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177小胜一局免职与提拔初建威信
第178章177.小胜一局.免职与提拔.初建威信
会议室里静得可怕。
阳光明提出的处理意见——免除赵卫国、李素娟的组长职务并记大过一次——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的不是水花,而是令人窒息的沉默和震惊。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刘金生身上,等待着他的反应。
赵卫国和李素娟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额头上冷汗涔涔,几乎要瘫软下去。
他们求助般地望向殷永良,又迅速低下头,不敢与任何人对视。
殷永良胸口剧烈起伏,手指紧紧攥着茶杯,仿佛下一刻就要将那瓷杯捏碎。他死死瞪着阳光明,眼神里的怨毒几乎要溢出来。
刘金生脸上的肌肉不易察觉地抽搐了几下。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表情恢复平静,甚至勉强挤出一丝看似宽容的笑意,但眼神深处的阴霾却挥之不去。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比平时低沉沙哑了些,试图重新掌控局面。
“光明同志啊。”他开口了,语气显得语重心长,“你的认真负责,对原则的坚持,我是非常认同,也非常赞赏的。这一点,大家都要向你学习。”
他先肯定阳光明,这是他一贯的做法。
“财务工作,严谨是第一位的,出了差错,尤其是可能造成资金损失的重大风险,必须要严肃处理!这一点,毫无疑问!”
他的语气加重,目光严厉地扫过赵卫国和李素娟,两人吓得一哆嗦,头垂得更低。
“给予赵卫国、李素娟两位同志记大过处分,我认为是必要的,也是恰当的。必须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
刘金生说到这里,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苦口婆心”起来。
“但是呢。”他拖长了音调,目光扫过全场,像是在寻求理解,“我们也要讲究一个方式方法,要给出路,给出路啊,同志们。”
“赵卫国和李素娟两位同志,毕竟在组长的岗位上工作了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对科里的业务是熟悉的,对厂里的情况是了解的。”
他试图唤起大家对“老同志”的同情。
“这次的问题,性质虽然严重,但好在光明同志火眼金睛,及时发现,避免了厂里的实际损失嘛。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他巧妙地将“未遂”作为减轻处罚的理由。
“我的意见是,记大过处分,我完全同意,必须记!要让他们刻骨铭心!”
他再次强调同意处分,然后抛出了真正的目的。
“但是,组长的职务,是不是可以先保留一下?给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刘金生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摊开,做出一个商讨的姿态。
“我们可以严肃批评,提出严厉警告,让他们做出深刻检查。如果后续工作中,再出现类似的,哪怕只是接近这种性质的纰漏,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他的语气变得斩钉截铁,“到时候,不用光明同志你提,我亲自打报告,立刻免除他们的职务,绝不姑息!怎么样?”
他的目光看向阳光明,带着明显的压力和示意,希望阳光明能顺势下台阶。
这番话说得看似公允,既肯定了阳光明,同意了严厉处分,又试图保住两人的核心职务,保下殷永良的左膀右臂,也维护了他自己作为科长的权威。
会议室里不少人暗自点头,觉得刘科长处理得“公道”,既严厉又给了机会。
殷永良紧绷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
阳光明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
他早就料到刘金生会来这一手,和稀泥,保人,维持表面的平衡。
如果今天退让了,那么之前的强势反击就失去了意义。这两个明显带着恶意、甚至可能涉及更深层问题的陷阱,就会被轻轻揭过,定义为“工作疏忽”。以后类似的事情只会变本加厉。
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进一步削弱殷永良的势力,同时树立起自己不容侵犯的权威。
等到刘金生说完,目光期待地看着他时,阳光明才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刘科长,您说得有道理,批评教育,给出路,这些都是必要的。”他先表示理解,礼节到位。
“但是。”
他的语气加重,目光锐利地看向赵卫国和李素娟,“这次发现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普通的审核疏忽或者业务能力不足导致的失误!”
他的话像锤子一样砸在每个人心上。
“两份文件,金额巨大,问题明显。一份是关键技术验收数据严重失实,另一份是采购数量和单价双重异常。这其中的逻辑矛盾和风险,以两位组长多年的专业经验和职业敏感,真的会毫无察觉吗?”
阳光明的目光如同冰冷的探照灯,扫过两人。
赵卫国和李素娟的身体微微颤抖,根本不敢抬头。
“我认为,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失误’二字可以概括的了。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极端的责任心缺失,甚至可能是……”
他适时地停顿了一下,没有说出那个更严重的词,但留给所有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让这样的同志继续担任组长这样的关键职务,如何能保证科室的资金安全?如何能让厂领导放心?又如何能让科里其他兢兢业业、严格把关的同志们信服?”
一连串的反问,句句在理,直指核心。
阳光明转向刘金生,态度依旧恭敬,但立场毫不动摇。
“刘科长,记大过处分,是程序上的惩戒。而免除组长职务,是承担他们理应承担的领导责任。这两者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