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疑惑
衣服已经烂掉,馒头什么的也全部吃光,包袱里就剩了一两件破衣和娘的骨灰,好生吃了一顿后,轻装上阵的狗蛋背了云轩,陶苏背了陶钰,往山下小跑而去。
到得山下,陶苏阻住了狗蛋,先带着他们进了森林边上的一座破庙。
就他们这蓬头垢面的形象,进了城还不得被当乞丐赶走?
在破庙歇息了一夜,第二日陶苏换了最后一身看上去也还干净的衣衫,对云轩道:“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先进城买点衣服回来。”
云轩本想说我跟你一起,但是看看自己身上和那包裹成了粽子的脚,点点头,在身上摸了半天,摸出一个小荷包出来。
“银钱我有。”见他一脸纠结舍不得,那荷包也不像是能放多少东西的模样,只怕里面是对他很重要的东西,陶苏将他手一按,道。
“算我欠你的,日后定百倍还你。”将荷包塞回怀里,云轩大气的道。
“狗蛋,你看着门,小钰,你帮姐姐守着包袱,守着爹娘,可好?”
对狗蛋吩咐一声见他点头,陶苏转头看向陶钰柔声道。
银票什么的她都随身带着,但是包袱里还有爹的衣裳和娘的骨灰。
“嗯!”
陶钰将已经缩小了许多的包袱紧紧抱在怀里,重重的点头。
紧了紧衣服,再度看了看三人,陶苏起身往外走去。
看着面前那依山而建的雄伟城郭,深深吸了一口气。
*
舒州紧邻庐州,可是和庐州那千里平原不同,境内多是大山和原始森林,都是人迹罕见之地,耕地稀少,人口便也少了许多,比起庐州的繁华,舒州可说是贫瘠了。
城郭虽然雄伟城确是不大,进了城里,里面市面很是有些冷清,行人零零落落不说,开门的店铺也带了一些萧条模样。
走了几条街,好些铺子都没开门,直到问了路人,陶苏才找到舒州城的主街。
比起别的街道那冷清模样,这条街上倒是繁华许多。
陶苏找了一家成衣铺子迈了进去,刚进门,就听得里面有人说话。
“哎,如今这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是啊,自从十年前先帝下令将舒州划归庐州治下,这城里的富户大多就去了庐州,城里就开始冷清了,如今战事一起,更是没人了。”
“哎,也不知道这战乱什么时候结束,听说淮南军都已经打到庐州和信州了。”
“是啊,如此说来,咱们这里倒是沾了冷清的好处,那淮南军不会想拿下咱们这里。”
“你说这好好的,淮南王造什么反啊!”
“还不是被逼的,换你儿子都被杀了还一个屁都不敢放啊?”
“那不是说,那淮南王世子与学子们勾结,意图谋逆嘛?”
“啧,这话你信?”
“嘘,嘘!小姑娘,你想要点什么?”
掌柜的一开口,铺子里坐在桌边正在闲聊的几人便也停了声,往门口看去。
见门口站了一个梳着双丫头面黄肌瘦衣服破旧的小女孩,一双杏眼扑闪着忐忑和不安之色,几人刚提起的心便又落了下来。
眼角余光扫过几人脸上神色,带着满脸拘谨和不安,先施一礼,陶苏从荷包里掏了半天掏了几个铜板和一个银角子,怯生生道:“我想跟弟弟们买几件衣裳,我,我有钱。”
“听你这口音不是咱们舒州人,你从哪来?”
她一口又糯又软的官话,让桌子边的一个中年人眉头微挑,笑着问道。
“我们从北边来,去投亲的,路上碰到乱兵,所以……”
拉了拉衣角,陶苏低了头,可怜兮兮的将手捧起来,道:“我有钱,掌柜的行行好,给几身衣裳就行。”
“你家里大人呢?不会就你几个孩子吧?”
桌边另外一人问道。
陶苏心头一跳,低头道:“家里祖父伤了腿。”
说话之时,心中想了想陶薄氏,眼眶便是一红,很是带了一些楚楚可怜的模样。
几人便也懂了,这只怕是家里只剩了祖父了。
这孩子虽然穿着破旧一副潦倒模样,但是衣衫却是干干净净,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神态拘谨却很是斯文有礼,一看就是家教良好的。
想起这次战乱的起始,几人便脑补出了各种唏嘘版本。
这么一想,面上便都带了同情之色。
“哎,可怜见的,这世道。”叹着气摇摇头,掌柜的拿出了几身孩童衣裳,想了想,又拿了一件厚衣一起包了给她,从她手上拿过那些明显不够的银钱,道:“行了,多的我也不要你的了。”
“多谢掌柜的,日后,日后我会还你的。”陶苏接过包袱深鞠一躬,轻声道谢。
“哎哎,这点子东西不算什么,只是,你自个小心些,如今世道乱。”掌柜的挥挥手,笑道。
都是一些成年积下来的货,反正也卖不出去,给了她,也算积一个阴德。
陶苏再深施一礼,又对桌边的那几个人也施礼告退后,方退出了布店。
她身上自然有钱,不说自个偷藏的那些银票,单说徐盛那一叠银票,她事后数了数就有两千两之巨,但是此时却绝对不能露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