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91收获果实
第92章91.收获果实
他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桌面,在回味着刚刚汲取的信息,在掂量着这份稿子的份量。
然后,他才缓缓抬起头,目光如实质般,带着审视后的沉淀,落在阳光明脸上。
那平日里锐利如刀、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眼神,此刻竟带上了一丝毫不掩饰的、沉甸甸的欣赏!
这欣赏如同实质,让办公室里的空气都为之一暖。
“嗯……”赵国栋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经过沉淀的、充满分量的肯定,打破了长久的寂静,“写得不错!”这四个字,如同金玉落地,铿锵有声。
阳光明一直悬在嗓子眼的心,如同巨石轰然落地,一股巨大的、带着滚烫热流的喜悦瞬间从心底涌起,冲刷过四肢百骸。
但他强大的自控力立刻如同闸门般将这份激荡按捺下去,只是眼神变得更加明亮灼热,如同被投入火种的星辰。
他身体微微前倾,做出专注聆听的姿态,双手依旧规整地放在膝上。
“结构很扎实!”
赵国栋拿起稿子,用手指点着,语气带着剖析的意味,更像是在点评一件满意的作品:
“筋骨硬朗,层次分明,环环相扣。该突出的核心点,一个没漏,尤其是中间这部分。”
他翻到文稿中段,手指精准地点在几个段落上:
“筒摇工序自动落纱装置的攻关全过程,从最初的‘土法上马’遇到瓶颈,图纸被嘲笑是‘纸上谈兵’,
到组织‘三结合’小组合力突破,老技师王师傅带着青工在车间里熬了三天三夜解决卡壳问题,
再到现在的稳定运行、提升效率百分之二十五,
写得脉络清晰,用词平实却精准,把工人师傅那股子迎难而上、敢啃硬骨头的智慧和实干精神都鲜活地体现出来了!
有过程,有困难,有解决,有效果!好!”
他眼中闪着光,显然对这一部分极为满意。
“还有这个。”
他又翻到另一处,“锅炉房老张头的‘回水余热利用’,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阀门改造,但效果实实在在,一年省下三百一十二吨煤!
你把省下的煤换算成具体金额——一万一千多块!
这个数字非常直观,有冲击力,说服力强!
这种来自基层一线、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小智慧’、‘真东西’,就该浓墨重彩地讲!
比空喊一百句口号都管用!例子选得好,讲得也透!”
他放下稿子,目光炯炯地看着阳光明,“特别是你引用的老张那句话,‘浪费一滴水、一块煤,都是对国家的犯罪’,画龙点睛!朴实,有力!”
他翻回报告的开篇和结尾部分:“开头的形势分析,牢牢扣住了上级最新的指示精神,站位够高,但又紧贴我们厂的实际,没有空对空,句句落在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上。
结尾提出的下一步方向和具体措施,比如推广‘三结合’小组经验到其他工序,设立‘小改小革’专项奖励基金,目标明确,提得实在,有抓手,有可操作性,不是空中楼阁。很好!”
赵国栋将稿子轻轻拍在桌上,总结道:
“语言风格也完全符合要求,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绕弯子,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花架子。很好!
既抓住了核心要点,也把我们红星厂务实创新、敢啃硬骨头的特点和那股子精气神写出来了!”
他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目光再次认认真真、从上到下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得过分、此刻却沉稳得如同历经风雨的磐石般的下属。
麻利精准的修车技术,酒桌上滴水不漏的分寸感。
韩鸣谦这个严谨上司和老周这个清高老笔杆子在关键时刻的一致“极力推荐”与“有把握”的背书。 再加上眼前这份远超预期的、沉甸甸的、质量上乘的发言稿……
赵国栋心中那架关于专职秘书人选的天平,在经历了充分的摇摆和评估后,此刻已稳稳地倾向了阳光明这一边。
这个年轻人展现出的综合素质——灵活的头脑、稳健的办事能力、扎实过硬的文字功底、关键时刻顶得上去的担当,以及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和恰到好处的分寸感——都让他感到由衷的满意和一种“捡到宝”的欣喜。
只是,要做出最后的决定,似乎还欠缺点什么,让他始终下不了决心。
“辛苦了!”
赵国栋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带着明显赞许的笑容,这笑容驱散了他眉宇间惯常的严肃,显得格外有温度:
“熬了一整夜吧?看这眼睛红的,跟兔子似的。”
他指了指阳光明的眼睛,语气带着长辈般的关切:“稿子整体非常好,立意、结构、内容、文风都符合要求。
有几个措辞的小细节,比如这里‘大幅提升’可以换成‘显著提升’更稳妥,这里‘认为’改成‘实践证明’更有力。
回头我让韩主任标注出来,你再微调润色一下就行。这次任务……”
他身体前倾,双手交叉放在稿子上,加重了语气,一字一顿,“完成得非常出色!”
这“非常出色”四个字,如同盖棺定论的印章,重若千钧,带着沉甸甸的认可。
“谢谢赵厂长的肯定!这是我应该做的。”
阳光明站起身,态度谦逊而恭敬地回应,微微欠身。
尽管内心激动如潮水翻涌,但他的声音依旧平稳有力,只是那微微发亮、如同蕴藏着星火的眼神,泄露了他此刻内心的波澜壮阔。
赵国栋点点头,看着阳光明开始收拾桌上的笔和笔记本准备离开。
就在阳光明转身,手已经搭上门把手的瞬间,赵国栋仿佛不经意地又补充了一句,语气听起来随意,像拉家常,却蕴含着不容错辨的深意和指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