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取浙东必灭海精
第253章取浙东必灭海精
石山日理万机,周十二方才领命退下,江宁之战的先登头功卞元亨便已经应召而至。
卞元亨赶至元帅官厅时,石山正背对着门口,凝神注视后壁上悬挂的巨幅江南、江北舆图。
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红旗营目前的势力范围、兵力部署以及周边各路元军、义军的错综复杂态势。烛光摇曳,映照着石山挺拔而专注的背影,仿佛整个天下的重量都压在那副肩膀之上。
卞元亨不敢惊扰,恭敬地轻喊道:
“元帅!卞元亨奉命来到!”
石山缓缓转过身来,看到英气勃勃的爱将,他脸上露出和悦的笑容,抬手示意,道:
“大有(卞元亨表字),坐!友德,给卞镇抚看茶!”
“谢元帅!”
卞元亨大方落座,身姿挺拔,举止从容不迫,既有武将的英武,又不失儒士的沉稳气度。石山暗暗点头,自己也回到主位坐下,开门见山地问道:
“我军已经全取集庆路,在江南有了稳固的立足点。对下一步进军方略,你有何见解?”
进军江南事关红旗营的兴衰存亡,并不是石山个人一时兴起拍脑袋做出的决定。
早在渡江之前数月,关于要不要渡江、何时渡江、渡江后先取何处作为桥头堡、站稳脚跟后又应向哪个方向进行重点突破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红旗营高层就已经进行过激烈的讨论。
最终,形成了决策意见。
不可能等到如今,红旗营都已经攻陷了江宁城,大局已定之后,才临时起意去询问下属该如何进军——那也太过儿戏,绝非雄主所为。
卞元亨当时的级别和职务,自然不够参与最高决策层会议,因此并不清楚高层讨论的具体细节和争论焦点。但他深信石元帅行事向来深谋远虑,必定早有了通盘的考量和完善的计划。
元帅此刻发问,明面上是征询进军策略,实则是在考校自己的战略眼光和全局分析能力。他略加思索,组织了一下语言,沉稳开口道:
“元帅自起兵后屡败元军,声势日隆,早已在江北建立了较为稳固的根基。却毅然选择渡江南下,末将揣测,元帅应是顾虑到江北诸势力混战不休,致使民生凋敝,田地荒芜,战争潜力已然有限。
欲要成就大业,必先统合江南鱼米之乡,再北伐中原,一统天下。”
“嗯!”
石山微微颔首,眼神中流露出鼓励之意。
即便石山暂时还没有称王建国,但稍微有点眼光的人还是能看到红旗营基业小成,石山必然不会甘于割据一方,迟早要争霸天下。
卞元亨文武双全,是军中罕见有战略头脑的将领,能推断出“先定江南,再图北伐”的整体战略框架,并没有太出乎石山的预料。
他示意卞元亨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卞元亨得到鼓励,精神一振,继续道:
“以末将浅见,我军当前面临的战略选择,无非是西、南、东三个主要发展方向。”
他显然对这个问题有过深入的思考和准备,对于江北、江南的地理、敌我力量分布都有较深入的研究,此刻侃侃而谈,对各方向的利弊分析得条理清晰,十分流利。
“若是向西进军,首要目标便是夺取池州路。但池州路以南的徽州路、饶州路等地皆是连绵山区,道路崎岖难行,防御面狭长,而难以巩固形势。
我军即便拿下池州,也必须再返回江北,全力攻取安庆路,才能获得足够的南北战略纵深,但即便如此,整个西线的安危仍极度依赖对长江航道的绝对控制权。”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为凝重,道:
“池州路、安庆路再向西,便是江州路和蕲州路。这两地原本就是徐寿辉所部的主要活动区域,此刻正被元廷重兵团团围困,双方战事胶着。
我军若此时全力西进,等于抄了围剿元军的后路,先替徐宋解除了眼下的覆灭危机。
之后,徐寿辉所部必然会因江州路归属问题,而与我红旗营爆发直接冲突。届时两虎相争,必是两败俱伤之局,岂不平白让蒙元得到宝贵的喘息之机,而坐收渔利?”
江州路(相当于后世江西省九江市)位于长江中游,地处要冲,仿若控扼江北、淮南、湖广、江西、江浙等五行省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向南,它充当着整个江西行省的北面门户,江州路不下,则难以进取江西行省全境;
向西,它与兴国路、蕲州路等地共同控扼着通往湖广行省和江北行省的长江航道咽喉;
向北,便是素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称的安庆路,安庆路再北面,就是庐州路;
向东,则可顺流而下,直接威胁池州路、太平路,乃至庐州路等地。
更重要的是,江州路就在徐宋政权首都蕲水所在的蕲州路对面,两路隔江相望。如此敏感而重要的位置,徐寿辉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允许其他势力染指——即便是名义上的盟友红旗营也不行。
而石山若不能夺取并牢牢控制江州路,那么红旗营当下向西发展的一切努力,都将失去战略意义。
行军打仗若不深入研究地理,则容易产生“天下何处不可去”的盲目乐观。可若是结合地理、政治等因素通盘考虑,就会明白用兵方向的选择,其实受到诸多看不见的条件制约。
去年,当元廷安庆路总管余阙率领大军北上攻打桐城时,石山正与元廷进行着深入的“和谈”,红旗营东、北两线压力骤减,实际有能力发动一场“灭路”级别的大战。
当时,军中就有人建议趁机抽调主力大军南下,全力攻取安庆路全境。
这个建议最终被石山否决了,反对的主要原因,与今日卞元亨的顾虑基本一致。
——江防压力太大,还会为被重重围困的徐宋政权解套,就算石山能与徐寿辉通力合作,联手打退了元军的围剿,两部理念不同发展区域重叠的义军,也必然会很快陷入自相残杀。
所以,西进方案就不在红旗营当前的优先发展选项中,这是红旗营高层集体智慧权衡后的结果。卞元亨能跳出战术层面,从战略高度清晰认识到这一点,殊为难得。
石山眼中赞赏之色更浓,含笑道:
“分析得很有道理,切中肯綮!接着讲你的看法。”
“其次,便是向南发展。”
卞元亨得到元帅的肯定,底气更足,他目光扫过墙壁上悬挂的巨幅舆图,脑海中的思路越发清晰,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