷,向脱脱丞相、向皇帝交代?
说乱贼头子嫌官小,把天使晾在一边不管了?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想走都走不了!
“如此,下官便不打扰参政休息了,告退。”
见赵琏愣在原地,脸色变幻不定,郭宗礼果断地拱手一礼,带着人退了出去。房门再次被无情地关上,落锁的轻微“咔哒”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耳。
石山确实不在城中。
一早用过饭后,他便带着亲卫队和神机营指挥使邓大缸等人,出了合肥东门,来到城外一处偏僻而空旷的山谷。这里地势隐蔽,四面环山,只有一条道路可以进出。
李武亲率骁骑卫精锐提前赶到,将山谷内外彻底清场,外围游弋警戒的哨骑更是放到了十里之外,确保不会有闲杂人等潜入这片区域。气氛肃杀而紧张。
山谷尽头的一面陡峭山壁前,被临时平整出了一大片场地。
匠作院司业陶成道、大匠马化,以及十余名核心工匠助手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场中央,两门新铸成的火炮静静地矗立在特制的炮架上,覆盖其上的麻布已被掀开。
十月初的阳光明亮却不炙热,清晰地照耀在两门青铜火炮上。
崭新的炮管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金黄色光泽(青铜未氧化前的本色),冰冷的金属质感与精巧的结构(炮身、炮耳、炮架、瞄准具)结合在一起,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悸的力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