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得手了
布掌柜这话一说,油掌柜和海管事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随后,海管事便大骂起来。
这布店和粮油铺子做的生意和海边的联系少,但是他可是日常去海边收货的,早些年,那些倭寇将海边渔村祸害成什么样,他可是最清楚的。
这蒋家居然勾结倭寇!
油掌柜也忍不住大骂出声。
他虽是不做海边的生意,但是早几年倭寇进攻杭州府之时,他正好在外面收粮,亲眼目睹那些倭寇是怎么烧杀抢劫的。
有时候想想若是杭州府破了,那脊背都发凉。
现在居然是蒋家勾结倭寇,还说要给倭寇开门……
布掌柜待两人大骂了一顿之后挥挥手,道:“消消气,消消气,来,喝口水。”
他能理解他们两人,当时他从来告知他以后他那铺子的东家就是孙家那位孙女的孙府管家嘴里听说此事,那也是大骂了一顿。
当时孙府管家也跟着他一起骂。
那一年倭寇进攻杭州府,要不是刘一鸣带着禁卫军来,有蒋家做内应,只怕杭州府早就被破城了。
那些倭寇可是烧杀抢劫惯了的,让他们进了城,小门小户可能还有活路,他们这些大户和开店的,那可真是没活路了!
只要想想都后怕!
连喝了几口水,油掌柜道:“难道说,那个跟着顾姓平妻一起嫁入李府的奸夫,就是那个联系人?”
若是如此,那就说得通了。
这样重要的人证,蒋家不敢留在自己家里,干脆跟着那顾家女一起嫁到李家,藏身李府。
李守备当年可是冲锋在前,靠着杀倭寇立下的战功升为守备,不管是倭寇还是旁的人,万想不到这人会在李府。
可不是最好的藏身之所嘛?
还顺便给李守备戴顶绿帽子,恶心恶心李守备。
蒋家这心思,不可谓不毒啊!
布掌柜摇摇头道:“这个我倒是不清楚,孙管家也没说这事,只说这事查出来后,知府大人一众人等是大怒,以前知府还挡着一点李守备,让李守备不至于把蒋家给烧了,现在,那是得到这消息后,便亲自带人和钦差大臣一起去抓人,就是昨日的事,估摸着你们回去,也就会听到蒋家被封的消息了。”
“呸,活该!这些人渣,就该全部砍了头去!”海管事啐了一口气骂道。
油掌柜倒是又皱起了眉头,道:“这事最后怎么着还真难说,这蒋家背后靠着顾家,又家财巨万,这等事……”
“对了,还有一事,不知道你们可知道。”布掌柜打断了油掌柜的话道:“蒋家的海船今年可一条都没有回来!”
“这个我知道,可现在才月中呢,往年也有月底才回来的船。”海管事道:“也不能就确定说一条都回不来。”
布掌柜啧啧两声,晃了下手指头道:“是真回不来了!我跟你说,昨日应家的人到我这里约货,他们家的船已经回来了,是约准备再次出海的货,他跟我说,蒋家的三条船在交趾比他们早出发大半个月,他说从交趾过来也就一个多月的航程,怎么说,蒋家的船四月底都能回来,还说,他们回来的时候看到有一片区域是起过大风暴的样子,若是蒋家的船正遇到那大风暴,只怕就完蛋了。”
“这样啊!那可真就回不来了!”海管事点头道。
他做海味生意的,和渔民交道打的多,和海商也打过交道,知道从交趾回来的这段路,在海商那里就算是回家的路了,不会再转去什么旁的地方做生意,若是从交趾出发,却迟了大半个月都没有回来,路上又有大风暴的痕迹,那十有八九是回不来了。
“若是海船回不来,蒋家可就没有那么大财力了!”油掌柜拍了一下大腿,站起身道:“不行,我得回去,我得去跟我们东家说这事,我们东家早看蒋家不惯了,让他知道了,一定会去找知府和钦差大臣请愿,重判蒋家那帮奸人!”
“哎,你不看病了?”布掌柜叫道。
“我就一点小毛病,估计是风寒,我到下面找陈大夫买盒丸药也是一样。”油掌柜一边说一边已经蹭蹭蹭的跑下楼去。
“得,我也去买盒丸药吃算了,我就是肚子有些不舒服。”海管事也起身跑了。
布掌柜哎了一声,笑着端起了茶杯又喝了一杯,心里想着管家说的话。
管家说,这种事没必要替蒋家遮着掩着,让全杭州府的人都知道他们干的这些缺德事才好。
管家说,他听到老太太和身边得力婆子说,说孙女婿这次过来,并不完全是为了孙家的事,孙女婿这次可是中了同进士的,要是这次帮着钦差大臣把事做好了,那么回去之后便可以得个好职位,到时候再有宫里的大人相助,孙家再拿回皇商的资格就不是难事。
而这次钦差大臣是冲着蒋家来的,他们旁的帮不上,造下声势还是可以的。
那些弯弯道道他是不知道,但是这么些年,蒋家仗着背后有顾家,在杭州府那是横行霸道,他也吃过不少亏。
现在能出了这口气,何乐而不为之!
嗯,而且,现在这样队也不用排了。
从门缝里瞅着布掌柜被大夫喊进去,陶苏坐直了身子,手指不觉在腿上敲了敲。
蒋家的船本应该是在四月中下旬回到杭州府,可蒋家的船没有回来,黑风那小子却跑了。
也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关系。
或者说是,燕羽他们……
燕羽他们应该是,不,是肯定已经得手了!
所以蒋家的船才没有回来,而且都大半月过去了,也没有任何人回来报个信。
这段时间李家和孟家都没有人来找她,甚至说好的庆祝她开业都没来,只怕是因为事态的发展已经超出他们的预计,所以忙得根本没空来搭理她这么一个小大夫。
跟着顾姓平妻的人都死了,那假女人的尸体又是最好的证据,现在再加上这么一个倭寇证人,蒋家这次只怕难以脱身了。
不过这些事的确都和她无关。
“姐,钱静他们到了。”陶钰站在窗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