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28新车归属,风光无限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暗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29章128新车归属,风光无限

第129章128.新车归属,风光无限

晒台改造的风波,尘埃落定,田主任展现了雷厉风行的作风。

短短三日,承诺的各项补偿便如数兑现,效率之高,令人咋舌。

那张盖着街道办公章的票证领取通知单,由刘干事亲自送到各家手上。

肉票、油票、豆腐票、糖票、毛线票,分量虽不多,却像久旱后的甘霖,悄然滋润着每一户干涸的心田。

各家户主再无二话,怀着各自的心思,在那份最终敲定的晒台改造同意书上,郑重签下了名字。

比票证更实在的是额外分配的零工指标。

糊火柴盒、锁扣眼、拆纱头……这些琐碎却能换回真金白银的活计,街道果然优先照顾了石库门这几户。细细算来,每家每月都能多挣四五块钱。

在这物价低廉、一分钱恨不能掰成两半花的年月,这是一笔不小的进项。它能让饭桌上多添一勺油,给孩子扯上几尺布做件新褂子。

这持续的实惠,比那些一次性票证更让人心里踏实,是真正的“细水长流”。

陈家的喜事,更是让整个石库门都跟着扬眉吐气。

田主任承诺的临时工岗位,没有丝毫拖延,迅速落到了张春芳头上。一家街道下属的集体小厂,活儿不算轻省,但胜在稳定。

只要手脚勤快不犯错,每月十几元的工资稳稳当当。

这对人口多、负担重的陈家来说,不啻于天降甘霖。

张春芳拿到通知那天,陈阿婆枯瘦的手紧紧攥着那张薄薄的纸片,浑浊的眼睛里泪光闪烁,一遍遍念叨着:“作孽哦……作孽哦……”

声音里是卸下千斤重担的哽咽,和对未来的微弱期盼。

张春芳年轻的脸庞也焕发出久违的光彩,走路都带着风,仿佛脚下坑洼的青石板,已化作通向新生活的坦途。

而阳家那张自行车票,则让邻居们艳羡得眼珠子发亮。

这“老三件”之一的票证,其稀缺程度和象征意义,远非零工指标或几斤肉票可比。它代表着体面、便利,甚至是一种无形的身份。

星期日上午,阳光洒满弄堂。

阳永康特意换上一身半新的工装,揣着那张金贵的自行车票,在全家人的瞩目下,独自去了第一百货商店。

当他推着那辆崭新锃亮、仿佛自带光芒的“永久牌13型”自行车,小心翼翼地跨过高高的石库门门槛,走进天井时,整个弄堂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

“哦哟!新车!永久牌!”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叹。

瞬间,天井里炸开了锅。

在家的邻居们,无论男女老少,全都涌了出来,像围观稀世珍宝般围住了这辆闪烁着冷冽金属光泽的“宝贝疙瘩”。

李桂花第一个冲上前,围着车子打转,手指想摸又不敢摸,生怕留下指纹:“爸!你买回来啦?崭崭新!油漆亮得晃眼!真好,老价钿了伐?”

张秀英也忍不住上前,指尖触到冰凉光滑的车把,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激动与骄傲,嘴上却嗔怪:“老头子,你怎么一个人就推回来啦?路上人多车多,碰着擦着怎么办?也不叫个人陪着!”

陈阿婆在张春芳搀扶下,颤巍巍凑近,眯起老眼细细打量:“哦哟哟,阳师傅,你家真是……运道好,本事大!这车子,老早辰光只有干部才配坐!我们今朝算是开眼界了!”她枯瘦的手小心地碰了碰锃亮的车圈。

冯师母微笑着上前,由衷赞叹:“阳师傅,恭喜恭喜!这车真漂亮,实用又气派。”她丈夫冯老师也在一旁含笑点头。

连三层阁的何彩云,这次也罕见地没有酸言酸语,只是倚在门框上,目光复杂地锁在那辆新车上。眼神里交织着难以掩饰的羡慕和一丝她自己也不愿承认的服气。

她捅了捅旁边闷声不响的赵铁民:“你看看人家阳师傅家!这才叫有本事!你啥辰光也弄一辆回来?”赵铁民闷头吸了口烟,只含糊地“嗯”了一声,目光却也粘在那片崭新的金属光泽上。

阳永康被众人围着,听着七嘴八舌的恭喜和惊叹,那张常年刻着风霜、表情不多的脸上,也难得地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带着腼腆的笑意。

他笨拙地回应着邻居的热情:“蛮好……蛮好……运气好……运气好……”

当晚,阳家小小的前楼里,气氛比过年还喜庆。

那辆崭新的永久自行车,被阳永康小心翼翼的搬进了屋里,占据了堂屋最显眼的位置,像一件镇宅之宝。

昏黄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话题的中心自然是这辆车。

“爸。”阳光明放下碗筷,声音沉稳地开口,“这车子,我看还是给我姆妈用吧。她每天上下班路远,还要买菜,有车子方便得多。”

张秀英一听,连忙摆手:“不要不要!给我做啥?我又不是干部,骑个新车出去,人家会要讲闲话的!再说我骑车技术也不灵光,万一摔了碰了,肉痛心也痛!”

她看着新车,仿佛那是个娇贵的瓷娃娃。

李桂花也眼热,但知道分寸,接口道:“是啊,姆妈讲得对。这车子是门面,明明你是副厂长秘书,每天进进出出,代表着我们家的形象,你骑最合适!又年轻又精神!”

阳光辉闷头扒着饭,闻言抬起头,憨厚地笑了笑:“我有我那辆‘老坦克’,驮爸去厂里,蛮好。新车给明明,撑撑场面,应该的。”

他语气真诚,没有丝毫不满。

每日清晨,由他骑着那辆除了铃不响、周身都响的旧车,驮着父亲阳永康去东方机械厂,风雨无阻,早已成了石库门清晨一道固定的风景。

阳永康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磨得光亮的桌沿上轻轻敲击。

昏黄的灯光勾勒出他略显佝偻却依旧坚实的轮廓。

片刻,他抬起眼,目光在家人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小儿子阳光明身上,声音低沉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新车,给明明骑。”

他顿了顿,看向张秀英,“秀英,你以后上班,让明明驮你去。路是远了点,但总比一个人走路快当。”    这个决定,既考虑了阳光明工作的“门面”需要,又解决了妻子通勤的辛苦,更巧妙地将这辆新车带来的便利和荣耀,转化为了儿子对母亲的孝心。

张秀英心里那点顾虑瞬间消散,只剩下暖融融的熨帖。

“姆妈,爸讲得对。”阳光明立刻接话,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亲昵与担当,“以后我就是妈的专职车夫!保证安全又稳当!”他笑着看向母亲,眼神里充满年轻人的朝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