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18两地生活与深厚情谊
第119章118.两地生活与深厚情谊
ps~八月驾到!开门红:怒更36000字!老石已吐血三升,急需“保底月票”急救包回血!拜求支援!
……
阳光明拿起那个沉甸甸的牛皮纸信封,掂量了一下厚度。
然后当着郎天瑞的面,不疾不徐地打开封口,从里面数出一叠钞票,总共一百五十六块钱。
接着,他把剩下的钱,连同那几张至关重要的粮票、油票、肉票一起,动作清晰而坚决地推回到郎天瑞面前。
“郎科长,你听我讲。”
阳光明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度,目光直视对方。
“海参的价钿,就按老早提过的,六五年友谊商店侨汇券的价钿,七十八块一斤,两斤就是一百五十六块。
剩下来的钞票,你收回去。”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落地有声。
“这怎么行!这怎么行!”郎天瑞急了,立刻就要把钱票推回来,脸涨得更红,脖子上的青筋都微微凸起。
“现在啥辰光了!七十八块是啥辰光的老黄历了!再讲你朋友……”他急切地分辩着,觉得这样太委屈对方。
“票证。”阳光明温和但有力地打断他,手指点了点那几张粮票、油票、肉票,语气带着不容推却的坚持。
“这些是过日子必需的,你留着给郎奶奶、给屋里用。我朋友那里,我自己会想办法补偿他。”
他说着,拿起那叠毛线票、皮鞋票、棉花票、布票和工业券。
“这些票,我替朋友收下来。你的心意,我也替他领情了。
东西已经不少了,两清。你要是再推,就是看不起我,也看不起我那位朋友的情分了。”
阳光明的话说到这个份上,平静却字字千钧,坦诚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
郎天瑞张着嘴,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沉稳坚定、毫无闪烁的眼神,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冲上眼眶,喉头剧烈地滚动了几下,鼻尖竟然有些发酸。
他最终用力地点点头,声音沙哑而低沉,带着浓重的鼻音和深深的动容:
“好!好!小阳……我……我郎天瑞记牢了!记一辈子!以后……以后但凡……”
后面的话,他哽咽着没能说完,但那眼神里的分量,比任何誓言都重,充满了刻骨铭心的感激和承诺。
“郎科长,你言重了。”阳光明收起那叠票证和一百五十六块钱,动作利落地放进自己的口袋,仿佛只是收下一件普通物品。
然后把剩下的钱和粮油肉票更加坚决地塞回郎天瑞微微颤抖的手里。
“事体就这么定了,你快点收好,给郎奶奶用起来才是正经。”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结束话题的干脆。
郎天瑞看着手里失而复得的、维系着全家基本生活的钱和票证,又看看桌上那包,在他眼中如同生命般珍贵的海参。
再看向阳光明那张年轻却透着超越年龄的沉稳、厚道与通达的脸庞,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感激、敬佩、惭愧、还有一种深深的折服。
他默默地把钱票仔细收进中山装的内袋,贴胸放着,仿佛揣着一团火。
然后珍而重之地、如同捧着一件稀世珍宝般,把那包海参重新用牛皮纸仔细包好,紧紧抱在怀里,手臂都有些微微发抖,仿佛抱着老母亲能够长久生存下去的希望。
气氛一时有些凝滞,空气中弥漫着激动过后的余韵和一种沉甸甸的、心照不宣的情谊。
阳光明适时地提起已经轻了不少的挎包,站起身:“郎科长,苏阿姨和老太太那里,我就不多打扰了。赵厂长也住这里的家属院,我顺路过去看看他。”
“啊?怎么现在就要走?”
郎天瑞这才从巨大的情绪波动中回过神来,立刻放下海参,急切地挽留:
“这怎么能行,这怎么能行!万万不能让你空着肚皮走!留下吃饭!一定要留下吃饭!淑芬,快点去准备!”
他几乎是扯着嗓门喊出来的,带着不容分说的热情。
苏淑芬闻声也从里屋出来,眼神里满是真诚的挽留:
“是呀小阳,你看都这个辰光了,哪能好让你饿着肚皮走。屋里虽然没啥好小菜,但饭总要吃一口的。”她的话朴实而恳切。
阳光明笑着推辞:“真不用麻烦了,苏阿姨。我去赵厂长家里看看就回转了。”
“这就更不行了!”郎天瑞脑子转得飞快,立刻有了主意,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这样,你先去赵厂长家里,我过一会儿亲自过去请!请赵厂长和你一道来屋里吃顿便饭!
就这样讲定了!你一定要等我,我马上收拾收拾就过去!”
他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分说的热情和决心。
阳光明看他态度如此坚决,知道再推辞反而显得生分和不近人情,只得笑着应承下来:
“这样……好伐。不过郎科长,你千万不要特意准备啥,家常便饭就好。
赵厂长那里,我要先过去看看他方不方便。他能不能来,我是不好替他应下的。”
“行行行!家常饭!家常饭!你只管去,我后脚就到!”
郎天瑞见阳光明终于答应,喜出望外,搓着手,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收不住,像卸下了千斤重担。
阳光明这才告辞。临出门前,他像是想起什么,从挎包里拿出那个装着葱油酱的洗得干干净净的罐头瓶,没有带挎包,就这么直接拿在手里,脚步轻快地走了出去。
赵国栋作为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分到的住房是一栋红砖楼的二楼,阳光明早就提前做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