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202自愧不如大格局高瞻远瞩临时工转
第203章202.自愧不如.大格局.高瞻远瞩.临时工转正式工.说明情况
周一中午,厂干部食堂里依旧人声鼎沸,弥漫着饭菜的混合香气。
阳光明端着打好的饭菜,目光在略显拥挤的餐桌间搜寻空位。
他的铝制饭盒里盛着今天食堂最受欢迎的红烧肉和清炒白菜,主食是米饭,此时还冒着热气。
他一眼看到劳资科科长郎天瑞正独自坐在靠窗的一张桌子旁,一边吃饭,一边看着手里的一张纸,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什么。
郎天瑞面前的饭菜已经吃掉了一半,但他似乎对那张纸上的内容更加专注。
阳光明走了过去,将铝制饭盒放在桌上,发出轻微的响声。这声响动,打破了郎天瑞的沉思,他抬起头来。
“郎科长,这儿没人吧?”阳光明笑着问道,语气轻松自然。
郎天瑞见是阳光明,脸上立刻露出笑容,顺手把那张纸折了起来,塞进上衣口袋:“光明啊,没人没人,快坐快坐。”他指了指对面的空位,动作有些匆忙,但态度很热情。
阳光明坐下,拿起筷子,随口寒暄:“看您刚才挺入神,忙工作呢?”他的目光扫过郎天瑞刚刚塞进口袋的那张纸,但并没有追问。
“唉,劳资科嘛,永远有忙不完的事,各种报表、申请、报告,看得人头大。”郎天瑞叹了口气,用筷子指了指自己的饭盒,“吃饭都不得清净。你看看,这饭菜都快凉了,我才吃了几口。”
两人低头吃了几口饭,郎天瑞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身体微微前倾,脸上带着关切和探询的笑容,压低了些声音问道:
“对了,光明,上周你二哥去岳书记家,情况怎么样?我这心里还一直惦记着呢。
看光耀这两天上班,那精神头足得,走路都带风,手腕上还多了块新表,是不是……鸿门宴变桃花宴了?”
他说着,自己先笑了起来,语气轻松,带着明显的打趣和祝贺意味。但他的眼神里透着精明,显然不仅仅是在闲聊。
阳光明咽下口中的红烧肉,肥而不腻的肉质在口中化开。
他脸上也露出由衷的笑容,点了点头:“托您的福,特别顺利。岳书记和高阿姨都特别和气,通情达理,对我二哥印象很好。不但留了饭,还给了很重的回礼,那块手表就是高阿姨硬塞给我二哥的见面礼。”
“哎哟!这可是天大的好事!”郎天瑞眼睛一亮,声音不由得提高了些,引来旁边桌投来的好奇目光。
他连忙又压低声音,脸上是掩不住的惊讶和喜悦,“手表都送了?还是岳书记爱人送的?这可不是一般的认可了,这是极度满意啊!板上钉钉了!我就说嘛,光耀这小伙子不错,岳书记眼光不会差!恭喜恭喜啊,光明!你们家很快就要双喜临门了!”
他说的双喜,自然是指阳光耀既得了好姻缘,未来必然还会得到岳家的鼎力支持。
郎天瑞的声音里带着真诚的祝贺,但也不乏精明的计算——这意味着他与岳书记的关系,可以通过阳光明兄弟更近一层。
“谢谢郎科长,这事能成,多亏了您当初的安排和一直以来的关照。”阳光明道谢,语气真诚。
他知道郎天瑞最初安排阳光耀到核算组做临时工,固然有看好阳光耀的因素,但更多是看在他阳光明的面子上。
“哎,哪里话,主要还是他们俩自己有缘分,看对了眼。我也就是顺水推舟,成人之美罢了。”
郎天瑞摆摆手,显得很谦虚,但眼角的笑意却藏不住。
他拿起汤碗喝了一口白菜豆腐汤,像是随意地提起,语气却带着点刻意的郑重:
“说起来,既然这事基本定了,那我近期还真得抽空多去岳书记那儿汇报汇报工作。
劳资科这一摊子事,千头万绪,很多政策把握、思想动态,还得请岳书记多把关、多指导。
我这理论和思想水平,还是有欠缺啊。”
他说这话时,目光看着阳光明,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又像是在表明一种态度——他会借着汇报工作的机会,适时地、巧妙地提一提阳光耀的事情,或许能为后续的安排铺垫一下,至少能让岳书记感受到他这个直接领导的积极态度。
然而,阳光明听完这话,并没有立刻表示赞同或感谢,反而微微皱起了眉头,就那么很认真、很深地看了郎天瑞一眼。
郎天瑞的筷子停在半空中,一块白菜差点掉回饭盒。阳光明竟然用这种眼神看他,他有点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阳光明的眼神里没有太多情绪,却带着一种清晰的审度和思考的意味,仿佛郎天瑞这个看似合情合理的打算,有什么欠考虑的地方。
阳光明的眉头微微蹙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川字,这在他年轻而通常带着笑意的脸上,显得有些不寻常。
阳光明这略显反常的沉默和凝视,让郎天瑞脸上的笑容稍稍僵了一下。
郎天瑞当然能察觉到阳光明这细微的表情变化,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迅速回想自己刚才的话哪里不对。
是表忠心表得太过了?还是显得太急功近利了?一时间有点摸不着头脑。
他放下汤碗,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光明,你……是不是觉得我哪里考虑不周?”郎天瑞试探着问,语气更加谨慎了些。
他现在丝毫不敢小看眼前这个年轻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阳光明虽然年纪轻,但在厂里的人情世故和权力格局中,却有着超乎年龄的敏锐和智慧。
阳光明似乎才从思考中回过神,脸上的表情缓和下来,拿起筷子貌似无意地拨弄了一下饭盒里的青菜,语气平淡地开口,仿佛只是随口闲聊:
“那倒没有。郎科长您多向领导汇报请示,自然是应该的,什么时候都不算错。
我就是前两天听我二哥偶尔提起,说核算组最近忙得脚不沾地,月底年初尤其如此,大量的数据核算、报表制作,光靠几个正式工根本忙不过来,临时工又只能打打下手,核心点的工作,不敢放手让他们做,生怕出错。”
他顿了顿,抬眼看向郎天瑞,眼神平静无波:“我二哥还说,好像听说其他科室,比如宣传科、工会那边,经常会申请个临时工转正的名额,但好像从来没见批下来过。
可见哪个科室真正缺人,上面的领导很清楚,绝对不会被人蒙骗。
他就感慨,说还是咱们劳资科好,郎科长您体恤下属,要是咱们科里打报告申请临时工转正,上面领导肯定能体会到咱们的实际困难,说不定就能认真考虑,特事特办,就给批了呢?”
阳光明的话说得轻描淡写,像是纯粹在复述哥哥的闲谈,甚至带着点年轻人不懂规矩的天真味道。
但他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郎天瑞的脸,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
但听在郎天瑞这种在人事系统浸淫多年的老狐狸耳中,却不啻于一声惊雷,瞬间点醒了他!
他的眼睛猛地睁大,拿着筷子的手都顿在了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