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90努力的结果
第91章90.努力的结果
阳光明精心选取并重点打磨的几个工人革新案例,如同镶嵌在主干上的宝石,被放在了关键位置。
它们是“实践出真知”和“群众智慧无穷”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注脚。
写老张那段时,他甚至特意加了一句:“张师傅常说,‘锅炉烧得好不好,心里那本账要清,浪费一滴水、一块煤,都是对国家的犯罪。’”
要让朴实的语言里透出老工人的觉悟和责任感。
夜深人静,庞大的厂区陷入沉寂,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微弱声响。
资料室里,日光灯管依旧嗡鸣。
桌上是堆积如山的参考资料和写满字迹、勾画着逻辑线条的草稿。
阳光明双眼熬得通红,布满了蛛网般的血丝,眼袋发青,但精神却处于一种奇异的高度亢奋和专注状态,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被屏蔽在外。
他彻底摒弃了所有华而不实的辞藻、空洞无物的口号和冗长的铺垫,将全部心神凝聚于一点:
用最精炼、最准确、最有力量的文字,将红星厂在技术革新道路上的务实探索、硬邦邦的成绩、点到即止的共性困难以及清晰可行的未来方向,条理分明、筋骨硬朗地呈现出来。
他反复推敲着每一句话,每一个用词,力求简洁有力,直击要害。
窗外的天色由浓重的墨黑转为深邃的藏蓝,又渐渐透出东方天际的灰白,像一幅缓缓铺展的水墨。
远处传来第一声模糊的鸟鸣。
阳光明终于放下了那支笔帽磨损、吸满英雄牌蓝黑墨水的钢笔,笔尖在最后一页稿纸上留下一个饱满的句点。
他长长地、深深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将一夜的重负都倾吐出来。
他将誊写工整、字迹清晰如刻的稿纸从头到尾仔细检查了一遍,目光锐利如鹰,确保无一处错漏,无一个模糊的字迹。
接着,他习惯性地、几乎是刻进骨子里的本能动作,找出复写纸和几张白纸,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地留下了一份清晰的底稿——这是他用深刻教训换来的经验,是护身的盾牌。
做完这一切,他才感到排山倒海般的疲惫汹涌袭来。
他用力揉了揉发胀酸涩、如同灌了铅的太阳穴,走到角落的搪瓷洗手池边,拧开那冰冷的铁质水龙头。
哗啦啦的水声在寂静中格外响亮。
他捧起冰冷刺骨的清水,狠狠泼在脸上,一遍,又一遍。
冰冷的刺激如同无数细针扎在皮肤上,瞬间驱散了浓重的困意,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他抬起头,抹去脸上的水珠,看向墙上那面蒙着水汽的盥洗镜。镜中的自己,脸色苍白,眼圈乌黑,下巴冒出了青色的胡茬,显得异常疲惫,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如同淬炼过的寒星,清澈、坚定,燃烧着不灭的斗志。
他转头望向窗外,东方天际已泛起一抹充满生机的、柔和的鱼肚白,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破晓。
一夜鏖战的疲惫沉重地压在肩头,但身体里却奔腾着昂扬的斗志和一种即将迎接曙光、尘埃落定的无比笃定。
他对着镜中的自己,无声地、坚定地点了点头。
下午,临近下班时分。
厂区广播里开始播放轻松的音乐,预示着一天工作的尾声。 阳光明站在那厚重、刷着深绿色油漆的木门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肺腑间所有的浊气、紧张和一夜未眠的疲惫,全部置换出去。
他手中握着那份凝聚了一夜心血、并再次逐字逐句核对确认无误的发言稿,纸上似乎还残留着墨水的微香和指尖的温热。
他抬手,指关节不轻不重、节奏清晰地敲响了那扇象征着权力核心的门。
“进。”门内传来赵国栋沉稳而熟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阳光明推门进去。
办公室里弥漫着淡淡的烟草味和油墨、纸张混合的独特气息。
赵国栋正伏案看着一份报表,听到声音抬起头,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目光瞬间扫了过来,带着审视的重量,仿佛要穿透纸张,直抵人心。
“赵厂长,您要的发言稿初稿,我写好了,请您审阅。”
阳光明上前一步,在办公桌前半米处站定,双手平稳地将稿子递上,动作恭敬而不卑不亢。
他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特有的沙哑,但异常清晰平稳,眼神清澈明亮,坦然地迎向赵国栋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
赵国栋接过稿子,厚厚的一沓,分量不轻。
他没多说话,只是用下巴示意了一下办公桌对面的那把硬木椅子:“坐。”
他随即低下头,目光如探照灯般投向手中的稿纸,全身心投入进去,仿佛外界的一切都已隔绝。
办公室里顿时陷入一种近乎凝滞的、令人屏息的安静。只剩下纸张被翻动时发出的、规律而清晰的沙沙声,以及赵国栋偶尔端起那个印着“奖”字的搪瓷茶杯啜饮一口的轻微声响。
阳光明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腰背挺直如松,双手平放在膝上。
他的内心如同拉满的弓弦,紧绷而沉静。
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胸腔里沉稳有力的心跳声,咚咚,咚咚,一下下,敲击着缓慢流淌的时间刻度。他眼观鼻,鼻观心,呼吸放得轻缓绵长。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淌,仿佛格外的粘稠和漫长。
赵国栋看得非常仔细,速度不快。
他的阅读带着思考的痕迹:
眉头时而因思索而微微蹙起,形成一个深刻的“川”字,额角显出细纹;
时而在读到某处时豁然舒展,紧抿的嘴角甚至会几不可察地向上牵动一丝微小的弧度,那是认同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