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章入宫前夕
潇湘雨比先前稍是平静了些。安王见她不反驳继续开口道“当年太医们诊断,柳皇后并非死于一种毒,那道甜品里淬了多种毒,那些毒液仅仅是一滴就能要人命。当年陛下亲派明正司彻查此案,很快查到当时负责甜品的御厨,御厨却死于自家水井内。线索乍然而断,停滞不前。就在此时突然有一个曾在紫轩阁当过差的宫女小元,上吊自杀了,还留下一封认罪书。这封认罪书被人用箭射到当时的宰相徐斌家门口,徐斌是个认死理的人。联合一众皇亲直捣端嫔宫中,搜出的毒药毒草。”
“这分明是故意的!”潇湘雨心中一惊。
“没错。那些搜出的毒药毒草都需要很大的量才能把人毒死。可皇后中毒的当晚。端嫔的宫中早就被陛下的人搜了个底朝天,所有带有药性的东西都被搜走了,哪里有毒药?徐斌还有众皇亲,他们是凭着那封认罪书。纷纷举荐让陛下按律处置,要杀了端嫔,。陛下不肯,硬扛着好些日子。可那时所有的线索像断了般,没有任何进展。”安王无奈摇摇头。
“所以陛下才斩杀我庄家么?就因为盖不住皇亲们的闹腾么?”潇湘雨鄙视道。
安王顿了顿,回“我会将事情经过说与你听。你如何判别在于你。我只是提醒你莫做冲动之事。”
潇湘雨直勾勾的看着安王,不发一语。脑中一片浑浊。
“已徐斌为首的皇亲、大臣们闹了许久,在没有任何线索下,陛下顶着朝堂盛压迟迟不下令。可当时发生了一件事陛下不得不下令了。宫宴那天皇后亲自主持了布施灾民,那些受难的灾民们记住了皇后恩德。本来宫中之事消息皆已封锁不外传民间,可端嫔宫中有毒药和下毒之事传到了百姓之间,一时间因北边大旱涌入帝京的灾民暴动,聚集各个宫门口,奋力震喊处死毒妇端嫔。宫门外、朝堂上,内外连着闹腾了十几日,又无证据再证明不是端嫔所为。陛下最后下了旨。”安王。
“就是这样没的!”潇湘雨眼角含泪,面上尽是震惊!
忽然她想到。“小元?”潇湘雨心中疑问,这个小元她怎么一点映像都没有?
她离开紫轩阁的时候已快7岁了。虽说是孩提,可许多人和事是记得的。这个叫小元的宫女她怎么一点记忆都没有?
“你也觉得小元有疑对吧?”安王道。
“我没有任何关于小元的记忆,她真的是紫轩阁的宫女吗?”潇湘雨疑问。
“她不是。她只是曾经在端嫔宫中照料过端嫔的药局宫女。端嫔痛失爱女后身子特别弱,宫中药局派专职懂医理的宫女来照料。你进宫后,你姑姑身子好转,她也就离开紫轩阁了。”安王。
“一个已然离开的宫女,怎么能知我姑姑宫中事!”潇湘雨质否。
安王说得口干舌燥,喝了口水。
接着说“她认罪书里写着端嫔曾问过哪些毒药能毒死人,认罪书里还提到你姑姑在中秋节前派了人威逼利诱她弄到了毒药,还提到端嫔曾说过要让康王当上太子的话。认罪书里一切种种都往你姑姑身上引。”安王。
“屁话!”潇湘雨气绝。
“的确屁话!”安王。
这是栽赃绝对的栽赃!一个曾在姑姑宫中帮过佣的宫女,居然会知晓一切计划?就算我姑姑真要杀人,会这么笨不杀人灭口吗?可笑!
那封认罪书被人送到那群大臣手中,大臣们犹如得了鸡毛令箭,不停的拿着它在皇帝面前叫嚣;而宫中要案的机密被人放到民间,灾民暴动。
那人想要的就是引起朝堂和民间震动,逼着有疑虑的皇帝下旨杀了姑姑。然后断定了皇后毒杀案是桩死案!皇帝亲判的案子,就算日后有人想审、想翻案,也没几人有这胆子犯天威?皇帝为了面子也不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好狠啊!这人,怎么的都翻云覆雨把这案子办得没了退路!
潇湘雨心里盘算一番,后背脊梁骨都凉了一大截!
安王小心翼翼的观察着潇湘雨,心里也是捣鼓不停。安王虽说对长大后变成潇湘雨的庄如珍不甚了解,可他了解李齐。一向不屑女子谄媚、又心高气傲、聪明的李齐能看上的女子,可不会傻到哪里去?
安王盯着思索半晌不说话的潇湘雨,不说一言。等着她发问。
潇湘雨眼中怒意未消道“安王爷所说这话,是为了不让我找皇帝寻仇吧?编的吧?”
“我所说句句属实!”安王。
“安王爷倒是清楚得很,知其中蹊跷。倘若王爷说的是真的,那真凶固然可恨。可皇帝为平息众怒,牺牲我庄氏一门,更可恨。”潇湘雨愤愤不平道。
李岚之听之,欲反驳,可又说不出什么道道反驳。她这话倒是一点不假!
潇湘雨接着再说“身为一国之主,一家之长,自己的妃子、家人遭受毒杀、遭受陷害,却查不出真凶。明知不是真凶却为了平息怨气、粉饰太平,牺牲一家老小的性命来换安宁。算什么好皇帝?人人都说我大兴皇帝李茂之仁慈善良、公正,他对我庄家公正、仁善吗?”
潇湘雨说的凿凿有理,安王是无言以对。说实话他对皇兄李茂之处理这事是不能苟同,明明李茂之可以拿皇帝的权利做出更为强硬的措施,不必如此,可李茂之却选择了妥协于大臣举荐和灾民暴动。
事发时他正好在当天离开帝京赶往容城去找香月红。赶到容城时,皇后暴毙的消息也刚刚传到容城。他是一向不理朝中、皇族里那些事的。可这位皇嫂平日待他不错,他便匆匆的往回赶了。
在离开容城,赶回帝京的中途。他偶然的在一家路边茶摊上,见到穿着禁军官服的一伙人。显然他们是假扮的,尽然没人认识他。守卫皇城的禁军都需认识皇族中人,这是铁律。
可那伙儿穿着禁军官服的人,李岚之在茶摊上和他们套近乎,故意说错禁军副统领的名字。他们还跟着应承。李岚之没有当场拆穿他们。而是暂缓回帝京的计划跟着这群冒充禁军之人,看看他们要做什么?
李岚之是没想到的是。他除了遇到这伙冒牌禁军外,还遇到了得了密令去救人的花一壶。花一壶是李茂之的心腹,李岚之將冒牌禁军之事告诉他。花一壶是二话不说拉上李岚之说是要祝他一臂之力救人,直接挑明是陛下的意思。
其实当时派来缉拿庄氏一族的禁军走的官道大路,救人的花一壶和出逃的金环均操的是小道。三股人马几乎是同时出发,可金环和花一壶要稍快一些。
只不过他们想不到冒牌的禁军比他们更快一些。李岚之和花一壶一路跟着这些冒牌禁军。发现他们到了以后,并没有进城。而是埋伏在容城外,等待着。
李岚之和花一壶带来的人马监视着冒牌禁军。花一壶进了容城。花一壶进容城时,庄家之人已经得到丫鬟金环的报信,早早做好出逃的准备。花一壶也不避讳的进了庄家,表明来意和身份。
可螳螂扑蝉黄雀在后,前招还有后手。
容城虽自古是通商要塞,可为了防御,只修了一个供人进出的城门。从此出门有真正的禁军和冒牌的禁军,两伙人马都会遇上。
哪伙人马都是不好对付的!冒牌禁军是真要命的,真正的禁军是领旨意办事的。索性真正的禁军来得晚,想办法甩掉冒牌的就行。
请...您....收藏6...9...书....吧....!
可偏偏真凶像是下了血本一般,请了武功高强的人来冒充禁军杀人。出逃的庄家之人是被冒充的禁军在各个小道上劫杀。四处流窜逃跑,李岚之和花一壶等也跟着与这些假禁军打斗起来。
一部分被假禁军赶得无处可逃的庄家人,无路可逃又穿回了容城内。此刻却遇到了真来拿人的禁军。
李岚之现在都记得,当时容城因庄家缉拿混乱的场面。
来缉拿的真正禁军,听从的是旨意。二话不说把庄家的人缉拿的回去,刚踏入庄家大宅,庄老太爷一天之类接连收到打击,是经不住连吐几口老血人就没了。重伤的两个儿子是回去没多久就死了,两个儿媳刚烈见丈夫不在了也跟着去了。
被真禁军抓回去的庄家人大多是被假禁军打得重伤身亡的。
李岚之和花一壶是一路与假禁军搏斗抗衡,可还是没能抵挡这些人的厮杀。庄家之人死得死,伤得伤,散得散。那群冒充禁军的人,看庄家之人死伤差不多。也很快退散逃走。留下一地的禁军官服!
混乱不堪的打斗中,留下了活口就是庄家的四儿媳、端嫔的四嫂洪飞燕。李岚之和花一壶救起了她。她伤重不堪,李岚之在容城外的乡村找了户人家让她养伤。
花一壶见事情不妙,立马赶路回帝京向李茂之复命。