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175主动上门打破僵局突破口和切入点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暗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76章175主动上门打破僵局突破口和切入点

第176章175.主动上门.打破僵局.突破口和切入点

阳光明跟着刘金生,重新回到了财务科那间充斥着算盘声和纸张窸窣声的大办公室。

那些刚刚从三楼会议室下来的科员们,大多已回到了自己的座位,重新埋首于账册报表之中。然而,空气里却弥漫着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凝滞感,仿佛暴雨来临前的低压,沉闷得让人有些透不过气。

先前那种相对松弛的工作氛围似乎被彻底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小心翼翼的安静,一种刻意维持的正常。

算盘珠子的噼啪声听起来有些稀疏零落,远不如之前那般连贯密集,偶尔还会突兀地停顿一下,像是操作者忽然走了神。纸张翻动的声音也轻了许多,仿佛生怕弄出太大的响动。

偶尔有人抬头,偷眼觑向走进来的两位领导,目光一触即离,又迅速低下,仿佛被烫到一样,赶紧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眼前的表格数字上,那专注的神情却透着一丝不自然。

阳光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道或直接或隐蔽的视线,黏在自己背上,伴随着无声的打量和评估。

那些目光中,有好奇、审视、猜测、羡慕、嫉妒,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抵触的情绪流。

刘金生仿佛对这一切浑然未觉,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惯常的和煦得如同午后阳光的笑容。

他没有在大办公室中间停留,也没有像往常那样和某个会计随口聊两句天气或者家常,而是脚步不停,径直带着阳光明走向办公室最里侧,那排并排的三扇深褐色木门。

其中两扇紧闭着,分别挂着“科长”和“副科长”的小木牌,白底黑字,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第三扇门,位于“副科长”办公室的右侧,此刻敞开着,露出里面略显空荡的空间,门框边缘还能看到一点新刷油漆的痕迹。

“来来,光明,看看你的新办公室。”

刘金生声音不高,却足够让附近几个竖着耳朵的人听见,他热情地引着阳光明走到那扇开着的门前,率先走了进去。

阳光明紧随其后,迈入了这间属于自己的独立办公室。

房间不大,大约八九个平方的样子,紧挨着殷永良的那间副科长办公室,但面积明显小了一圈。

四壁刚刚粉刷过,还能闻到淡淡的石灰水味道,墙壁雪白,衬托得房间格外亮堂。

地面是老旧的水泥地,打扫得很干净,边角处能看到一些日久磨损的痕迹。

靠窗摆放着一张半新的深木色办公桌,桌面上放着一瓶崭新的蓝色墨水,一支黑色的蘸水笔斜放在吸墨纸上,还有一个铁皮做的绿色笔筒,里面插着几支削好的铅笔和一支红蓝双色铅笔。

桌子旁边配着一把木椅,漆色有些斑驳,露出原木的底色。

墙角立着一个绿色的铁皮文件柜,柜门上的锁头是老式的黄铜弹子锁,看起来有些年头。

对着门的另一面墙边,则放着两把待客用的木头椅子,椅面磨得有些光滑。

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整个房间简洁至极,甚至显得有些简陋,但比起外面大办公室的拥挤嘈杂,这里已然算是一方安静的独立天地。

“条件简陋了点,暂时先将就一下。”刘金生搓了搓手,笑着解释道。

他的目光在房间里扫了一圈,像是在做最后的验收,“这屋子以前是科里的资料室,堆放些旧账本和凭证。

为了给你腾地方,前几天刚突击收拾出来的。”

他指了指那个文件柜:“一些常用的财务制度文件、近期报表副本,都给你放在这里面了,方便你随时查阅。钥匙在这里。”

他从办公桌敞开的抽屉里,摸出两把用细绳拴着的铜钥匙,放在了桌面上。

阳光明的目光快速而仔细地扫过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从雪白的墙壁到光洁的桌面,从冰冷的铁皮柜到明亮的窗户,脸上随即露出恰到好处的满意神色。

“已经很好了,刘科长。有个独立空间,方便思考和学习,谢谢科里安排得这么周到。”他的语气真诚,没有丝毫挑剔或失望的意思,仿佛这间小屋正是他所需要的。

刘金生哈哈一笑,显得很高兴,仿佛阳光明的满意是对他工作的最大肯定:

“你不嫌弃就好!缺什么少什么,直接跟行政科打申请,或者跟我说一声也行。”

他走到窗前,推开了那扇旧式的木框窗户,窗轴发出轻微的嘎吱声。

九月的微风带着一丝凉意和淡淡的煤烟气味吹了进来,驱散了房间里的些许闷气。

窗外是厂区的一角,能看到远处厂房的灰褐色屋顶和几缕袅袅的白色蒸汽,更远处是一排高大的杨树,树梢已经开始泛出些许微黄。

“视野还行,通风也不错,心情烦闷的时候,还可以看看窗外的风景。”

“以后啊,这就是你的根据地了。”

刘金生转过身,背对着窗户,面向阳光明,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变得稍微正式了些,语气也放缓了些。

“光明啊,既然来了财务科,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他开口说道,声音比刚才低沉了几分,“工作上不要有顾虑,大胆干。厂里把你派过来,就是对我们的重视,也是对你个人能力的信任。”

他说话的语气很恳切,仿佛真是推心置腹。

“科里的情况,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他微微叹了口气,像是有些无奈,“老殷那个人呢,就是脾气臭,脸冷,说话直,但人心眼不坏,业务上是把好手。跟账本数字打了一辈子交道,性格难免有点倔。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

他轻描淡写地将殷永良先前的排斥和冷淡,归结为性格和业务习惯问题。

“科里其他同志呢,都是老财务了,经验丰富,各有各的长处。你刚来,多听多看多学,很快就能上手。”

他走到办公桌旁,似乎在思考,停顿了片刻。。

“目前呢,你先不用具体分管哪个组。”刘金生回到正题,安排道,“当务之急是尽快熟悉科里的全面业务,了解人员情况。心里有了底,工作才好开展。”

他指了指桌上那一小摞文件和墙角的文件柜,“这些规章制度、往年的报表、近期的资金计划,都可以看看。对各组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先有个整体的把握。”

“有什么不明白的,随时可以来问我,或者……”他说到这里,微妙地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问问老殷也行。他对科里的业务,那是门儿清。当然,问下面的组长、老会计,也都行。大家都会配合的。”

这番话听起来四平八稳,既表达了支持,也给予了建议。

阳光明认真听着,不时点头,目光始终落在刘金生脸上,显示出充分的尊重和专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