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刀削面
第47章刀削面
大四不仅课程少了,宿舍管理方面也不那么严格了。
晚琪只在国庆放假前回去学校住了几晚,今天就又被接回来了。
是牧爸来接的她,顺便还带着她去了省书店。
牧爸已经惦记好久了,一大早就到学校接她,想跟她一起第一时间买到每月食谱。
即使专访的内容还在下一期,这个月刊印了自家女儿八篇投稿的杂志,他也想要买到。
已经国庆了,书店里贴上了红色主题的推荐书籍标语。
书店很大,书架摆放跟后世差不多,中间放着桌椅可供人地方阅读,此时的桌椅差不多已经坐满,满是学生模样的人在埋首用功。
这学习氛围可真好啊,放假第一天就有那么多人,晚琪不禁感叹,后世的实体书店不说人庭冷落,但也确实没那么多人了。
她还在观察书店的时候,牧爸早已熟门熟路的走到杂志专区,一眼就看见了摆在c位之一的每月食谱。
“琪琪。”书店走动都要注意声响,自然不能大声说话,牧爸便小声的用气音叫道,见女儿看过来了连忙招了招手,“那个杂志是叫每月食谱吧?是这个不?”
“对,是这个。”她走过来一看,也小小声点头。
牧爸一听顿时来了劲,现在的杂志还没有塑料包装,可以让人随意翻看,牧爸翻了几页就找到了署名牧晚琪的第一篇刊印,又翻了几页陆续找到了自己女儿的八篇文稿。
“真好啊。”他摩挲着纸张,看着自己给女儿取的名字被印在全国闻名的杂志上,有些舍不得放下书籍。
桌面上同种杂志只叠了六七本,牧爸谨记要买来送人的想法,把这一沓一扫而空不说,还专门找了工作人员要继续进货。
对,就是进货,抱着六七本杂志还说再来十本的样子,不是进货是什么?
晚琪都看到工作人员脸上那疑惑的表情了。
要是早知道牧爸是来真的,她就问廖主编要几本好了。
这期她的稿件入选太多,杂志社是会给她寄样刊的。
现在她专访也做了,问廖主编多要几本杂志他也是会给的,再不然直接跟杂志社买也可以啊,到书店买平白让人赚差价。
只是看牧爸明显高兴的样子她不好出声阻止。
算了,买就买吧,他爸难得能出门跟人炫耀。
即使销量好,六七本杂志也不会卖得这么快,这也不是学习资料啥的,一天摆个六七本很足够了。
可能书店自己也没想到,上新第一天就来了个扫货的,买十几本学习资料专业资料的很常见,买十多本一模一样杂志的可就太少了。
“每月食谱再来十本是吗?”工作人员跟牧爸确认道。
“对,十本。”牧爸算着十多本够分了,还能留两本自家保存着。
“那同志你稍等,我去拿货。”
“琪琪你之前不是说要跟我去图书馆么?”牧爸在收银台前等着,“都来书店了,你看看要买什么书。”
“图书馆跟书店不一样吧。”晚琪这么说着,图书馆只借书就好,书店可是要花钱的,现在的书是真不便宜。
不过牧爸说的也对,来都来了,转一圈还是可以的,她便走向烹饪区。
烹饪区的书架不多,书摆放得也有些零散,其中刘老的《膳食录》赫然在最显眼的地方,晚琪看了看,发现本土美食居多,其他地域烹饪寥寥无几,更遑论国外的料理了。
她便抽出了刘老膳食录的最新篇,第六部是不久前刚出版的,应该最贴近刘老现在的厨艺。
刘柏岑随着年纪的增大,越来越注重养生,膳食录里也都是些即养生又好吃的料理。
比如这道芙蓉鸡羹,看贴着的图片里,鸡汤已经粘稠成胶质,必定是好吃的。
“有想买的书么?”拿了杂志过来的牧爸过来小声问,看到熟悉的内容就道:“这是刘老的书?那天我在图书馆只看了一半,把这本书也一起买了吧。”
刘老在料理界很有威望,对她也很照顾,还专门跑来光顾过她家生意,买本刘老的书支持一下她也同意。
“还有想买的么?”要买的都是他想买的,琪琪还一本都没有,牧爸问道。
“没了,我们回家吧。”她感觉这些书其实都大同小异,没有搜索引擎,书上的料理还不如她记忆中来的多。
“那以后再来。”他也想回家了,抱着十多本杂志总归不太方便,以后再来也是一样。
晚琪学校离家进,她经常回来导致这次放小长假了也没东西需要带。
回来得勤了,牧妈对几天不见的女儿也没感觉到新鲜,看着父女俩回家,注意力全在后座的杂志上。
“买了几本啊,这许多。”一本杂志不算太薄,近二十本叠起来看上去厚厚一摞。
“十八本。”牧爸把杂志拿出来,“你那边是寄过去还是过年的时候带过去?”
“过年的时候带吧。”牧妈早就想好了,寄回去再打电话炫耀哪有当面炫耀来的舒爽,反正自家有车了,到时候不用自己提,再多来几摞也带得动。
见牧爸牧妈商量得开心,晚琪只好默默凑到牧晚风边上。
一大早牧爸就出门了,留下的活只牧晚风和小章干,效率便低了些,两人忙到现在还在忙活着。
晚琪看了一会儿,小章在剁骨头,牧晚风在切丝,感觉自己好像帮不上忙,干脆去做了中午饭。
牧爸今天开心,她不介意让他更高兴一点,他不是喜欢吃面么?
她今天就来个牧爸没吃过的刀削面。
刀削面是五大面食之一,比其他面要更有韧劲,那和面必定是很有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