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164必须接回家未雨绸缪为改嫁扫清障
第165章164.必须接回家.未雨绸缪.为改嫁扫清障碍.抚恤分配
暮色四合,最后一抹残阳被石库门高耸的屋脊吞没。
昏黄的路灯在青石板上晕开模糊的光圈,勉强照亮几张沉默的脸。
邻居们零星坐着,摇着蒲扇,目光却总不由自主飘向门口的方向。
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天井的凝滞。阳家一行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走进来,身影被路灯拉得细长,仿佛随时会被这沉重的夜色压垮。
李桂花一眼就看到了在陈阿婆怀里扭动哭闹的壮壮。
“哦哟,壮壮!”
李桂花几乎是扑过去,一把从陈阿婆怀里接过儿子。
孩子哭得小脸通红,额头汗津津的,小手在空中胡乱挥舞,显然不适应和妈妈分离这么长时间。
李桂花熟练地将他搂紧,脸颊贴着孩子汗湿的鬓角,手臂有节奏地轻轻拍抚,嘴里发出低低的、带着安抚意味的哄声:“哦哦,不哭了不哭了,壮壮乖,妈妈回来了,回家了回家了……”
壮壮感受到熟悉的气息和怀抱,抽噎声渐渐弱下去,变成委屈的哼哼唧唧,小脑袋依赖地往母亲颈窝里钻。
李桂花抱着他轻轻摇晃,用身体动作驱散孩子的惊恐。
天井里纳凉的邻居们,陈阿婆、何彩云、冯师母她们,都默契地没有上前过多询问,只是投来关切的目光,低声简单寒暄了几句。
“回来了?”陈阿婆的声音带着小心翼翼的探询。
“嗯,回来了。”
阳永康走在最前头,声音低沉得像蒙了一层灰。
他冲着邻居们极其轻微地点了下头,幅度小得几乎看不见,算是打过招呼,便一言不发地率先走向自家门口。
张秀英被李桂花和阳光明一左一右搀扶着。她脸色蜡黄,眼皮沉重地耷拉着,整个人像被抽掉了筋骨,脚步虚浮,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丈夫。
阳光辉沉默地走在最后,高大的身躯微微佝偻,脸上是浓得化不开的倦意和一种麻木的悲痛,仿佛灵魂还滞留在那片冰冷的墓地。
进了屋,关上房门,木门发出“吱呀”一声轻响,仿佛隔绝了外面的一切。
昏黄的灯泡悬在屋子中央,光线吝啬地洒下来,映照出房间里陈旧而略显拥挤的陈设。
阳永康没有坐下。
他站在屋子中央,昏黄的灯光将他本就严肃的脸映照得沟壑纵横。他习惯性地挺直腰背,但眉宇间刻着深深的疲惫。
他环视了一圈家人,目光在每个人脸上短暂停留——妻子失魂落魄的憔悴,大儿子眼中深重的茫然,小儿子沉静外表下的紧绷,儿媳抱着孙子时那份强撑的镇定。
他深吸一口气,那气息沉入肺腑,带着胸腔的共鸣,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都坐下吧。”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块石头投入死水,激起无形的涟漪,“有件事,得跟大家商量。”
他的语气异常严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
疲惫的众人心头一凛,纷纷找地方坐下。
张秀英被扶着坐进那张磨得油亮的藤椅里,身体陷进去,像一尊失去支撑的泥塑。
阳光明搬了个小方凳,紧挨着母亲坐下,无声地传递着支撑。
阳光辉靠着冰冷的五斗橱,身体微微下滑,仿佛站立也需要耗费他巨大的力气。
李桂花抱着壮壮,坐在床沿,调整了一下姿势,让孩子睡得更安稳些,目光则落在公公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明天追悼会结束,建军入土为安。”阳永康的声音平稳,每个字却像凿子刻在木头上,清晰而沉重,“我打算,把香兰和红红、阿毛,接回家里来住。”
这话一出,房间里静了一瞬。
空气仿佛凝固了。
李桂花拍抚壮壮的手下意识顿住,指尖微微蜷缩了一下。其他人也有些意外,但随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女儿刚遭此大难,做父亲的想把她接回身边照顾一段时间,是人之常情。
短暂的停顿后,回应接踵而来。
阳光明首先点头,声音清晰而沉稳:“爸说得对。大姐现在这样,身边没个亲人照应不行。回来住段时间也好,至少有人看着点,帮她分担些。”
他考虑的是大姐当下的状态和两个年幼孩子的照管。
阳光辉也闷闷地“嗯”了一声,声音像是从胸腔里挤出来:“是该接回来。家里人多,能看着点她,免得她……胡思乱想。”
他想的是大姐精神恍惚的状态,怕她做出什么傻事。
张秀英更是立刻红了眼眶,泪水无声地涌上来,顺着脸颊滑落。
她抓住藤椅扶手,连连点头,声音带着哽咽:“好,好,好!接回来好!我看着她那样子,心都要碎了……
回来住,我天天给她弄点热乎的,熬点汤水补补身子……红红和阿毛,我也能帮着带带……”
作为母亲,她满心满眼都是女儿此刻的伤痛,只想着如何用最直接的方式去抚慰。
李桂花抱着壮壮,脸上也努力挤出赞同的神色,语气带着刻意的轻快:
“是该回来住住。换换环境,心情……心情也能早点好起来。家里……”
她顿了顿,目光飞快地扫过这间二十平米的前楼,五斗橱、饭桌、板凳几乎挤占了所有空间,“挤是挤了点,但总归是亲人在身边,热乎。”
她把“热乎”两个字咬得重了些,像是在说服自己。
她心里飞快地盘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