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129再见林见月,台下交流,幽默风趣
第130章129.再见林见月,台下交流,幽默风趣,邀约
八月的红星国棉厂,空气里弥漫着夏末的溽热。
阳光明放下电话听筒,听筒握把处留下一圈微湿的汗痕。
窗外,蝉鸣聒噪,一声紧似一声。
电话是上级部门打来的,内容简明扼要,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要求各厂矿企业,务必组织最近一两年入职的年轻职工和干部,参加后天下午在区工人文化宫礼堂举行的“全市先进青年事迹报告会”。
通知措辞严肃,反复强调这是“加强青年思想教育、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要求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确保人员到位,不得有误”。
阳光明,作为新晋的副厂长专职秘书,又恰好在“青年干部”的范畴内,名字自然在名单之列。
他拿起那支崭新的英雄钢笔,在台历“八月二十日”那页下方,工整地记下:下午两点,区工人文化宫礼堂。
字迹刚劲,一如他此刻平静外表下的思绪。
前世经验告诉他,这类活动形式大于内容,但人在其位,身不由己。
午饭的厂区食堂,人声鼎沸。
铝饭盒磕碰声、工友们高谈阔论或低声私语,汇成一片嘈杂的背景音。
阳光明端着盛着米饭和土豆烧茄子的铝饭盒,目光扫过喧闹的人群,在角落里找到了安静吃饭的蔺书楠。
他依旧穿着洗得发白、领口袖口有些磨损的工装,埋着头,专注地对付着饭盒里简单的米饭配酱瓜,仿佛周遭的喧嚣与他无关。
“书楠。”阳光明在他对面坐下,塑料凳子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后天下午区文化宫的报告会,你们车间通知到了吧?”
蔺书楠闻声抬起头,看到是阳光明,脸上露出笑容。
“嗯,队长上午开会说了。要去。”
“正好,我也去。我骑车带你?”阳光明扒了口饭,语气爽利,“省得你去挤公交车了,又闷又热。”
蔺书楠眼中掠过一丝光亮,随即又被惯常的迟疑覆盖:
“这……太麻烦你了吧?我坐公交也……也行的。”
他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指。
“麻烦啥?顺路的事。”阳光明不容置疑地摆摆手,脸上是坦然的笑容,“两点钟出发,两点半肯定到,时间宽宽裕裕。就这么定了!”他语气里的笃定驱散了蔺书楠的犹豫。
蔺书楠看着阳光明爽朗真诚的笑脸,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下来,最终点了点头,嘴角也努力地向上弯起一个浅浅的的弧度:“好,谢谢明哥。”那声“明哥”叫得比平时轻快了些。
两天后的午后,骄阳依旧似火,柏油路面被晒得发软,蒸腾起扭曲的热浪。
阳光明跨上那辆擦拭过的崭新“永久”牌二八自行车,锃亮的车把在烈日下反着光。
他在厂门口那棵大梧桐树的浓荫下等到了蔺书楠。
蔺书楠还是那身洗得发白的工装,背着一个洗得泛黄的帆布包,小心翼翼地侧身在后座坐稳,双手紧紧抓住后座冰凉的铁架子。
“坐稳了没?”阳光明回头确认,额角已沁出细密的汗珠。
“嗯,稳了。”蔺书楠的声音带着点紧绷。
车轮转动,碾过厂区外滚烫的柏油路,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风带着灼人的热意拂过面颊,吹动两人单薄的衣衫。
阳光明蹬得不快,一路和蔺书楠聊着厂里新近的琐事——
哪个车间产量又创新高,新来的技术员解决了个老难题,还有上次聚会后老同学们零星的消息。
蔺书楠的话比往常多了些,虽然声音依旧不高,像怕惊扰了什么,但应答清晰,偶尔还能接上一两句自己的想法,带着一种难得的松弛。
阳光明听着,嘴角含笑,心里也为他这份渐渐多出来的小心翼翼的“开朗”感到一丝欣慰。
区工人文化宫那栋厚重的灰色苏式建筑,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很快出现在视野尽头。
门口的宣传栏贴着醒目的红纸海报,上面用粗壮有力的仿宋体写着:“学习先进榜样,争做格命先锋——全市先进青年事迹报告会”。
已有不少穿着各色工装、绿军便服或白衬衫蓝裤子的年轻人陆续抵达,三三两两聚在树荫下或台阶旁,低声交谈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有的混合着期待与任务感的氛围。
他们来得早了些,会场两扇厚重的朱漆大门尚未打开。
阳光明推着车,找了个有高大法国梧桐树荫遮蔽的僻静角落,支好车架,熟练地锁上那根粗重的环形锁。
“还有点时间,这里荫凉,等等吧。”阳光明用袖子抹了把额角的汗,靠在粗糙的树干上。
蔺书楠也放松下来,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上的薄汗,目光带着些许茫然,随意地扫过陆续汇聚而来的人群。
忽然,他的目光定住了,像被什么吸引住,落在不远处一个轻盈走来的身影上。
“明哥……”蔺书楠轻轻碰了碰阳光明的胳膊,朝那个方向示意,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提醒。
阳光明顺着望去。
林见月正独自向会场这边走来。
她今天穿了一件淡蓝色的衬衣,小圆领,半袖,领口和袖口缀着细小的白色镂空花边,清爽得像夏日里飘来的一朵云。
两条乌黑油亮的麻花辫垂在肩侧,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发梢系着的红头绳在烈日下跳跃着一点鲜亮的颜色。
她微微低着头,似乎在专注地看着脚下的路,步履轻快又带着点少女特有的矜持与谨慎。
阳光明心头微微一漾,脸上自然地浮起笑容,扬手招呼,声音清朗地穿过人群的嗡嗡声:“林见月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