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165抚恤金争夺都想争顶班名额香兰归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暗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66章165抚恤金争夺都想争顶班名额香兰归

第166章165.抚恤金争夺.都想争顶班名额.香兰归家

王师傅说的很详细,生怕遗漏了什么关键。

“头一件,是厂里给的一次性抚恤金。”

他的声音低沉,“因为建军是‘因公牺牲’,按照这个标准,一次性给十八个月的基本工资。建军每月是四十二块五毛,算下来,总共七百六十五块整。”

这个数字报出来,屋里响起几声细微的抽气声。七百六十五块,在这个年代,对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第二件。”王师傅继续道,“是长期抚恤。厂里按月给两个孩子发生活费,直到他们成年。红红和阿毛两个人加起来,每月是十七块。”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笔钱,马厂长和唐科长说了,会按月发到孩子母亲手里。”

阳香兰抱着阿毛的手臂微微动了一下,目光依旧低垂,落在孩子熟睡的小脸上。

“第三件。”王师傅的声音提高了一些,“是顶班名额。厂里按规定,给一个名额,由香兰顶替建军进厂工作。”

他特意看向阳香兰,又看向阳永康和阳光明,“厂里领导说了,考虑到香兰的情况特殊,刚生完孩子,要带两个小的生活,会尽量照顾,安排一个清闲些的岗位,有可能是库管或者后勤上的岗位。”

他说到这里,目光落在阳光明身上,带着真诚的感激,“这个,多亏了光明。是他托了厂里的唐科长,从中斡旋,才争取到这么好的安排。香兰能有个相对轻省的岗位,我们全家都感激不尽。”

阳光明微微颔首,声音平和:“王伯伯言重了。都是为了大姐和两个孩子能过得好些,一家人,应该的。”

王师傅摇摇头,语气诚恳:“光明,这情分,伯伯记在心里。托人办事,尤其办这么大的事,肯定没少搭东西,更欠下了大人情。这人情债,将来不好还啊。”

他看向阳永康,“亲家公,光明这孩子,有本事,有担当,为了他姐,是真豁得出去。这份情,我们王家承了。”

阳永康那张刻板的脸上,线条似乎柔和了一瞬。

他缓缓点头,声音沉稳:“光明是他弟弟,姐姐遭了难,他出力是应当应分的。一家人,不讲这些。能把事情办成,能把他大姐和两个孩子以后的路铺得稍微平坦点,一切付出就都值得。”

这番话,既是回应王师傅,也是肯定小儿子的作为,让王师傅心中更添了一份敬重。

王师傅郑重道:“亲家公说的是。建军虽然不在了,但我们老王家绝不会亏待香兰和两个孩子。光明给争取来的这些更好的抚恤条件,也只会用在香兰和两个孩子身上,这一点,请亲家放心!”

他浑浊的眼睛里透着一股决然。

“最后一件。”王师傅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是李二柱赔偿的那个名额。厂里也批了,由我们家自行安排符合条件的亲属顶替进厂。”

这个意外之喜,让屋里的气氛再次起了微澜。

王师傅看向阳永康和阳光明:“现在,说说具体怎么安排吧。首先,是这笔一次性抚恤金。”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七百六十五块,不是小数,我琢磨着,全部存成定期。这钱,是建军用命换来的,要花,也只能花在刀刃上。等将来阿毛长大了,给他娶媳妇安家用!”

他的目光落在香兰怀里的襁褓上,带着深沉的寄托。

李桂花一直竖着耳朵听,此刻立刻接话,声音带着赞同的急切:

“王伯伯说得太对了!就该这么安排!

香兰是孩子的亲妈,一颗心都在红红和阿毛身上,这笔钱存成定期,自然是由她保管最合适!

将来用在阿毛身上,名正言顺,谁也挑不出理来!”

王师傅和王氏都明显愣了一下。

王师傅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些。

王氏原本有些空洞的眼神,也瞬间聚焦,嘴唇动了动,却没立刻出声。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意外和一丝难以言说的顾虑。

他们的本意,这笔钱存定期是没错,但存单,他们老两口想攥在自己手里。

毕竟,时间太漫长了。

香兰才二十五岁,以后的路还长,难保将来不会向前再走一步。

这笔钱是建军的命换的,是王家的根,必须牢牢掌握在王家手里,将来才能确保一分不少地用在阿毛身上。

王建军的大姐王金环,坐在王氏旁边,是个眉眼活络的人。

她一看父母的表情,又听了李桂花的话,立刻明白过来。

她清了清嗓子,脸上挤出一点笑容,语气尽量放得柔和:

“桂花这话在理,钱用在阿毛身上是正经。

不过……香兰现在要带两个孩子,以后还要上班,里里外外够操心的。

这笔钱数目不小,存单保管也是个责任。

爸妈身体还硬朗,当家这么多年也稳妥,不如……这存单暂时还是放爸妈那儿?

等阿毛大了,再交给香兰,或者直接给阿毛,也是一样的。省得香兰再操心这个。”

李桂花哪能听不出这弦外之音,心里冷笑一声,脸上却依旧带着替小姑子争取的“热心”:

“金环姐这话说的,香兰再忙再累,保管个存单还能累着?

再说了,王伯伯和阿姨年纪是大了点,身体是硬朗,可这钱存的是长期定期,以后少说也得存个十几年二十年吧?

时间太长了,老人家记性再好,也难保没个万一。

万一……我是说万一啊,时间太久,存单放哪儿记不清了,或者找不着了,那可怎么办?”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起来:“老两口就只有阿毛这一个大孙子,对孩子的爱心,那是百分之百,我们没人会怀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