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未被催眠的秘密
韩蒙靠在诊室门口的走廊墙壁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外套口袋里的钢笔,嘴角的笑意怎么也压不住。
刚才在诊室里,他几乎是咬着牙才没笑出声。
当陈伶用那种刻意放缓的语速,问出“你心里有没有特别在意的人”时,韩蒙差点当场破功。
他能清晰地听到陈伶声音里的紧张,能想象出他低着头,耳根发红的样子——毕竟,他偷偷观察这个小催眠师,已经很久了。
第一次注意到陈伶,不是在校友会,而是更早。
那时他刚结束一台长达八小时的手术,累得靠在走廊墙壁上喘气,正好看到陈伶陪着一个中年女人从心理科诊室出来。
那个女人是他的病人家属,因为丈夫术后并发症去世,一直处于极度的焦虑和自责中,甚至出现了睡眠障碍。
陈伶正耐心地听着女人说话,时不时点点头,眼神温柔得像一汪春水。
当女人情绪激动,忍不住哭出来时,陈伶没有慌乱,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用那种独特的、带着节奏的声音说:“别怕,都会好起来的。”
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落在陈伶的侧脸,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韩蒙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看着他因为安慰别人而微微蹙起的眉头,心里忽然动了一下。
后来他特意打听了陈伶的消息,知道他是学校心理系的高材生,擅长催眠疗法,毕业后开了这家私人诊所。
他甚至旁敲侧击地从心理学系的老同学那里得知,陈伶喜欢薄荷味的香薰,喜欢在午后喝不加糖的薄荷拿铁,喜欢看老电影。
这些细碎的信息,被韩蒙悄悄记在心里,像收集贝壳的孩子,小心翼翼地珍藏着。
所以当他因为术后应激反应失眠时,几乎是立刻就想到了陈伶。
他借着咨询的名义靠近,看着陈伶每次见到他时,眼神里的慌乱和躲闪,看着他偷偷打量自己时,耳根泛起的红晕,心里那点喜欢,像春天的藤蔓,疯狂地滋长。
他不是没察觉到陈伶的心意。
这个小催眠师总是很笨拙。
会在给他递水杯时,指尖不经意地碰到他的手,然后像触电一样缩回;会在他说“下次见”时,眼睛亮一下,又很快黯淡下去,像是怕自己的期待太明显;会在他随口提了一句“医院食堂的早餐不好吃”后,第二天就在诊室的茶几上看到一份还冒着热气的三明治——是他之前无意中提过的,街角那家店的招牌款。
这些小心翼翼的试探,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每次都能漾开大片的涟漪。
韩蒙享受这种被偷偷在意的感觉,像拥有了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秘密,甜得让他忍不住想逗逗他。
就像刚才,他故意说“梦里那个人跟你有点像”,就是想看陈伶慌乱的样子。
果然,那个小催眠师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韩蒙拿出手机,点开和陈伶的聊天框。对话框里的信息还停留在上周,他问“下周的咨询时间是否需要调整”,陈伶回复了一个“不用,按原时间即可”。
他指尖顿了顿,敲下一行字:【刚才的催眠效果很好,感觉轻松多了。晚上有空吗?想请你吃个饭,算是谢谢你。】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韩蒙仿佛能看到诊室里那个穿着白大褂的身影,看到他拿起手机时,眼里闪过的惊喜和无措。
他靠在墙上,看着走廊尽头的窗户。
阳光正好,透过玻璃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像他此刻的心情,亮得有些晃眼。
其实他根本没被催眠。
陈伶的声音确实有让人放松的魔力,可当他的目光落在自己脸上时,韩蒙只觉得心跳加速,根本无法进入所谓的“催眠状态”。
他能清晰地听到陈伶的呼吸,能感觉到他的目光在自己脸上流连,那些刻意放缓的引导语,在他听来,更像是某种带着暗示的告白。
所以当陈伶问出那些问题时,韩蒙几乎是本能地顺着他的话往下说。
“有特别在意的人”——是你。
“干净,清冽的香,说话轻”——都是你。
“喜欢”——千真万确。
他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把那些藏在心里的话,用一种近乎耍赖的方式,告诉陈伶。
至于陈伶信不信,会不会察觉……韩蒙笑了笑,觉得这样也挺有意思。
就让这场由催眠开始的拉扯,再延续一会儿吧。
他很期待,当陈伶发现这个秘密时,会是什么表情。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陈伶的回复。
【不用客气,这是我的工作。吃饭就不必了……】
韩蒙挑了挑眉,指尖飞快地敲着屏幕:【只是朋友间的吃饭,陈医生不会连这点面子都不给吧?】
他仿佛能看到陈伶对着手机纠结的样子,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果然,没过几秒,陈伶的信息就回了过来:【那……好吧。】
韩蒙笑得更开心了,指尖在屏幕上敲下地址:【晚上七点,‘青柠小馆’,我订好位置了。】
这家店是他特意选的,离陈伶的诊室不远,主打清淡的粤菜,最重要的是,他们家的薄荷柠檬茶很有名——他记得陈伶喜欢薄荷味的东西。
收起手机,韩蒙转身往电梯口走。夕阳的余晖透过走廊的窗户落在他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他的脚步轻快,像踩着云朵,连带着刚做完手术的疲惫,都消散了大半。
这场由催眠师发起的“秘密试探”,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有趣。
而他,很乐意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